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移动对移动互联网其实早就有野心,只是因为在这个领域中移动还没有充分布局,因此也一直不能很好地实施自己的计划,随着飞信的推出和几乎流产,再到移动QQ的介入,和飞信合作经营,中移动对移动互联网的蓝图基本勾勒出来了。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上控制用户的终端意味着什么?客户端的争夺成为包括微软和Google这样大鳄都不敢掉以轻心的事情,而中移动是不是也想在手机终端上克隆这种在互联网上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它本身就拥有网络的效应,因此它的规律和网络是没有区别的。
如果有一天,用户一开机,出现的便是飞信的平台,用户通过这个平台,在PC和手机平台间无缝沟通,从中国移动的后台服务器中,调用各种程序,享受各种网络服务,而不用担心信息到底是保存在了PC还是手机上。这样,中国移动便不仅抢占了用户的手机桌面,也会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服务在用户手机中扎根。事实上,中移动已经屡次表现出一种欲望,那就是不甘心沦为通道提供商,而要从“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的转型,中移动已经在几个重要的战略性业务上进行卡位。尽管目前数据业务占其业务收入的20%多,但在未来的电信竞争中,数据业务则是真正的关键。因此在数据业务上卡位,是中移动一定要亲自介入的,尤其是在3G、4G时代,数据业务将成为移动运营商继续领先市场的有力筹码。
“真正实现手机和网络互通”这不仅是飞信的一句广告语,更是中移动希望通过客户端软件占领用户的手机终端,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等数据应用的跑马圈地,进而从“通道型企业”变成“服务型企业”,未雨绸缪和高瞻远瞩的策略无疑是中移动在数据业务方面的一次大的准备。在数据业务占据主要优势的3G或者后3G时代,移动客户端无疑有很大的用户增值效应,通过用户的黏度来换取自己的利润,这不是什么奢望,而是已经在互联网上被证明是屡试不爽的一条法则,中移动如果真的可以控制住用户的移动客户端,那么对其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位置是非常有益的。
而且,我们还看到,目前中国移动的“IP专网”项目从一期到三期,范围扩大了10倍,直指3G全业务。它和中国电信的CN2将成为电信级IP网技术的两座里程碑。中移动为承载3G、软交换、NGN等未来重要业务的“IP专网”项目已经进入到第三期工程,其花费近十亿元,已从全国31个省会、直辖市(台湾省除外)延伸到300多个地市,成为目前国内覆盖范围最广的IP骨干网。可以看出的是,中移动“IP专网”三期最大的意义就是将原本只承载软交换业务的IP专网打造成了真正面向3G业务的全能型网络。很多新技术都在这张网上得到了应用,比如全程全网开通MPLS,以及8个等级的VPN,话音、数据、多媒体、信令、网管、付费等业务都可以用VPN实现分离。
种种的布局都显示出中移动作为国内电信行业老大的信心和决心,尤其在未来的3G运营中的一种依托目前强大的用户基础,占据有利位置的抢先布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hinaByte观点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