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单向收费成为手机用户普遍关注的中心话题,对于亿万还没有进入小康社会的手机用户来说,这依然是一个让人兴奋的讯息。但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这却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谁玩得更好,谁就是未来的王者。
“零”被叫开始“兑现”
这场战争的第一枪是在广东打响。广东联通宣称,旗下产品“世界风”、“如意通”和“新势力”三大品牌2月1日起陆续推出“接听免费”套餐。此次调价方案降价范围和力度令人震撼,其中“如意通”品牌的“接听免费”套餐,不仅“接听免费”同时保持“0月租”,是目前电信市场唯一的单向收费、又无月租的预付费卡;“世界风”品牌推出的“接听免费”套餐,本地免费接听所有来电。此前,广东联通于2006年7月份率先推出“世界风”接听包月市话套餐,被认为是“准单向收费”。
受中国联通影响,中国移动随即抛出单向计划。广东移动宣布全球通用户将从2月起“本地被叫免费”,动感地带、神州行的单向收费方案也正在报批中;北京移动也宣布,从2月8日开始,北京移动旗下的全球通“畅听99”的业务套餐被叫将完全免费。这也预示着“单向收费”的战争向全国漫延。
如果把单向收费简单的看作是信息产业部强力推动的结果,还不如说是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商业竞争的必然。中国联通享有“比其他运营商定价低10%-20%资费”的政策优惠,完全有能力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同时,推进商业计划、扩大市场。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教授曾介绍说,早在2000年信息产业部就曾有过实行单向收费的计划,伴随中国移动通信市场6年巨变,信息产业部也不断调整政策,允许通信企业采用套餐模式逐步走向单向收费。
单向收费的另一动因是手机用户的“打电话少花钱,接电话不花钱”的诉求,市场经济是尊重消费者主权的经济,忽视消费者主权也就失去了生产者的经营空间。这一点,中国联通首先感觉到了。
辨别单向收费差异
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同时推出的单向收费方案名称相近,但内容迥然不同。
广东移动公司推出的“接听免费”只针对全球通用户,针对动感地带、神州行用户的此类资费,具体形式为“一定月租送本地免费接听”,使用了其他套餐的老用户可以任意转用“接听免费”新套餐,用户只需发送一个短信登记即可。显然,目前广东移动的单向收费,仅仅惠及了全球通用户,动感地带和神州行的用户与单向收费无缘。广东联通则采取了直接逼近单向收费底线的套餐模式,受惠的手机用户相对广泛。
北京移动正在申请批准的方案是——北京地区全球通用户的免费接听“单向收费”新低资费。这项“畅听99套餐”的新资费分为4档:99元、139元、199元、299元,用户在使用上述套餐时,接听电话将完全免费,而套餐内的主叫通话资费最低则仅为0.15元/分钟,同时国内IP长途资费则为0.1元/分钟。通过广东和北京两个地区出台的单向收费方案可以看出,目前可以享受单向收费的仅仅是移动全球通用户,而且以大餐的形式出现。
对于手机用户而言,单向收费的概念是在本地区接听电话不需任何费用。事实上,现实的很多单向收费,都是一个套餐,用户必须交纳一定的包月费,或者免费接听电话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严格来讲,单向收费是指在任何地方接听电话都无需付费。此次,广东和北京两地的移动运营商,推出的是标准的资费套餐,而非真正的单向收费。
从消费者的呼声看,降低资费的诉求比改变收费方式更为强烈,可是鉴于我国电信行业的有效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移动资费的下降还只能采取一种渐进模式,否则存在“回归独家垄断”的危险。从长远看,“不限时间的包月制”更符合信息时代的网络经济规律。
联通的“逐鹿”计划
挑起单向收费战事,盈利状况一路凯歌的中国联通大有再划移动通信天下之意,暗藏的“逐鹿”计划开始显现。中国联通一向有“得广州者得天下”的情结,其实在广东这块移动运营商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中国移动大约占60%的份额,中国电信的小灵通又抢走了部分市场,联通的压力可想而知。也正是如此,联通必须在广州市场上有所作为,也才能保证中国联通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2006年,联通全品牌推出的活动数量几乎与移动持平,在电信日期间下调的资费幅度高于移动。在日益成熟的市场环境下,联通公司采用了差异化营销策略。在跟进竞争对手的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不断开发新技术并投入应用,开展一系列业务。尤其是“世界风”双模手机的应用,将是联通真正全面领跑移动通信市场的开始。
作为移动通信市场的挑战者,联通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势头,中国联通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移动运营商。2006年,由于全面加大了市场拓展的步伐,中国联通移动数据业务用户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随着CDMA1X网络的日益完善,在拓展大众数据业务市场的同时,中国联通将目光投向了证券、警务和交通等行业应用市场,希望尽快把CDMA1X网络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业务优势和市场优势。伴随CDMA三期扩容的推进,中国联通CDMA网络将建设成为技术先进、覆盖完善、质量优秀、并随时可以升级的、全球最大最好的CDMA移动通信网络。
作者: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