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动力:电信重组将引发大面积裁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16:06 eNet硅谷动力

  【 编者按 】

  一位市场代理人士对未来感到绝望,他不可理解,上面一句话,下面的员工就丢掉了饭碗,事关两家公司的命运,怎么就这样随意?在3G发牌之前,冷不防冒出一个电信与网通的合作协议,看似企业行为,其实有着很深的背景。在这一事件的背后,操盘手是谁?目的何在?由于电信居于垄断地位,运营商之间虽有竞争,但依然是国有资产,谁能控制更多的资源,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其中的利益角逐,绝非一般商业竞争,围绕电信重组,一切资本运作,都必须受权力支配。当权力与利益挂钩以后,员工的利益还算什么呢?

  【eNet特约评论】随着3G的上马,种种消息显示,新一轮

电信重组将不可避免。电信重组,除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还会带来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裁员。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在此次重组中合并,或部分业务合并,都将引发大面积裁员。

  2002年,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分割之前,员工总数为59万人,到了2005年,中国电信集团员工总数为25多人,中国网通员工总数为23万多人,两者相加,也只有48万人。也就是说,上次电信重组之后,电信与网通的员工总数裁减了10余万人。我们不能说这些员工成了电信重组的牺牲品,但也不能否认,他们为电信重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市场竞争,减员增效,最大限度地压缩成本,最大限度的增加收益,是所有商业公司的惯例,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每一次裁员,决策者首先考虑的是股东的利益,牺牲的也只能是基层员工的利益。裁员固然很理性,但总感到有点非人性,至少是没有一点人情味。所以,对于基层员工来说,裁员就是人生的最大灾难,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公司要活下来,活得更好,往往高举裁员的利剑,先让一部分员工“死”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问题在于,为什么裁员总是最底的员工受伤?

  2005年,重庆网通信息港裁员近百人,占员工总数三分这一,裁减对象主要是大客户部、宽带家园等一线业务员工,而公司管理层的员工则安然无恙。被裁员工想不通,明明是上面的管理者犯了错误,为什么单单让下面的员工来承受?

  前不久,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签署“合作协议”,我写了一篇评论,《电信网通协议:划地为牢》。好几个南方网通员工看了那篇文章后,从QQ或MSN来找,一位市场代理人士对未来感到绝望,他不可理解,上面一句话,下面的员工就丢掉了饭碗,事关两家公司的命运,怎么就这样随意?

  是的,事关几十万员工生存的大事,怎么能说分就分,说合就合?如此儿戏,不仅是对基层员不负责任,更是对国家不负责任。值得警惕的是,在3G发牌之前,冷不防冒出一个电信与网通的合作协议,看似企业行为,其实有着很深的背景。在这一事件的背后,操盘手是谁?目的何在?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由于电信居于垄断地位,运营商之间虽有竞争,但依然是国有资产,谁能控制更多的资源,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其中的利益角逐,绝非一般商业竞争,围绕电信重组,一切资本运作,都必须受权力支配。当权力与利益挂钩以后,员工的利益还算什么呢?

  据一位联通基层员工反应,联通用人机制的弊端普遍存在。地市级老总一年三变,屁股还未坐热就走了,中层干部更是如此,动不动就地免职。所以,基层客服员工很苦,薪酬政策三天两头变,随便将员工无理由解雇已是家常便饭。

  另有消息透露,在电信企业内部,招聘制员工比正式员工待遇相差太多,某省公司的客服员工不满不公平待遇,几百人全体罢工。

  在中国,电信重组不是市场的力量,而是权力的运作。裁员是把风险转嫁给社会,企业的负担减轻了,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后患症难以预计。所以,电信重组不是儿戏,当慎之又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9,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