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手机单向收费难度有多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09:11  中国经济时报

  2007年1月10日,中国移动对外发布了首份电信企业责任报告,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在2006年财富500强中的22家电信企业中,按利润排序,中国移动排在第5位。然而,在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序中,中国移动却排在第15位。虽然中国移动已经是全球网络规模、客户规模和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但在追求利润和成长的同时,缺失了另外一个“软指标”环节,即使在村村通、援藏、救灾、扶贫、教育以及环保等方面承担了一定社会责任,但外界普遍的看法是:降低电信资费,给消费者实实在在的优惠才是真正具有社会责任。近日,信产部部长王旭东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表示,2007年我国电信资费可能实行“不管下限、只管上限”的“上限管理”,一石激起千层浪,降低资费的呼声再次迭起。2006年全国电信资费整体下调了11%,据悉,2007年的电信资费将有望持续降低。

  -3C圆桌·IT年终稿反思篇

  (二) -主持人:本报记者 曹增光

  特邀嘉宾

  曾剑秋: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王学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市场与价格研究室主任

  蔡先生:普通移动电话用户

  单向收费预示着实惠吗?

  中国经济时报:单向收费向来是个热门话题,那么,单向收费究竟能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实惠?

  曾剑秋:从目前国内移动资费情况看,很多地区事实上已经实行了变相的单向收费,而且,在南方一些地区,“准单向收费”的业务已经遍地开花,甚至一些地区已经逼近了接听收费的零底线,不过,如果移动资费“双改单”,运营商不会也没有理由在现有通信资费基础上提高价格,以取得所谓的由“双改单”带来的收入“补偿”。

  蔡先生: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之所以对单向收费一直抱有很大期望值,最根本的初衷就是:消费者会算一笔最简单的帐,从双向收费到单向收费,打电话掏的钱会少一半,消费者不会去考虑移动和联通的竞争情况,更不会明白由双改单复杂的操作机制。一句话,消费者就想通过单向收费,降低电信资费。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电信资费相对处于高位运行,单向收费就成了一个“降低资费”的诉求体现。他们并不管实行单向收费后的结果是带来实惠,还是资费的岿然不动。单向收费到底是香饽饽还是鸡肋,要看怎么实行。

  王学庆:手机单向收费到底有没有必要?有多大价值?手机单向收费,实际上消费者理解的单向收费跟运营商、管制机构理解的单向收费确实有差距。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比如主叫和接听都是4毛,但如果单向收费后改为:主叫8毛,接听免费,这也是单向收费,但估计不会是消费所欢迎的。消费者应该呼吁的是资费的整体下降,而不应该片面的追求单向收费。

  单向收费是否有可操作性?

  中国经济时报:这几年来,单向收费呼之欲出。2002年一提出单向收费,在香港、纽约上市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市值缩水上百亿,股票大幅下跌,最后当时的信产部部长吴基传“金口救市”,承诺单向收费两年内不动。可见,国家在单向收费上一直是跃跃欲试,但结果是难产多年,这是否暗示着:单向收费实施的难度比较大?

  曾剑秋:近几年来,我国无论是在移动用户的规模上还是新增量上,均居全球首位。双向收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继续扩大的绊脚石,对移动通信业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种种理由说明,实施单向收费时机已经成熟了,现在只欠信息产业部的“东风”了。早在2000年,信息产业部就对移动电话单向收费进行了调研并酝酿了单向收费模式,此计划后因消息提前曝光引起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香港股价大幅下跌而“流产”。此事表明,政府早就有过实行单向收费的计划和方案,说明单向收费具有可行性。

  王学庆:单向收费涉及到运营商资费结构改革难题,比如,目前双向收费前提下,移动和联通是互不结算的,固话接听免费,因此,移动、联通需要给固话运营商6分钱/分钟的结算费用,但一旦实施单向收费,这个结算体系就要改变,一是移动和联通用户数量不对等,不结算的话,对于移动不利;二是单向收费后,固话运营商拨打移动电话用户,就需要给联通或移动结算费用,而在过去是不需要的。当然,总体来看,单向收费实施不存在绝对技术上的障碍,追求结算成本的绝对精确是不可能的,主要是运营商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单向收费触及了谁的利益?

  曾剑秋:一直以来,我国电信监管部门都对电信运营商实行“非对称管制”,在政策制定上较倾向于处于相对市场劣势的中国联通,例如在资费上允许中国联通相比中国移动有一定百分比的下降空间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移动资费“双改单”将更有利于中国联通利用政策倾向,在与中国移动的价格竞争乃至其他方面竞争当中取得优势。这种利益不均衡性决定了不同运营商在对待单向收费问题上,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蔡先生:其实,从移动电话用户的理解来看,比如中国移动2006年中期业绩显示,收入达到了1369亿元,EBITDA和股东应占利润分别达到人民币783.43亿元和人民币301.68亿元,EBITDA利润率和股东应占利润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分别达到57.2%和22.0%。这些都表明,移动电话资费水平仍然是高的“离谱”,电信资费水平下降的空间还很大,因此,消费者的说法是:电信行业是暴利行业,单向收费就是要把资费大幅降下来,实施的障碍就是运营商的阻挠。

  2007年电信资费风往哪吹?

  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北京、上海等地区资费水平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为什么在南方地区资费持续走低,而北京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王学庆:北京和上海是大城市,有它的特殊性。北京的资费为什么没有降下来,可以从几方面来说。一是北京在资费水平上的调整对全国有导向性,在信产部的眼皮底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总部都在北京,相对来说,电信资费不可能从北京胎动。二是北京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高一些,即使资费水平高位运行,并不影响话音业务增长,因此,运营商积极性不够高是必然的。

  蔡先生:虽然2006年北京资费水平经历了一场“地震”,移动和联通都推出了一系列套餐优惠,但相对来说,北京地区资费水平仍然是高出其他地区一大截,去年这一次大幅调价得益于两会上人大代表对北京资费偏高的质疑,最终促成了降价这个决策。这表明,外界推力对北京地区资费改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说,2007年北京资费水平再次上演2006年下调的可能性并不大。

  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整体电信资费调整的趋势是什么?

  曾剑秋:手机双向收费改为单向收费实质上涉及到移动电话网内及移动电话网与固定电话网之间话费转移,以及电信运营商之间利益再分配等问题,因此在制定移动通信单向收费政策时,政府部门还会全盘考虑。2007年能否破冰还难以预测。2007年信产部已经放出了“实行上限管理”的市场定价信号,中国未来电信资费管理走向应该是: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引导需求”的管理机制,通过改革电信资费,正确体现成本、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将网络资源最有效地配置给更多用户,使国家、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得到统一,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蔡先生:作为消费者,除了单向收费这一个呼声比较强烈的话题外,普通消费者对固话月租费、手机漫游费等都颇有微辞。虽然2006年无论是拨出电话还是接听的“准单向收费”,甚至部分地区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零接听收费,但移动电话漫游费却是铁板一块,没有降低迹象。因此,期望2007年在手机漫游费和固话月租费上能有所调整,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