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分析:日本手机电视经验借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4日 09:35 通信产业报
(通信产业报供新浪网独家稿件,谢绝转载) 通过日本移动运营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和广电部门的通力合作,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其手机电视服务稳步发展,而且也为日本三网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信产业报特约撰稿人 邢哲 可以预见,手机电视服务将迅速成为日本手机用户必备功能。日本市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销售业绩,在于日本手机电视成熟的市场运作。 移动电视声势浩大 截至2006年10月22日,KDDI在AU以及冲绳地区累计销售手机电视100万台。同时,NTTDoCoMo投入市场的唯一一款电视手机P901iTV(松下)到9月底已发售16万台。而SoftBank(原vodafone)推出的唯一一款905SH(夏普)虽然没有公开发表其销量,但据日本新闻报道,仅5月27日到6月26日一个月内即售出约10万台。截至10月底可大概估算日本手机电视(仅手机终端)已销售150万台以上。按手机保有量8500万估算,电视手机开播半年后已占总手机用户数量的1.76%。按照终端每台销售利润1000元人民币估算,手机电视终端销售已经为市场创造了15亿人民币(约200亿日元)的收益。 日本OneSeg(单波段)手机已成为日本三网融合的大势中一个经典案例。 技术已不是问题 目前,日本采用的移动电视标准为ISDB-T,并预留13频段中的一个段来进行移动电视广播,从根本上实现了国家的频率资源统筹,也使移动电视节目同地面数字/CATV拥有对等平台。这意味着广电系统无须额外节目制作投入使手机电视用户得到一台真正的电视(节目对等),可谓一举两得。丰富的内容服务降低了终端用户购买的心理门槛。 从市场上看,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与日本广电部门紧密合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今年4月1日移动电视节目正式开播时,日本各地已经有数十万手机终端可以直接接收节目。由于全国统一制式、统一资源分配、统一开播,市场宣传投入得到了最大效果。 2008年后日本还将放开对收费和内容限制。这一政策在鼓励发展最初用户基数的同时也给内容制作集成部门留下了足够的余地,从而可以进行节目设计数据服务互动服务等新业务的试验。 掌握终端环节 与国内不同,日本移动通信网运营商和终端是紧密结合的(通过向厂家定制),这样广电部门只能通过与运营商的合作才能使对应终端到达市场。同时通信运营商也亟须新的手机功能以及增值业务带来新的收益。而且日本运营商与终端厂商之间利益分配机制相当成熟,手机电视带来厂商新的销售额和运营商新的终端用户,这样是水到渠成。 在日本,节目没有另外的制作费用,发射装置又是和地面数字广播一致的,节省了前端设备投资。虽然现在没有服务费支撑,但由于初期的零投入,产业发展不会有太大问题。同时日本广播部门大力发展基于BML的数据广播业务,积极尝试新的盈利模式。大量的终端是今后发展的基础。 回过头看我国手机电视产业走过的历程,相比日本主要存在着产业间利益划分不均,市场运作机制不成熟等弊端。现实问题包括:频率资源有限,标准冲突(广电系统自身试验标准和颁布标准就有冲突),市场条块分割,产业链衔接不当等。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