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中国网通副总工程师陈赤航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 14:43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中国网通副总工程师陈赤航演讲
图为:中国网通副总工程师陈赤航演讲(骆磊 摄)

  2007年4月3日—5日,《2007全球NGN高峰论坛》和“全球NGN最新设备和解决方案展示”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举办。

  图为:中国网通副总工程师陈赤航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陈赤航:谢谢主持人,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因为明天集团技术部总经理还有一个对下一代网思考的专题报告,我这里主要介绍作为网通在研究院层面,和下一代网国家工程实验室方面探讨研究的课题和观点。

  我交流分三部分,一个是固网转型演进的背景;第二个固网演进与融合;第三个在转型与创新探索。固网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认为在这些方面没有更多的争议或大家都认可的挑战,一个是移动对固定替代更加明显;固定出现负增长,移动的增长在市场份额方面,在收入分配方面有显著的提高。曾经固网ARPU值下降,同时不仅在市话,在长途方面移动的替代性也在增加。

  第二个VoIP对传统语音业务的冲击,就像前面爱立信卢总所说,移动在目前对我们替代形成一个当前情况下冲击比较大,但是从长远来看,互联网的冲击带来的更大。随着移动接入和数据能力提高移动网也会面临同样的局面。这是Gartner的报告,话音业务将成为标准化廉价日用品,2009年所有技术,所有距离话音业务都将是标准价,不限时的包月制语音价格将是PSTN和VoIP的标准模式。话音业务将走向无线化,话音业务收入将继续下降,这判断数值不一定准确,但趋势重要的,2009年75%呼出分钟由移动发起,2004年20%,2010年,3G话音价格将比主导的2G语音便宜50%。

  最后一个背景互联网商业模式对传统电信的冲击,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颠覆了传统电信领域的商业模式,正在动摇电信赖以生存的基础,有人比喻电信运营商特别固网运营商,目前将逐渐被压缩为一个管道的提供商,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而这个管道的收入在下降,效益在下降,我们对互联网冲击带来的结果看不清楚,而同期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又寄身在管道的基础之上,我们提供带宽越来越好,质量越来越高,7×24小时服务在改善,但是收入在下降,在我们下降的同时,寄身在网络上,互联网的,或者基于宽带业务在蓬勃发展。

  传统电信运营商网络与业务运营统一的,主要依赖话音、接入等基础业务收入,业务收益与所占网络资源密切相关。互联网商业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是开放的公共网络平台,它的业务和网络是分离的,现在暂时还是在一个蜜月期暂时在友好合作当中,但是随着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若干问题。体验与眼球成为赢利关键,业务收益主要依赖广告、娱乐和

电子商务,语音最终将成为免费或很低代价包月制的产品。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看一下固网的融合与NGN的演进。融合有很多方面,在这一点上,我们从三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一个是通信与传媒的融合,大家都讲IPTV,IPTV并不是简单把IP和TV相加起来,TV在三网融合起来,TV也不是广电网代名词,应该是媒体的代表,不仅仅是电视,媒体包括文字、图像、音视频,这些都是媒体所在,这些媒体和通信的融合带来更大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同时看到,在新的互联网浪潮冲击之下,通信运营商和媒体都面临着相同的挑战。对于现在的媒体可能从过去的经营模式向未来超媒体、富媒体,多媒体经营模式,大家同样面临着挑战。在这方面结合有很多共性的,媒体有很多丰富的信息资源,运营商有很多很好的网络资源和控制能力,媒体与通信的结合就在于为未来客户市场提供一个很大的空间,客户未来在信息方面的需求量非常大的,客户的需求在于互动式,个性化、及时性的信息,根据客户的需要送达到不同的客户终端和需要的地方。在这样中通信传媒并不仅仅是信息加网络,而是更深层次的如何探讨从技术层面业务层面,从网络层面,一直到运营模式层面怎么融合的课题,这是我们探讨通讯与媒体的融合。

  第二个固网与移动的融合,我们在这方面阐述的就是,固网与移动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是长期的过程,随着时间变化,它的概念到实现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从目前来讲,固网和移动融合在NGN走向上是以IMS为基础的。

  第三个是通信与信息化的融合,现在比较深的就是ICT业务成为运营商转型的契机,ICT业务事实上不是简单的IT与CT相结合,总管现在虽然运营商都在起步,但目前主要还是从IT+CT方式起步的,但真正要实现IT和CT的融合后业务和服务,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在这些方面有一些并不仅仅是在业务层面,也应该存在资本层面和商业模式层面。

  通信网转型的网络目标,在这方面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我们研究主要分为网络终端、接入部分、核心网络、业务平台和应用。我们认为在可看到未来,是基于IMS的FMC是NGN必然的选择。我上午也讲了,有人讲过去通信网是铁路,互联网是公路,铁路是规范化但是不能满足客户很多需求,公路是一个平台,上面可以跑各式各样的车,装各式各样的货,但铁路比较可控,几点到几点走,公路就没有把握,我们能不能在新的平台,在构建下一代网络的时候,构建一个基于航空体系的性质,在核心节点,或者核心范围之内,我实现可控可管理的,在分散的底层基础之上,产生一些自我控制或者充分开放合作的平台来满足多层次的需要。

  针对这几方面,一个是在于控制层还是融合的IMS,目前来看固网还是走软交换和网络智能化,这是一个必须的进程,下一步结合移动的网络会产生IMS,同时IMS、软交换并存。随着IMS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大,软交换逐渐萎缩,最终由IMS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控制平台,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设想。同样IP承载的网络层,从目前一个业务就要产生一个平台向多个业务在一个平台上聚集。作为一个运营商,一个企业,一个业务一个平台不可能支持下去的,但是作为一个理想概念,所有业务在一个平台上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最终结果是在两者之间选择,方向还是多业务共享一个平台的方式去做。

  接入目前还是以宽带接入作为主要的方向,实施FTTB和FTTC会越来越扩大层面,客户的需求在于对信息量巨大的需求,同时要求接入的贷款和质量越来越高,现有的技术无法满足客户未来的需要,重点从下一阶段要推动FTTP/H的发展。光传输,不管是GPON,EPON,光传输为基础的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不会产生根本的变化,而且光的成本和扩容能力会大大提高。

  最后是家庭组织网络,我们认为最重要构建一个家庭网络,我们认为在家庭网络,或和家庭网络相关的地址是我们目前关注的方向。适当时期应该对家庭网关做一些测试和验证,现在很多公司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最终家庭网关和业务平台的配合会产生对业务控制的完整体系。网络最终形态有可能会形成这样一个结果,统一的业务控制和管理平台,业务控制和管理平台不意味着所有业务都在这平台上,这里面有应用服务系统和应用的管理系统相对提供统一的,统一的客户域名,统一客户数据,统一的支撑系统。同时形成基于IMS为核心的NGN控制体系。在承载层形成基于双协议的IPV4和IPV6的IP承载层面,在传送层以形成以ASON为主传送,同时光纤、微波、卫星数字化的东西在传送中得到体现。接入网光纤到户,宽带无线等会共同构成接入,在终端终端的智能化和FMC终端广泛应用,家庭网络会广泛形成,运营商需要有一个适合业务的网络形态的下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支撑管理平台。

  最后一部分谈谈固网在这种情况下,固网转型与创新的探索和观点的看法。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的电信业务和商业模式必然会衰亡,如何构建新的发展机遇,如何迎接目前的挑战?我们认为所有的固网公司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提出了转型,转型的基本方向大致归为,从窄带通信向宽带通信转型,从单一业务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型,从话音业务向综合信息和多媒体信息服务转型。中国电信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中国网通提出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转型涉及的面很广,转型也会带来很大的困难,不是业务、网络、技术的事,不去转型网络的变化不会适应整个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转型方面,重点从业务创新,网络创新和管理运营方式上做一些探索。

  现在我们把大家谈到的各种业务是不是可以归类为四类业务,一类是接入类业务,一类是做管道的通信运营商,还有一类是互联网类业务,包括网页浏览、游戏、P2P,即时通信。同时承载接入层面上,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会存在的电信业务,包括下一步NGN业务,3G业务,IPTV业务,视频会议。这样一些业务我们认为在未来和互联网互补发展中仍然会存在,它跟互联网的业务相互之间并不能完全互相替代。最后一类是集成类业务,这是产生中一个新的创新业务,比如ICT业务,IDC,信息容灾、网络维护、数字家庭构成,这些是新的针对客户个性化特定需求的业务,也会在这当中产生。

  看这四类业务之间关系是,继承类业务依赖于互联网业务和电信类业务,整个三个业务依赖于接入类业务,每个业务由下向上提供支撑,比如集成业务,我们提供集成业务有可能就是互联网和电信业务。但是所有业务都离不开接入类的业务,固网有自身的优势,这种优势在目前状态经营受到挑战,但是如果这四个业务大家认为成立,它是寄身在接入业务之上的。互联网业务和电信类业务,这里面既有竞争又有互补,同时可以相互转换,如果竞争,即时语音同心合3G话音,NGN语音电话可能产生一些竞争。互补比如彩信的结合,彩铃、短信。这种结合产生了很好的例子,现在虽然不普遍,但是经常发生,一些彩铃下载已经超过音乐唱片本身发行的收入,这一块是一个互补,也可能是一个相互结合的层面。同时会有转化,比如互联网视频与电信类IPTV,互联网VoIP与电信级网络语音业务,这转化是什么方式?目前我们还看不明白,由于互联网业务与电信类业务之间存在补充和转化的关系,随着宽带通信业务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界限也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有可能走向融合。所以我们认为虽然互联网现在迅猛发展是以固网运营商消化电信高质量低管道运营商成本为代价,但是我们今后会走向融合和互补。

  关于网络方面,我们没有完全拘泥于技术方面,因为很多专家学者做了介绍,我们在这里面对网络组织和运行方面提出了一些我们的想法,这些想法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网络结构的扁平化和集约化,过去电信网体制是适应过去的管理体制,是以地域为核心构建的网络,这也是我们在传统电信经营模式上的构成,随着互联网出现,随着新业务产生,并不见得是一种统一集中集约化的形式出现,可能我布置是分散的,但是调控管理完全是集约化的,同时面临有设备制造商提供新的产品和升级换代的设备,我们在选择和面临看不清的情况下有版本更新,我们在构建集约化和扁平化的体系,相对对运营商的运营带来一些成本的改善。如果有什么就上什么,上一个把全国地市和县以上点布一遍,这以前可以用10年,现在只能用5年或3年,这是没有一个运营商可以部署得起的,新的业务是要求集中统一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扁平化集约化是需要的。在这情况下相应的问题要解决,网络的运维管理体制要变革,设备的性能和管理水平必须满足集约化后的要求,集约化以后网络安全隐患相应增大,传输资源要求会增多,但是对传输层面光的通信技术在未来短时间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光在扩容和增容成本上会大大降低,而且会非常快速,传输网络的结构需要与业务网结构进行规划和调整,这是网络创新方面在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最后关于管理,转型中也涉及管理,我们可能想像,今后信息通信服务提供商会演变成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能想出现几块,在运营商内部有可能实现网页分离,出现相对独立运作的网络运营公司和种类繁多的应用服务公司,二者在经营上相对独立,一定程度上实现管理和支撑体系共享。因为转型并不是意味着把现有的网络,现有的公司,现有的人员逐步适应到未来的客户,未来的信息需求,未来宽带业务发展所需要的。互联网内容服务和传统运营商以通信资源为提供代价完全不一样的,这不是所有的人员都转进去。网络要探讨低成本,高效运维模式,另一方面运营商提出转型以后,无论是宽带多媒体服务商还是综合信息服务商,都不会仅仅限于提供一个管道。在这基础上更多是参与和投入到应用服务的方面。这些方面并不一定完全由自己建设,管理模式不同,可能搜索和运作模式,和ICT的运作模式完全不一样的,有可能和即时通信运作模式,甚至和媒体运作模式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这方面可能针对不同的应用,针对不同合作伙伴的公司,这是合作的,价值链共享的,开放的又是可控的合作模式,同时又能有效分享到运营商所拥有的网络基础和网络资源,又同时可以在一些共享的体系,比如共享财务体系或共享计费体系运营,大家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在这情况下网络运营公司可能从事接入类和电信类业务,它是经营网络资源,切实保障网络可靠性,同时提高安全性。特点是产品大众化规模化的,同时产生若干应用服务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和应用集成类业务。

  未来信息通信有三个理解,一个网络的IP化,业务软件化,过去最早业务由终端化,硬件决定的,现在是硬件加软件,现在使用手机和电话,有的可以实现下载,有的可以实现浏览,有的不能实现,今后硬件发展一定程度,带宽也达到一定程度,实现业务的是软件。同时对公司经营可能会实现经营媒体化,媒体掌握着内容很大一部分,而在信息服务和内容方面,运营公司和媒体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共享。有一句话叫资源要整合,网络要融合,强强要联合,这样构建为下一代运营公司提供一个发展良好的前景。

  现在我们从事的工作是中国网通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近期研究方向,这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三个应用国家实验室我们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华为、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

北京大学、西班牙电信一起合作,在实验室里面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