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信产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陈如明致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10:25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信产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陈如明致辞
信产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陈如明致辞

  新浪科技讯 全球IPv6论坛和天地互连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球IPv6高峰会议”于4月12-13日在北京国宾酒店召开,大会主题“创新无止境、应用绽商机”,新浪网独家网络直播。以下为信产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陈如明致辞。

  陈如明:各位领导、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对大会邀请本人参加2007年第六届IPV6高峰会议致辞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此次大会圆满成功!在此拟花几分钟就“IPV6与P2P结合的发展战略前景”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供分析参考。

  INTERNET及移动手机通信可以说是现代信息通信文明史上两项最伟大的划时代创举。七十年代初的ARPANET、八十年代初的TCP/IP标准化及九十年代初的INTERNET商用化至今,INTERNET走过了持续不断创新与坎坷曲折不平的快速发展之路。现今E-mail、3W浏览、Voip、网上搜索,乃至SKype、MSN等音视频连接已经成为与移动手机相提并论的人们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从而INTERNET这张全球大网,实际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全球宽带化、移动化、IP化、融合化、个性化与泛在化的大潮中,充当着创新无限的开路先锋角色,由INTERNET2/NGI至NGIN、NGMN及NGN目标网,IPV6的海量地址支持及改进的业务解析能力与Peer to Peer(P2P)对等互联、有效宽带资源共享传送能力相组合,可以期望将会对开启未来信息通信网络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

  随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的启动与推进及中国主要电信运营商全面加入IPV6规模部署阵营,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IPV6网络与积极探索NGN与NGI的协同与融合途径,将起到引领全球IPV6的推广与应用的重要作用,承如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一句名言所说“中国需要IPV6,IPV6更需要中国”。对此,首先有必要充分理解IPV6对IP协议的重大改进及其战略价值,IPV6在海量地址容量为主、并在安全性、QoS控制、地址资源合理性方面军有大幅度及较大幅度改进。其地址字段长达128bit,为IPV4的4倍,使未来信息通信网络IP地址能力有本质的飞跃,可支持3.40280×1038个唯一的128位地址,约有IPV4地址量的79228×1024倍,即近似为其8万兆兆平方倍,有人甚至不无夸大地声称它可赋予地球上每一颗沙子及每一滴水亿相应的地址,显然,它有助于实名制或准实名制及溯源,从而有助于解决TCP/IP协议最头疼的安全性弊端。而且应该指出,只有足够地址容量确保个性化端到端可靠、可用的应用连接,这才是端到端QoS保证的基本前提。

  历经十余年标准化完善机市场驱动锤炼与理性思维后,IPV6正在以有效扩展市场应用为基点,在实际应用部署、安全性问题、Qos问题、MobileIPV6及利用其海量地址优势发挥端到端个性化/个体化及大面积消费电子类应用等方面正在一步一步理性、务实推进,我们坚信IPV6的战略重要性与现实需求正愈来愈显露与深入人心!

  同时,在此必须特别强调指出IPV6与P2P结合后的巨大战略发展潜力。应该说,平行与目前INTERNET网上流行的C/L主从互联模式,Peer to Peer对等互联模式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产物,它明确体现了对等互联的互联网的平等参与等一些基本理念与本质内涵,之所以三、四十年未能被大量推广与采用,主要还是市场需求驱动与技术能力支持等因素所制约。互联网飞速发展后的资源有效共享驱,开放、自组织、平等参与等新网络文化诉求及现代微电子技术新进展使终端设备存储预处理能力大为增强,系统与设备分布化已成大势所趋与顺理成章,从而P2P与WEB2.0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网络媒体业务的雪崩式的发展,一些众知的示例,即如“

超级女生”、“
芙蓉
姐姐”、恶搞“无机”、“热参与”与“热表现”,IM(即时通信)及IM“热用”、博客、播客、、BT、PP点点通、Kugoo(酷狗)、Bdonkke(电炉》、Emule(电骡)、pplive、uusee、PPStream、QQ直播、CoolStreaming、Skype、MSN等等,不一而足,开创了网络媒体应用的新时代。

  P2P的重要的强处为:高效资源共享;去中心化,可避免中间服务器介入的可能瓶颈;可扩展性,随用户的增加,系统整体资源和服务能力可同步扩充;系统架构顽健性,部分节点失效时能自动调整架构拓扑,允许节点自由加入与离开,信息文件的分开存放可能提高信息共享与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高

性价比,可有效利用网络中散布的大量闲散资源;对IPTV/Multiple Play有效的CDN-P2P分布式“推”、“拉”能力;可在互联网上构建包括P2PCDN及P2PSIP应用支撑、P2P应用中间件及病毒检测与自适应弹性组网的P2P智能节点的弹性重叠网;移动IPV6-P2P的高效增值能力;符合平衡,每节点既是服务器又为客户机,资源分布于多个节点,可更好实现网络复合平衡;有助用户隐私保护,因所有参与者均可提供中继续发功能,提高了匿名通信的灵活性与可靠性,等等等。

  同时P2P亦带来一些弱点甚至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其中一些亦是由其强处直接派生而来的,诸如,资源对等互联共享带来的贷款吞噬压力;去中心化、匿名带来的管理真空,包括难以应对溯源、不良信息处理及IPR、DRM冲突处理等;匿名性、不固定性及无限可扩展性导致建立业务安全域的困难与障碍;P2P架构相邻逻辑节点可能地理相隔甚远,使恶意代码病毒等快速传播与隐蔽更南控制;P2P的架构与NGN-IMS/SEP-FMSC架构的不同导致两者的多业务协同与融合需深一步研究与探索解决;P2P-SIP架构,即使采用DTH的技术,用户类搜索往往也需多跳、网络规模越大跳数越多,从而时延控制更为困难,等等。因此,P2P的应用以理性思维、持续创新、扬长避短、谨慎稳妥、合理运用为上策。

  P2P的应用可涉及影视下载、媒体广播即时通信及实时语音,文件共享,对等计算,协同工作、搜索、存储与游戏等各种层面,其中视频流量占大头,约达65%左右或更多,2004-2005恩年的统计数据已表示P2P流量已占美国的INTERNET流量的70%以上。我国的Skype同时在线人数约高达900恩万以上,P2P互联网电视在线收视者约达500-100万,无注册用户已超过一亿,极为可观。

  另一方面,中国的移动通信可称是国际通信产业舞台上的一颗明星,移动用户95年前突破1000万户,用了7年时间,95年后突破了1亿用户才用了7年,而从1亿至3亿用户仅用了三个年!至2005年底达近4亿,约占全球移动用户的1/5左右,至2007年3月底已增达4.8亿户,其中尚未计及8000万至1亿左右的小灵通准移动用户在内,包括固定用户在内电话用户总数已达8.54亿,每年新增用户8000万至1亿左右,已多年稳居全球固定/移动用户的第一名;2006年底INTERNET用户已达1.3亿,位居全球第二位;对存在进一步巨大发展潜力的农村边远不发达地区,70多万个行政村的村村通电话“村通工程”已完成98.6%,在“十一五”规划中还将为20户以上的约230万个自然村实现“村村通电话”及“乡乡能上网”,这便是IPV6及P2P在中国发展的极为诱人的市场基础。

  在确立IPV6和P2P的未来发展战略时,考虑下属诸方面的 可能是有益的:第一,继续按理性、务实战略积极推进IPV6在中国发展,并应首先及时确保获得中国市场发展需求的相应IPV6的地址。

  第二,密切注视P2P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持续创新与自主创新,例如P2P由其第一代集中式P2P到第二代分布式P2P到第三代混合架构P2P及其增强严禁技术新发展,即如P2P的智能节点弹性重叠网技术、加速文件分发速度的双向下载技术、动态端口选择及P2P流的识别对策、P2P与IMS架构的应用协同与融合技术等。结合中国国情,自主创新,积极推进P2P的有效应用,例如借助P2PCDN分布式“推”、“拉”技术及智能节点弹性重叠网技术,有效改进广域视频业务的覆盖传送等。

  第三,电信业务运营商应以积极态度务实应动P2P的挑战与应用,加强网络边缘部署P2P监控与管理设施,积极调查与研究P2P资源占用状况与人身份识别,;充分利用既有网络资源并均衡网络各方用户整体需求,实施时域、空域、频域等多维域网络资源优化调度与管理,较好地解决P2P应用于宽带吞噬的矛盾,包括有效利用计算管理等手段在内,引导用户合理使用P2P,避免其无节制的消耗网络资源;积极探索与研究适合自身运营应用的P2P技术及其商业模式,充分利用与发扬P2P技术各种有效的长处,同时,即使对P2P智能节点弹性重叠网亦是如此,必须加强网络资源建设规划与管理,谨慎冷静处理P2P的稳健有序发展,控制与克服其非自律等因素带来的可能的严重负面的影响。

  总而言之,IPV6与P2P的相结合,依托中国的INTERNET与移动通信的巨大信息通信市场优势与潜力,在持续不断的创新与与自主创新导向下呈现出无可限量的光辉战略发展前景,让我们遵循“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科学、求实”的基本原则。为推广、发展IPV6与P2P技术与应用作出新贡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