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键盘手机国内普及尚有四道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17:38  中国电子报

  -本报记者 连晓东

  随着数十款带有QWERTY键盘(俗称全键盘)的手机陆续面市,全键盘对手机终端产业来说已经不算稀奇。根据《中国电子报》统计,在各大网站对2007年值得期待的十大智能手机介绍中,有七成以上是全键盘手机。在前不久巴塞罗那3GSM大会上,包括诺基亚、三星等大牌企业推出的手机新品中,也不乏带有QWERTY键盘的手机产品。而国内手机企业中,也已经有多普达、夏新等企业推出了全键盘手机。

  虽然受企业认可,全键盘手机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被普遍认为是“怪怪的手机”,它能获得国内市场认可吗?对此国内专家持保留意见。

  QWERTY键盘搬自PC

  手机上的QWERTY键盘其实嫁接自计算机上的英文键盘,由于英文键盘第一列字母由左到右的前6个英文字母依次为Q、W、E、R、T、Y而得名。传统的手机键盘是以数字为顺序,一般由12个键组成,英文字母依次浓缩在数字键中,相比之下,新键盘每个英文字母可以独立展开,因此也被称作“全键盘”。

  QWERTY键盘用在手机以及其他手持终端上的历史其实不短。1999年,加拿大RIM公司在刚刚研发成功的无线电子邮件的接收终端上初次采用QWERTY键盘,以26个英文字母自成按键,便于邮件撰写中的英文输入。由于手持编写终端体积小,30多个按键被设计得小巧而突出,看上去很像蓝莓,因此得名“黑莓”(BlackBerry)。2001年起,RIM推出支持GSM/GPRS的BlackBerry手机。与此同时,RIM在PDA领域的竞争对手Palm公司(当时为HandSpring公司)也在其PDA产品Treo 90及系列手机上采用了QWERTY键盘,并因此大获成功。从那时起,Palm用QWERTY键盘奠定了Treo系列产品线的风格,并沿用至今。

  去年始盛今年风仍劲

  传统手机企业采用QWERTY键盘是在2000年,摩托罗拉在手机上采用QWERTY键盘布局,摩托罗拉V100成为早期采用全键盘设计的少数手机之一;2002年,诺基亚推出的5510也算黑白机时代有名的QWERTY机种。

  如今在手机上采用QWERTY键盘逐渐成为流行,尤其是进入2006年以来,随着“黑莓”和Push-mail被介绍进中国,很多高端手机企业都陆续推出了QWERTY键盘手机。诺基亚的E62、9300,多普达的838、C720,索尼爱立信的P900、M608,HP的iPAQ 6515、夏新的E72以及在北美市场热卖的摩托罗拉Q都是此类机型。在中国移动今年春节的定制手机中,有多款QWERTY键盘手机入选。

  四座大山尚需逾越

  从QWERTY键盘手机的缘起及在中国的引入历史不难看出,全键盘在手机上成功繁殖得益于手机产品由简单的电话机向个人移动信息终端过渡的大背景。换言之,全键盘手机适合那部分将手机当电脑用的人而不是简单的话音通话需求者。而全键盘要在国内手机领域真正普及,还有四座大山要逾越。

  “目前市场上的全键盘手机几乎都是高端商务手机,尤其以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为主,价格也比较昂贵,一般都在4000元以上。”水清木华市场公司高级分析师沈子信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记者从有关技术专家处了解,对手机企业而言,QWERTY键盘安装在手机上的最关键是对端口要求比较高,需要对键盘接口进行一定处理,通过增加芯片或逻辑电路等方式,对硬件进行扩展。其他在开模上也会增加一定成本,但这类成本都不会特别高。倒是由于QWERTY键盘一般都在30个按键以上,相应其手机显示屏面板的面积也会增加,而且QWERTY键盘目前多用于智能手机,从而使得该类手机的总体售价提升了。

  即便如此,这么多的按键对手机体积仍然是一个挑战。记者为采写此文曾专门体验过HTC旗下多普达公司推出的全键盘手机C720,就感觉存在数字键过小过于集中(9个数字在1.6cm×1.8cm空间内)而拨号困难的弊端。

  “对于手机来讲,由于机身的局限性,键盘不可能像PC或是笔记本那样做得足够双手在键盘上飞驰。所以采用QWERTY全键盘的手机,只是照搬PC原有的使用习惯而已。”赛诺市场研究公司一位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全键盘中文输入法有隐患

  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全键盘的使用,使得用户在输入英文时方便了不少,至少解决了普通12键手机必须连续按键才能切换字母的局面,因此在北美市场大受追捧。根据全球调查机构Canalys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2006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RIM公司和Palm公司共销售智能手机(均为全键盘手机)304万部,其中3/4销往北美市场。

  QWERTY手机要在中文用户中得到较好使用,目前公认最佳的是安装上海点讯数码科技公司的梅花输入法,它由于拥有词组输入、联想功能以及字频/词频调整等功能而广受赞誉。据记者了解,该输入法针对特定的全键盘的微软Pocket PC版本收费,多普达838装有这一输入法,而对SP版则起初并不收费。不过传闻最近点讯也将对SP版进行收费,这必将对智能手机的网上自由下载提出挑战,许多替代性输入法已经在网上流传。此外,传统的输入法巨头如T9、字源等也在开发适合QWERTY键盘的中文输入法,如果与QWERTY键盘的中文输入法展开混战,将不适合QWERTY键盘的普及。

  使用习惯最难跨越

  如果说成本、体积和输入法都是可以凭技术可以逾越的话,用户已养成的使用习惯则恐怕是最难跨越的障碍。在经济学上,运用劣势策略消去法寻找博弈的纳什均衡,在这个过程中,先消去哪一个策略对最后的结果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经济学上把这种结果和成本依赖于路径的现象称为路径依赖。

  “手机键盘和输入法问题涉及到人机界面(UI)问题。其实,键盘输入关系到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关系到手机内部设置,而内部设置直接关系到手机产品的定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沈子信表示,“国际企业一向非常重视人机界面问题,也进行了很多创新和尝试,但目前看来,手机领域还没有质的变化,QWERTY键盘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就很难改变现有手机键盘的状态。据悉,对于起源于打字机的QWERTY键盘,美国海军就曾经将其与另一种键盘DSK进行过关于打字处理速度的测试,测试表明无论是在手指灵活性还是在击键速度上,DSK键盘都具明显优势。但即使在DSK键盘之后进行了大规模广告宣传,它依然没有取代QWERTY键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QWERTY键盘是首先进入市场并被接受的,已经熟悉这种键盘的使用者,尤其是打字员重新接受另一种键盘的成本很大。

  而从现在看来,QWERTY键盘只是对传统数字键盘进行了更为复杂化的改良,与此同时,伴随着iPhone的multi-touch的推出,其他更先进的替代性键盘技术已经在向业界招手。

  -记者感言

  虚拟键盘才是方向

  “现在的手机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下半身40%空间——键盘。它们就像定在那儿的塑料尸体,限制手机不能再添加新的东西。而显然,人们已经开始习惯每个应用程序都要用一个固定的不同的按键。”这是Steve Jobs在业界瞩目的iPhone发布会上的一番表白,它代表了Jobs对手机键盘的看法,也间接表达了他对手机产品的定义。Jobs表示,现在的触摸屏和手写笔虽然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却制造了另外的麻烦,而苹果iPhone的解决方案是用随身携带的最好装置——手指。苹果公司在iPhone上最亮点的技术即是被称为multi-touch的新技术,用手指控制屏幕。

  Jobs和苹果公司的想法,其实是将实体的键盘抹去,用软件替代键盘,“multi-touch”其实是一个虚拟键盘。iPhone的出现,使得《少数派报告》、《我,机器人》等美国科幻片中无形和有形结合的手机形象离我们更近。事实上,我们已经在PC领域看到通过红外折射到桌面上的虚拟键盘,也已经看到用电子纸技术研发出的可卷曲显示屏,这些技术将来一定会用到手机键盘上。键盘技术的发展方向必定是从实体键盘向虚拟键盘过渡。

  手机本身的大小决定了对键盘甚至屏幕的要求,必定会向脱离固有手机体积的方向发展,iPhone固定在屏幕上的虚拟键盘才只是一小步。如果说全键盘依然难以被人们所接受的话,光电式的全键盘才是最理想的手机键盘。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