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14:10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演讲
图为: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演讲(骆磊 摄)

  1月9日,2007中国通信技术年会召开,全球各路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电信技术之行军方略。

  图为: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赵慧玲: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主题是转型,我们谈的是电信战略转型的内涵,我们感觉业务转型是企业转型的基本驱动力,技术转型是基础和先导,运营模式转型是企业转型的必须,体制架构的转型是企业转型的保障。业务转型来讲,尤其是固网运营商,从传统的话音向数据和视频方面发展,将来转变为全业务运营商,从传统的公网业务市场向企事业市场渗透,从电信业务向广义全业务发展。技术转型交换网向以软交换为夏代的交换王演进,接入技术下一代无缝宽带接入技术。

  短信来讲,中国电信主要是号码百事通,力求新的突破,我们力求从服务内涵、业务功能突破,客户价值突破三类角度来提升。我们希望把号码百事通延伸到全国,从信息服务到商品服务延伸到全国平台,从商务领航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不仅仅是给企业客户通信服务,现在也把行业的解决方案,包括原来通信、信息服务,包括一些物流以及行业特殊的应用加进去了,我们希望品牌更加具有差异化。

  从软交换来讲覆盖全国31个省市,DC1可以承担30%长途话音量。这图是软交换的大概架构,IP承载网的架构。目前网络的演进是符合网络演进的趋势,特别降低了运维成本,提升了网络的容量和话务处理能力,降低投资成本,业务能力也有所提高,特别为企业用户业务综合能力提高。

  从软交换和传统交换设备对比可以看出,从降低运维投资来讲,软交换节省了4.2倍,耗电也节省了2.8倍,运维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从业务能力来讲,原来软交换提供的业务能力比传统程控交换机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做了固网运营商的转型,在整个系统中加了对用户数据库,集中把原来交换机,用户的数据和现在软交换相连接,这样可以把数据进行集中的管理,增强了管理的能力。同时又很多的业务可以在固网移动化中提供,可以增加业务收入。

  现在非常关注IMS的研究,上面是欧洲TISPAN,主要从固网版怎么引入和业务IMS,3GPP主要是从移动角度来引入IMS,移动这边R6已经完成了,现在正在做R7,R7要考虑一些固网,从固网角度R1是基本的架构,现在已经发布和完善R2这个版本,所以还在做标准化的工作。国内CCSA在网络技术交换委员会,除了把软交换标准做完,现在主要的工作是做有关IMS网络总体技术要求,业务需求和业务设备技术要求。IMS涉及融合,所以网络技术委员会一个TC3,一个TCI,我们两个讨论固网、移动融合。

  从业界来看,目前大部分集中在实验,特别移动运营商用IMS增加移动网的价值和能力,提升业务,包括POC等业务,国外主要做VoIP一、二线。中国运营商更加关注将来IMS提供固网、融合的能力。提交固网软交换的关系,固网软交换基于SIP数据多媒体的能力,从长远角度来讲,固网融合能力,可能IMS更强,所以把软交换定位在话音网的演进和SIP应用和主要的客户集团,长远来看还是固网、移动融合,我们认为固网软交换非常重要,是近期以提供语音业务为主,IMS考虑更长远一些的,目前IMS无论从业务应用都比较成熟,但是固网应用这一块不是太清晰。

  考虑到融合一定会涉及到数据库,固网、话音这一块已经迈出一步了,这是数据库融合的趋势,原来大家都是分散的,中间的步骤基本上可以把数据库拿出来,到第三步希望数据库可以互相访问、共享,有融合业务。目前数据库的研究,特别标准化数据库的结构,在现在的标准化组织里面已经启动研究。

  虽然在国际标准组织里面包括ITU、3GPP,都在把IMS作为理想的架构,但是目前现在来做还是有很多的挑战,我们感觉在固网的业务定位不是太明确,特别基于SIP固网业务需求和基于SIP固网移动融合业务需求不是太明确。面临P2P技术和业务模式的挑战,将来应用模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大有P2P与SIP结合形成新的业务架构和控制平台,这个平台形成IMS是否还有立足之地呢?第三个是非SIP业务的挑战,凡是SIP业务是否能够一统天下控制所有非SIP业务?再有基于IMS技术和标准在不断的完善当中。现在IMS设备产品在不断完善中,以及网络组网该怎么组,接入是固定接,在业务认证、管理、控制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这种性能很复杂,这种复杂性使得有很多的功能单元,整体的网络性能是不是有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认证。还有新的计费模式管理等。

  IP承载网这一块,目前IP承载网发展趋势多业务承载能力,IPV6的硬件支持能力,FRR流量工程的能力。针对这种特点,IP承载骨干网的设备前瞻性,一个是网络扁平化、承载不同的业务,架构简洁化,可靠性和安全性,快速路由收敛小于1秒,快速重选路由小于50毫秒,灵活组织二、三层EPN能力。支持MPLS层2/3VPN无。支持多种互联网业务。我们把这样一个核心的IP骨干网作为支撑承载,特别VPN这样的企业客户和商业大客户的需求。这样使服务质量得以保证,业务能力也得以保证。在注重服务方面,一个是网关专家服务,还有远程自助监测服务,希望通过比较优质的承载网提供IP虚拟专网服务。

  现在光有核心网不够,还要做IP城域网,现在在做IP城域网的优化,它的思路效果使网络层次清晰化,通过二、三层网络分离。使城域网具备网络差异化的能力,包括QoS的能力,管理控制集中化,也更加规范化,使IP提供端到端的融合。

  从整体思路来讲,从运营商角度延伸整个业务价值链,服务的整合,平台运营,终端。 从业务的需求,通信服务的需求,这是最基本的,还有信息业务的需求,将来用户还有生活、应用需求、精神满足的需求。将来这些需求都希望通过网络来满足用户,不仅仅是通行和信息需求,延伸到更深层次的需求,现在中国电信提出我的一家,将来家庭各种各样同心合娱乐都联系起来,更加实现差异化的价值链创造,提供综合的竞争能力。

  在业务层面上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路上,还是在办公室,你随时随地都能够有各种各样的终端,或者手机还是各种各样的手段接到网络门户中,通过业务网络讨论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提供一整套的服务,希望在应用层面实现互联网固定、移动整合无缝的融合。从网络的层面,不仅提供单一的播放,可以提供双重、三重、多重播放。我们希望看成一个电信网络的延伸,同时网关的管理和业务能力的平台一直延伸到家庭网关,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使得这不仅仅在原来固定话音,在宽带、上网、视频、多媒体和娱乐。

  现在的

网络电话网、
小灵通
、软交换、CN2、China Net等平台,未来我们希望做一个统一的业务平台,将来是融合的,我们朝这个方向努力。在网络的层面停止电路交换及的建设,逐步发展软交换,使固网移动融合比较成熟,在交换特别是在业务的层面。在IP承载层面提高IP差异化承载能力,使得IP网络能够做到用户可识别,业务可区分、质量可控制,网络可管理,来承载这样一个多业务网。在传送网这一块,实时引入ASON、ULH WDM和40G WDM。接入是无缝的窄带到宽带的接入,使得网络朝未来的目标来演进。使得最后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