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1:17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演讲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赵慧玲副院长

  2007年4月3日—5日,《2007全球NGN高峰论坛》和“全球NGN最新设备和解决方案展示”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举办。

  图为: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赵慧玲副院长演讲(刘阳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下面请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赵慧玲副院长,她从中国电信的角度,甚至更宽的角度讲一下业务赋予网络的生命和价值。

  赵慧玲: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07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下一代网络的认识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我列出来一些,包括咨询、搜索类的,像新浪、百度、GOOGLE,还有商务类的淘宝,还有娱乐类的,实际上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在我们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了。所以业务的发展也对我们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业务,特别是对传统运营商确实有很大的冲击,我们只拿一个现在大家关注的VOIP来看,已经不仅仅是话音业务了,在增值的业务方面我们可以联想到有很多内涵的延展,比如说一号多机、统一短信、多方通信等等,把它和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或者多媒体业务相联想,我们在视频通信、视频会议、多媒体协同办公、地址簿、即时消息等等都和语音业务相关。我们再拓展到集成的业务,像信息导航这些,实际上都和我们的语音业务密切相关的。所以这样互联网的语音,包括VOIP的语音已经不是单独一个语音业务的存在,而是和我们其他多媒体的业务相关。

  目前由于这种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固网的运营商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看一下固话市场。移动对固定语音的分流加剧,特别是对长途语音的分流,语音业务我们原来是用距离加时长的运营模式已经收到挑战。现在话音越来越多的被人们看只是互联网的应用而已,现在与内容市场蓬勃发展相反,网络管道化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了。所以从用户的角度来讲,他们更加需要的是支付需求、情感需求、游戏、娱乐,包括像刚刚说的虚拟社区等等这样一个不断提升的业务需求,而且从企业用户来讲,企业用户又对于它的信息集成这方面有不断的需求。所以从运营商的主体,从一个网络资源运营为主体,现在以信息能力提供和服务为主体来进行转变,所以这就是目前现在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需要转型的这样一个前提条件。

  我们看一下国外主流运营商的情况,我这儿列出来了一些国外主流运营商,他们目前现在基本上都是全业务运营,对于融合的这一主题来讲更多的强调的是融合的业务和统一的服务和统一的业务的提供,而通过这种融合的业务提供多样化的这样一些终端和用户选择的接入兼容的能力,提供统一的业务平台和IP的承载平台,然后让业务经营更加灵活,这是国外的一个趋势。

  这张图大家特别的熟悉,这是我们NGN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达成的共识,这就是NGN的框架,是Release 1的框架,这张框架中我们特别愿意演示一下无论是制造商、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首先是接入,大家关注的是否能够提供宽带接入能力,特别是IPTV的宽带接入的能力。然后对于宽带的接入带宽的管理能力,我们现在提供的比如说IPTV,我们将来能够提供多少路IPTV,我们提供多少路高清的IPTV,对多种带宽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保证服务的能力。

  再有就是SBC的功能,在边缘这块我们希望有一些安全的屏蔽的功能,这块运营商也是非常关注的。

  再有,在核心网络这块大家更加关注的是IP承载网服务质量的能力和安全性的能力,对于IMS大家谈的很多了,实际上这块基本上使用目前3GPP相关IMS的标准,在业务层向着这个目标发展,融合的业务平台和开放的业务接口,将来能够把更好的内容和ISP引入我们的网络中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FMC这块,实际上固网移动的融合在我们这张图里关注到的一个是数据库,大家谈了很多,实际上看到我们将来属性数据库能否共享,这个FMC还涉及到我们在NGN这里的是否能够做到统一认证。还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终端,我们在接入和终端的层面是否能够提供固定融合的能力。

  这张图我们稍微演演绎了一下,在NGN标准体系架构下我们所关注的技术重点和内涵。

  从整个固网运营商来讲,向未来NGN演进的路程我们基本上是这样做的,首先是打造一个IP、MPLS的IP支持多业务的承载网络,优化IP城域网、固网智能化、软交换实施。发展IPTV等宽带增值业务,发展我的E家等宽带多种业务,然后产品和业务创新,探求更为灵活的开放平台,增强我们固网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固网运营商Revenue下降,面临的整个三个平台,我们实际上做的三件事情,第一,我们做网络的IP化,降低相应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第二,大力发展宽带业务,保持或者维持住比较好的宽带RP值。第三,提高我们的业务创新能力,来扩展我们的电信市场。

  这里我们在固网转型中做的几件事情,一个是固网智能化,我们实际上是在固定网络引入了一个叫SHLR这样一个统一用户属性用户数的网源,提供我们的业务能力,实际上我们提供了2亿多用户的属性集中管理,攻克了一些技术难关,挖掘现有数千亿固网沉淀资产的潜能,这个主要是对PSTN使得它更有价值。

  在软交换方面,这张图等于给大家呈现了我们在IP、MPOS的网上提供的托普架构图,使得我们的网络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也符合了网络演进的趋势,也提升了业务提供的这方面的能力。实际上软交换已经成为固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不可跨越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我们不论在软交换的标准上,还是在设备的研发上,还是在网络规模的应用上都站在了国际的前列。

  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了,我们从这个例子上可以看出,软交换和传统的交换,简化运行维护,特别是减少了维护人员的数量和降低维护成本这方面来讲,确实是软交换有很强的优势。

  在业务的能力上,在增值业务这方面软交换在多媒体的视频、企业的统一通信、一号通彩铃、WEB800这样的业务上业提供了很好的业务的能力。

  我这儿给了一个例子,是我们在广东电信搞的我们叫宽乐通信试点,这里不仅能够提供话音业务,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像数据会议功能,像即时消息类的、统一消息类的、地址号码、智能路由等等多种智能业务的通信,已经显现出来了它的业务能力的提升。

  下面一个话题我想说说很多专家在这次高峰论坛会上都说到了IMS,我也记得在前几次的NGN的高峰论坛我都提出了一些对IMS的看法,我们觉得现在到2007年第二季度的起始我们认识要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个技术。

  这个是一个业务的曲线,任何一个新技术开始的时候大家会炒作,然后到高峰,慢慢的下落,如果这个技术能够被市场接受和承认,会慢慢慢慢的步入这是一个真正的商有实施的阶段。前两年IMS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区域内,还是在宣传、培育市场的阶段。我们觉得到今年基本上到了曲线的这一端了,现在逐渐的大家更加理性的来看待IMS确实能够做什么,而不是说宣传的那样理念或者美好的一个概念,我们需要的实实在在的是具体的能力,和为运营商到底能带来什么东西。

  我们来看一下全球IMS的最新进展,实际上IMS在全球我们看到有两个运营商是对于IMS非常努力的来希望实现,一个是法国电信来自欧洲的,由于法国电信改造量是非常小的,他希望用IMS做演进,所以也是目前推动NGN标准化的一个主力,所以基本上现在目前已经启动了相关的一些测和核试验。还有一个运营商来自日本的NTT,在NTT可能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有关在移动方面的IMS进展。所以我们说运营商非常关注的是IMS的成熟进展和业务能力,并且正在积极的进行有关IMS的实验工作。

  到底进入市场的切入点是什么,我们看到移动运营商希望用IMS提高业务能力,补充现有的业务功能,由于移动运营商和智能化的手机终端使得这样的业务能够体现,而固定运营商做起来就比较难。现在用IMS一个是做话音网的演进,还有比如说做Centrex业务,这个情况是跟我们中国运营商目前网络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大家比较理想化的,寄托于IMS能够提供融合的业务,所以我觉得运营商的考虑不是太一样的,我们希望IMS将来能够为运营商真正实实在在的提高业务能力。

  我们看看标准化的情况和应用的情况,目前在IMS业务能力上OMA和3GPP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他们目前已经定义出的完成的,比如说像会议类的,Presence类的,群管理类的,还有Instant Message类的业务,我们看看这类业务是否其他的业务也可以做。还有Video的业务,还有VCC的业务,就是在移动的室外也可以通信,到室内会自动切换到另外的。所以现在基本上我们能够看到的IMS都是这样的业务。我们感觉目前来讲有关标准化的工作,国际的标准化也在积极的进行这方面的业务进展。

  我们在国际的行业标准中,我们的网络技术委员会,我们目前跟TC5,就是负责无线的技术委员会我们在联合的推进我们国内的标准

化工作。这里最主要的有三个工作:

  第一,看看固网移动融合上我们做一下网络总体的要求。

  第二,做一下有关业务总体的要求。

  第三,分析一下业务的需求。

  将来如果完善的话我们还要对设备加以规划,但是目前来讲我们这两个技术工作委员会在国内还是探讨主要是业务需求和网络要求。

  我们觉得整个的IMS的发展目前还是面临挑战的,特别是基于SIP固网的多媒体的需求还是不太清晰,还是需要看能提供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固定移动的融合。为现在我们看到除了VCC以外还没有看到更多的融合业务,所以这个还需要加以明确。

  第二,我们认为面临着P2P技术和业务模式的挑战,大家知道IMS是全集中控制的,对于某一项业务从接入认证、管理业务、包括呼叫业务的流程全部是集中控制的,对于P2P的方式和全分散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在探讨P2P的业务模式是否能在业务分发引入上是否能使我们的业务更为广泛,有可能将来的方式是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或者针对不同的业务提供不同的控制模式的这样一种模式是需要探求的。

  第三,面临非SIP的挑战。大家知道所有互联网有基于SIP的,我们知道SIP有很还的生命力,但是还有大量的非SIP的业务。我知道在NGN第一天的开幕式上,院长也提到了这一观点,对于SIP类的用SIP控制还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要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包括IMS新的标准,现在在3GPP,包括在ITU,包括在我们国内,这些标准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接口协议也在不断完善当中。

  我们研究六个方面,IMS的业务和网络能力的需求,研究它的组织架构,设备,和相应的业务开发,实验,最后我们最最关注的是市场和引入的策略。

  对于IMS下一代整个融合的业务需求的分析和网络能力的分析,对于整个组网架构来讲,应该研究一下网络的组织是单域的、多域的,网络的架构、编号、路由、计费、网管互通,包括和我们现有的软交换,特别是将来的移动网。在协议上,IMS的协议是比较复杂的,补充了很多新的网源能力,都要我们加以规范和规定。对于很多测试,因为也是多厂家的模式,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验证和评估测试,还有要不断的了解性能到底是否好。

  我听说如果是VOIP,我们现在有研究人员研究,如果用IMS提供要90多个信息完成一个呼叫,这也是相当复杂的,是否降低性能指标呢,我们现在也在积极的实验和研究。

  还有对于相应的业务规范,他提供的业务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技术要求和业务流程的管理。对于引入策略这块,要更加比较实事求是的看,这个业务在哪个地方做比较好,什么时机做,模式是什么样的,成本是什么样的,给我们的回收是什么时候能做到,所以这些都希望认真加以研究的。

  再有,我想说一下IP侧面的事情,有关IP的骨干网我们觉得最主要的技术就是在核心网层面应该是多业务承载,支持IPV6,同时支持QoS,我们在城域网的关注,现在面对的是差异化的能力,提供组播的能力,还有流量监控的能力。

  我们特别要说,我们在IP网关注的目前五个主要趋势:

  第一,关于IP承载网的支持多业务的能力。

  第二,我们认为现在目前IP网对用户的这种唯一标识和业务感知的能力。

  第三,这种大规模的商业组播的能力。

  看看这样核心节点的路由技术现在引入都是矩阵技术,还有大容量的接口,已经不是10G了,现在是40G,所以这块也是非常关注的。

  第四,我们特别关注P2P的流量对带宽的占用,我们要积极的来看一下如何进行更好的资源配置和监控的能力。

  第五,目前现在在电信的以太网的新技术获得了发展,我们也密切关注。

  这是在整个IP网比较引人关注的技术趋势。

  由于以太网,原来都是局域网和企业网用,现在应用的范围更广阔了,但是原来的以太网对操作维护管理、服务质量、监控、可靠性都是不好的,现在新一代的电信级的以太网出现以后,对原来的缺陷都有所改进,所以我们也积极的开展新型以太网的实验和验证工作。

  新型以太网我们分了几类,一个就是以太网的技术,同时第二个是以太网的增值技术,第三类就是和MPOS相结合的,各种三大类技术里头都分别有我们主流的一些厂家,包括华为、中兴、西门子、北电、阿尔卡特,还有我们的烽火,我们不同的技术都积极的进行业务提供能力、差分服务能力、运行维护、可靠性的验和核试验工作,这也是我们今年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面我想说一下有关家庭网络,可能这个有很多的专家都提到了。我们的观点认为,有关家庭的网络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网关的概念,是整个电信网向用户的延伸,而且能够做到业务能力的管理和进入统一的网管的管理。延伸的家庭网络,应该是固定和移动都能够提供接入的接口,同时不仅仅提供一个通信功能,将来也有可能在娱乐、监控、家庭智能化这样的一些方面都提供一个很好的业务和服务的功能。

  不仅面向家庭,同时我们觉得面向中小企业也至关重要,我们在专业叫SME,这个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一个缩写。我们认为企业服务的包括企业网关也好,也同时非常重要,给不同的中小企业通过提供相应的管理,对于企业的不同需求一样的来提供话音业务、监控业务、视讯业务、宽带业务,还有IDC、ASP这样的业务能力。这块我们认为在中小企业服务的企业网关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接口能力也能够提供我们相应的一些宽带的接入、窄带接入,包括无线的接入手段都有的这样一个能力。

  说到网络的发展来讲,我们觉得特别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认真地稀缺一下不同技术好的方面的优点。比如中间这块是我们固网或者说整个NGN要考虑的,旁边是网络的很多技术,实际上网络协议和IP的承载已经纳入到我们NGN的IP承载中来,很多方便灵活的业务能力在这块,包括WEB,它的业务丰富多彩、灵活、简捷,易为大众接受。

  还有移动的无线网络,它的业务能力我们都已经熟知,而且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包括它的一些定位,包括将来很多很好的业务,来自于有很严密的业务管理平台和智能化的终端系统。这样很好的东西都应该纳入到我们整个下一代网络NGN的考虑中来,我们用户的需求提供好的服务。

  这张片子主要想从需求的角度延展一下将来服务的范围。我们原来的运营商只是考虑到通讯业务的需求,所以横坐标是应用业务需求,现在逐渐的扩展到信息业务的需求。再往下扩展应该考虑到的是整个用户生活应用的需求。衣食住行、购物、

理财,包括旅游。再往前扩展应该是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包括个性化的,比如说我的事业、我的才能、我的圈子,获得尊重,扩大交际,分享经验,这是在整个需求的坐标上。

  在用户价值坐标上,除了便利提供通信以外,将来应该在娱乐、安全、生活质量、精神需求方面,才能使得运营商真正提供的服务差异化。所以提供的运营商的价值将来体现在哪儿?体现在高质量方便的实现和差异化的价值的创造。

  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多层的业务,这个是我们对网络发展目标的一个演绎的理解,第一,对业务品牌的经营。所以我们在增强业务和品牌之上有我的E家、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互联星空,这块是打造一个业务平台。在我们整个提升客户体验这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做到统一的门户、统一的客户端、统一的鉴权、统一的支付。在我们的网络层面我们希望能够提供IP化、宽带化、融合化、扁平化,这是我们将来为将来扩展整个市场和需求提供网络的发展目标。

  最后我用一张图标绘一下我们现有的网络向未来网络演进的考虑,左边是现有网络,比如我们有电话网、

小灵通的网、软交换的网,还有我们IP的承载、承载网等等,这是我们现有的网络架构。我们向未来的网络演进首先希望朝着这个目标统一的或者融合的整合的这样一个业务平台去努力,虽然非常地难,但是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将来提供一个开放灵活的业务平台,叫业务网络。

  在话音网的层次上,我们停止电路交换的建设,逐步发展我们的软交换网络,根据市场的需要,适时地来引入IMS。这个是整个在话音网络,我们可以说是业务在这个网络上的演进。在数据库研究上,我们积极地来探索融合用户数据库,这个是核心的控制层。在IP的承载层,我们提高现有IP网络差异的承载能力,使得我们未来的IP网络能够做到用户识别、业务可以区分、质量可以控制,支持IPV6的可管理的IP承载网络。在传输的层面,我们要适时地引入全光智能网络,做超常距离的WDM系统,使得我们的传输网络更加灵活有效、资源调度更加合理,使得我们的接入将来既提供窄带的,又能提供宽带的,这样一个宽窄带无缝的接入能力,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6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