不支持Flash

林咏晴:市场需要怎样的资费套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13:55  通信信息报

  长期以来,国内电信市场上的资费套餐过多、计算复杂、资费结构模糊等情况比较突出。不少消费者表示,套餐消费方式就像商场的打折返券,你必须精确地调整自己的通话时间以适应套餐的要求,就像做复杂的算术题。人们还是希望资费套餐能够更明确

  -本报记者 林咏晴

  国内电信资费套餐过多、计算复杂、资费结构模糊等情况比较突出。选择怎样的套餐服务最实惠?什么样的手机套餐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这是众多电信用户的共同疑惑。市场到底是否需要电信消费套餐?如果需要,那又需要怎样的套餐呢?

  “套餐”别成“套惨”

  虽然有些新电信资费套餐的推出的确能为用户带来资费的下降,但是纷繁复杂的计算方式和一些隐性收费项目往往也让消费者防不胜防。例如广东移动的一款全球通套餐,不但要算本地通话费、省内通话费、拨打长途费、接听电话费、省内漫游费,而且还有“全球通秘书”、“来电显示”、“短信天气预报”、“无限音乐俱乐部”,各种业务一起放进套餐,让消费者一头雾水,最终只能稀里糊涂的“买单”。

  其实,运营商们也已开始意识到套餐的繁复。北京移动甚至一度在针对全球通用户推出“99套餐”后,又在其网站上推出一款套餐计算器,帮助用户合理计算套餐。

  多举措清理套餐“乱象”

  在5月13日重庆市通管局叫停重庆市1421个通信资费套餐之后的第二天,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在非洲开发银行年会“电信基础设施在非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讨会上表示,信产部正在考虑推进新电信套餐单向收费,要求今后推出的电信套餐必须实行单向收费。

  紧接着,5月18日,信产部联合发改委表示,将对电信资费套餐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周期将从5月起一直持续到10月底,用以解决资费套餐数量过多、计算复杂以及资费宣传时模糊资费构成和使用条件等问题。据了解,此次清理活动将按信产部公布的时间表分三步进行,将从5月持续到10月底,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电信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信产部还将把此次资费套餐清理和检查的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用户监督。

  其实,国家相关部门早已注意到手机资费套餐过多、计算复杂以及构成模糊给电信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年3月初,信息产业部曾通过内部文件的形式,要求运营商减少资费方案种类;在设计资费方案时,应简化资费结构,通俗易懂,便于消费者直接选择和使用。但是,因为近几年电信资费的逐步下降调整,为了保留自己的盈利空间,很多运营商依然在扩展新的套餐模式,将众多业务捆绑打包,不但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有的套餐还一签就是几年,甚至预存大量话费,这些对运营商都是极大的诱惑。此次信息产业部和发改委联合进行的为期半年的电信资费全面清理行动,相信将会有效缓解全国范围内的电信资费套餐过多过滥的情况。

  但也有网友质疑说,如果电信运营商不再开发新的单向收费套餐品种,或是套餐设计仍旧繁琐,夹杂着月租、分钟数要求等诸多附加条件,老百姓所得的实惠仍然有限。

  “明明白白消费”是关键

  “电信套餐最初是政府鼓励企业采取套餐的办法降低资费、扩大市场,现在来看,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迫切需要取消。”信产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杨培芳认为,信息通讯的成本呈递减曲线,用量越多,成本越低,社会价值越大,所以没有必要用各种套餐使消费者在电信消费过程中精打细算。

  但电信专家陈晓军则指出,通信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费套餐作为新的竞争方式能提高用户APRU值,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重塑固话业务品牌,有利于改进电信服务。资费套餐的设计既要方便用户选择,又要与移动运营商协调,以促进固网转型,优化电信竞争。

  消费心理和市场竞争对资费套餐的竞争起了推动作用。消费心理孕育了资费套餐模式。资费套餐针对不同用户推出业务捆绑服务,要走出了单纯降价的误区,同时让消费者感受到超值服务。仅靠单纯降价来提高市场份额已非常困难,因此兼具价格与服务的资费套餐就成为运营商新的竞争方式。显而易见的是,资费套餐可能引起恶性竞争。过多的资费“套餐”一旦陷入不透明、不正当的泥沼中,不但损害用户利益,最终会损害企业的根本利益。

  我们可以预见,科学、合理、有

竞争力的定价方法在电信业价值链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而与层出不穷的各项套餐、包月计划、话费优惠包等相呼应的,是老百姓始终没有放弃的“明明白白消费”的梦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