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左延鹊
一面是多普达国际将被宏达电子以1450万美元价格收购,一面是多普达通讯再度暴出将要更换CEO的消息,一时间平日里低调的多普达最近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被宏达电子收购是否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多普达品牌在华何去何从?主攻智能手机的多普达如何重新突围呢?
三年二度换帅
继去年3月多普达换帅之后,仅隔一年,多普达再次换帅。5月8日多家媒体报道,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CEO李绍唐将转职宏达电子亚洲市场商用业务,其职缺将由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COO许伟德接替。
然而5月11日当记者致电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公关负责人时,该人士始终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强调,目前许伟德还是首席运营官(COO),董事会还没有正式进行对外披露。
从COO到CEO,这一幕让我们不由得回想起李绍唐当初的经历。2005年10月,李绍唐出任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COO,2006年3月,多普达正式任命李绍唐出任该公司总裁兼CEO,与此同时,该公司原总裁兼CEO杨兴平功成身退,担任荣誉董事长。
如今的李绍唐已经转变了角色,渐渐淡出了媒体的视野,并也再度经历了由COO许伟德接替其CEO工作的好戏。2006年许伟德从宏达旗下的威盛加盟多普达,并拥有丰富的电子产品运营经验,这也为其今后出任公司CEO埋下了伏笔。据多普达内部负责人介绍,许伟德将于6月参加不同地区的新品发布会,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许伟德就已经陆续在媒体面前亮相,包括多普达年底媒体答谢会。
特别是今年4月6日,多普达上海新品发布会上,李绍唐就没有出席媒体见面会现场,给记者带来了诸多猜疑。“在当天发布会所在的酒店楼道口,我曾碰到了李绍唐和一个熟识的代理商在聊天。”一位知情人士回忆说,“两人的谈话大多是围绕多普达将被宏达电收购的事情展开的。”
多普达国际终被收购
由此看来过去一年中坊间关于宏达收购多普达的传闻果然不虚。5月8日,原为多普达代工厂的台湾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达电”)召开董事会会议决议通过收购和重组多普达国际的计划,让宏达电这个代工厂正式从幕后走向前台。
据媒体报道,宏达电和多普达8日稍晚举行临时记者会,宣布宏达电经董事会决议通过与多普达国际(Dopod International)签署资产收购合约,协议以1450万美元的金额,购买多普达国际旗下九家设立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洲、泰国、印度与菲律宾的全数资产。未来仅以HTC这个品牌向上述市场推出产品,但多普达原有渠道和服务内容维持不变,旗下员工也将全数纳入宏达电。
“该合约与资产转移自今年7月1日生效。”宏达电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周永明表示,“收购多普达是宏达电打造消费品牌大战略的一部分,公司将在亚洲逐步放弃多普达品牌,代之以自己的品牌。”
此次收购事件中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并未包含在收购名单之中,引起业界颇多的猜疑。对此,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在致全国媒体的一封信中的解释称:中国的“多普达通讯”与“多普达国际”分别是两个独立运营的企业法人,中国的“多普达通讯”并不在此次收购之列。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仍然按照独立的公司来运作,并拥有自己的研发队伍、营销团队和自己的制造工厂,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保持合作伙伴的关系,一如既往专注于中国内地市场。据多普达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宏达电将先期收购多普达国际,而多普达董事会则认为多普达在中国内地市场还是一个优势品牌,有必要待价而沽。
智能手机陷入“红海”
业界十分清楚,多普达曾经是一个风格鲜明的手机企业,以智能手机战略切入市场之后,在杨兴平时代得益于与中国移动的紧密携手,不但销售业绩惊人,而且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一枝独秀,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行情看好,联想、CECT、波导等国内手机厂商和三星、索爱、诺基亚、惠普等国外厂商纷至沓来,相对单一的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在新厂商加入后被打破。再加上PALM、Linux也以积极的态度介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操作系统的竞争,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多普达开始陷入了一片“红海”。
“多普达2007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仅6万台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赛迪顾问手机分析师黄静认为,在过去的一年多普达智能手机没有重大起色,而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原地踏步即意味着“不进则退”。
“不仅销售没有提升,产品也没有跟上市场的脚步。”易观国际分析师张燕玲同样表示,“激烈的竞争带来了产品价格的下降和产品功能的创新与延伸,智能手机现在已经进入了与娱乐影音、时尚超薄等功能融合的趋势,相比之下多普达产品功能过于单一,固守高端窄众市场就显得很危险。”
“此外,今年多普达智能手机没有一款产品进入中国移动的定制名单,使产品销售与消费者品牌认知大大折损。”张燕玲说。
破局尚需“三板斧”
尽管等待新帅许伟德解决的困难仍然很多,但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够仔细研究个人用户市场、使产品附属更多的增值价值、并进入手机大连锁主流销售渠道,将有助于多普达这个曾经风格鲜明的品牌早日摆脱当下处处被动的尴尬局面。
“多普达主攻的行业应用市场战略应适当做出调整。”水清木华分析师沈子信认为,“行业市场的开拓并非是‘钱景’无限美好,不同行业之间应用定制具有复杂性、持续性,客户维护和升级服务等因素都会将多普达拖入一个‘行业沼泽’不能自拔,最终在个人终端市场落后于人。”
此外,诺基亚、夏新、联想等手机厂商将智能手机拉至中低端价格,使得多普达难以固守高端。BDA市场研究机构分析师杨宇欣对此表示:“高端用户并不代表高端价格,所以,多普达不仅要调整价格策略,更要着力打造高端品牌的形象,为用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附加值服务是值得多普达下工夫的。”
杨宇欣还表示:“解决个人终端市场销售不力的局面还应从渠道入手,改变长久以来依托神州数码传统IT渠道模式,而应看到现在家电大连锁和专业手机全国连锁业已成为手机主流的销售渠道,尽快在这些卖场看到多普达的身影至关重要。”
“此外,多普达曾经一半的销售来自于与中国移动的捆绑销售,运营商定制市场仍然不能放弃。”张燕玲认为,“目前运营商定制产品的特点是大幅降价采购成本,对中低端产品情有独钟。因此如何让多普达手机良好的性价比与运营商紧密结合,在未来的定制手机市场达到销量和品牌上双丰收是多普达公司应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