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IT经理世界:从携号转套餐到携号转网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13:57  《IT经理世界》杂志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政策,正在对运营商的品牌及收入带来重大影响。

  吴颖/文

  “对不起,您需要的业务到2009年才能办理。” 中国移动北京10086的接线小姐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咨询“携号转套餐”业务的邓浩说。

  2006年10月,信产部发布了《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通知指出:从2007年1月1日起,手机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所属运营商的所有资费套餐。

  元旦过后,“老全球通”邓浩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咨询,希望可以选择资费低得多的神州行套餐。他给自己简单算了笔账,由于现在的电话不是很多,他选择了80元可以打200分钟的全球通套餐。但是“神州行开心聊”套餐只需要50元钱就能打180分钟电话。加上神州行充值还能返至少25%的话费,发短信网内0.15元/条,省下的电话费就不只30元钱了。

  要等到2009年7月1日之后实在是很让人失望,好在10086的接线小姐告诉他,到2007年7月1日之后,全球通用户可以选择动感地带和神州行畅听卡的套餐。不过与用户数量最庞大,资费水平最低的神州行用户无法互转,使得“携号转套餐”的实施效果大大缩水。

  与此同时,另外一家运营商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也是一样,它表示要到2009年6月30日之后,才能实现世界风G网用户、如意通G网用户、新势力用户之间所有在售大众散户套餐互转。

  其实不仅仅是在北京,全国大多数省份的手机用户几乎都无法在2007年1月1日之后,完全实现“携号转套餐”,两家运营商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分期分批的方式,根据各地情况不同,过渡期少则一年,多则3年。

  面对信产部的这一硬性规定,运营商并没有表现出以往的积极态度,甚至让人感觉有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味道。显然,“携号转套餐”背后带来的竞争环境变化远比普通人想的复杂。

  真的是技术障碍吗?

  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对于没有按期执行“携号转套餐”的理由只有一个:技术原因。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经理宁宇说:“在北京、广东等地,神州行的计费系统是基于智能网的,而全球通与动感地带则采用的是另一个平台,如果要实现携号转套餐,必须将神州行移植到同一个平台上,而这需要与设备商一起对系统进行改造和调试。” 北京联通方面也表示,联通现有CDMA和GSM两种制式的网络,而且每张网络又分为智能网和非智能网两种共5个业务平台,不同网络、不同套餐又分属不同的业务平台。要实现套餐互转,要对每张网络上的每个平台以及计费系统进行改造。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技术问题是运营商不愿马上执行的一个借口。亚信在中国移动BOSS1.0(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和BOSS1.5的建设中,拿下了9个省份的合同,是中国移动最大的BOSS 提供商。亚信内部的人说:“中国移动进行了BOSS系统的改造之后,就已经把神州行迁移到了统一的BOSS系统上,这一改造从一年前就开始做了,现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几乎所有省份都已完成。”另据知情人介绍,目前仅在云南等省份的少量神州行用户的计费系统还在采用智能网。看来,即使存在技术障碍,也不需要用3年的时间进行调整。

  显然,运营商推迟执行的主要原因是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携号转套餐”短期内可能会对运营商的品牌及收入带来重大影响。

  两家移动运营商苦心经营的品牌刚刚开始进入成熟期。中国移动的三大品牌是针对高收入、高消费用户的全球通,高消费、低收入用户的动感地带,低消费、低收入用户的神州行。而联通针对这几类人群分别打造了世界风、新势力和如意通。这些品牌从本质上看基本都是以资费来划分的,是运营商简单地按照用户的消费能力来设计的。专家指出:“两家运营商目前划分的三类客户其实存在很多消费特性的差异,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全球通用户,主打高端商务客户,但是政府客户、大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的消费需求显然是不同的。”

  “携号转套餐”的影响之一就是模糊价格作为区分业务和客户群的标志。这样一来,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都将面临品牌升级的压力。中国联通客服部总经理苗蔚说:“如果全面放开对用户选择套餐的限制,不管影响如何,运营商今后一定会对各品牌进行全面改造和重塑。”

  动感地带是中国电信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品牌,也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个。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对用户按年龄进行了细分。从国外的成熟经验来看,成功的品牌并不可能是运营商简单地按用户的收入或消费能力来划分,而是需要更有效和精妙的市场细分。例如韩国的SK电讯以年龄作为细分市场的基本依据,仅就年轻人(13~35岁)这个年龄段就划分出TTLThing(13~18岁)、TTL(19~24岁)、UTO(25~35岁)3个品牌,另外还根据韩国家庭主妇多这个特点推出了CARA品牌。

  另外有观点认为运营商担心低端用户和高端用户之间的消费平台打通后,会对收入带来影响。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占中国移动用户数不到1/5的全球通用户,却创造了移动业务总量的近1/3。高端用户的流失是运营商最不能忍受的。

  不过“携号转套餐”就一定会对运营商的收入造成负面影响吗?BDA中国电信分析师张宇认为:“首先即使全球通用户选择了其他品牌的套餐,它的ARUP值也不一定降低,即使ARUP值降低了,利润也不一定下降,神州行用户的利润要远高于全球通。另外,用户在网内可以选择不同的套餐,使得需求变化的用户在网内品牌间平滑过度,也增加了用户粘性,降低离网率。不过这对于运营商设计套餐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除了心理上的准备不充分之外,运营商客观上的确没有完全准备好,但这并不是技术方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说:“运营商推迟全面执行携号转套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成熟的办法管理预付费用户。现在除了全球通用户是采用了手机实名制的管理方式外,占有移动70%用户数量的神州行用户没有任何管理资料,一旦在携号转套餐中出现逾期不缴费、骗套餐等问题都将影响到运营商的正常运营。”

  既然“携号转套餐”可能引起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并直接影响到品牌、收入、利润等硬指标,运营商所表现出来的“拖延”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也是运营商最忐忑的是“携号转套餐”的实施表明,“携号转网”很有可能已被政府监管部门列上日程。

  携号转网有多远?

  “携号转套餐”出台后,再次引发了业界对“携号转网”政策的无限遐想。

  携号转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敏感话题,它是“号码可携”业务中的关键一种,用户不必换电话号码就可根据自身需要变更运营商。

  中国第一次涉及携号转网,可以追溯到12年前。1994年,中国联通刚刚成立的时候,相关政府部门就曾考虑是否要推行携号转网政策以扶持新兴运营商。但是经过一番论证之后发现,很难判断携号转网会对当时的市场竞争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是说联通未必会从中受益。后来,随着携号转网在全球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中国也经历过几波大范围的讨论。政府部门曾对外公开表示,已经开始携号转网方面工作的研究和准备,并在广泛征求运营商的意见。不过传言多年来一直没有实质进展。

  业内普遍认为,“携号转套餐” 是推行携号转网的前兆,为3G时代实施手机用户携号转网奠定基础。

  “携号转套餐是携号转网的第一步。” 张宇说,“如果要实现运营商间的携号转网,需要首先实现运营商内部跨业务之间的携号转换。”

  吕廷杰也认为:“接下来一定会实施携号转网政策,而实施时间应该是在3G牌照发放之后。”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他的理由是:“无论是发3张还是4张牌照,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3G时代,肯定会有新的运营商加入。而目前中国的手机普及率已经超过30%,城市手机普及率接近饱和,像北京人均手机已超过一部,因此在3G时代,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多是发生在存量市场,也就是说,是对原有用户的争夺。携号转网给了新兴运营商创造从老运营商手里‘抢’用户的机会。”

  不过吕廷杰并不认为携号转网就一定会对弱势和新兴运营商有利,他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实施之后,电信行业的竞争态势将更加充分,运营商将完全靠竞争力说话。从国外已经实现携号转网的国家来看,既有小运营商趁机从大运营商手里夺走大量用户的案例,也有主导运营商拉大优势的例子。”

  日本从2006年10月24日全面实施“手机携号转网”政策以后,日本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KDDI的净增用户数大幅增长,仅在11月就新增近32.5万名用户,占全国用户净增总量的82%以上,是其他两个竞争对手,NTT DoCoMo和Vodafone K.K.新增用户数的6倍。其灵活的资费策略以及在音乐下载业务方面的成功是其吸引用户的两大法宝。

  而韩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2004年1月1日,韩国开始实行携号转网政策。在刚开始的半年中,韩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SK电讯用户大量流失,业绩下滑。随后,SK电讯开始调整策略,特别加强了无线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在最近两年中,其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并进一步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美国实施携号转网业务后,主导运营商Verizon的用户数量也大幅增加。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新加坡、美国、韩国、中国香港以及欧盟国家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携号转网”。这一业务将改变利益分配关系,转移客户资源,其对市场竞争结构的影响并没有规律可循。有一点可以肯定,价格的比拼将不再重要,老运营商要保住用户,新运营商要拉拢用户,靠的将是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运营商的业务创新能力、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市场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都将是新的严峻考验。

  “携号转套餐”使得“携号转网”在中国不再是遐想,而是真正纳入了监管部门的日程表。如果真正实施,在技术及监管法规方面,仍有许多环节需要完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