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信进行百万终端大采购 双模小灵通登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04:24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1月4日,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信在最近开始发布家庭客户品牌“我的e家”的同时启动了百万终端大采购,其中包括一部分双模小灵通,这意味着双模小灵通将可能从此将推向市场,而两固网运营商的双模小灵通战略也逐渐伏出水面。

  小灵通转型

  据悉,中国电信各地分公司将在明年1月至春节期间陆续推出面向上亿家庭客户的新品牌“我的e家”,而为此,中标厂商有中兴、UT、华为等,并且,此次采购中,已有部分双模小灵通。这使得小灵通转型及双模小灵通问题再次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所谓双模小灵通就是一部手机内设置两个手机卡插槽,把GSM的SIM卡和小灵通的手机卡集成在一部手机上,这样避免了用户既要随身携带GSM手机,又要携带小灵通终端的麻烦。这种双模小灵通技术上被认为将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向3G过渡的重要措施。

  来自运营商的内部消息称,事实上,由于这种GSM/PHS制式的双模小灵通的重大意义,两大运营商已经在多个省份进行试点。

  据悉,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部分省市分公司都已开始大力推广上述双模小灵通,包括四川、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地,对于试点的含义,有业内人士告知,主要是两大运营商目前正面临发展小灵通的两难境地。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以小灵通每线成本300-500元计算,目前小灵通有9300万用户,这样就有几百亿的建网成本,再加上配套投资,目前运营商对小灵通的投资额度已达上千亿。所以,小灵通存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不发展就会形成巨大浪费。反过来,如果小灵通网技术如果不向前发展,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3G用户来源也是个问题。

  对于小灵通转型而言,设备商们不是没想过招数。例如UT斯达康主推固话和小灵通捆绑的Q-BOX,实现小灵通用户和固话用户的捆绑,而中兴通讯则力推“中国式FMC”解决方案-----综合家庭网关和双模小灵通,将小灵通定位成可以随身携带的“超级无绳电话”,而非移动电话,解决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的融合。方案虽然不同,但大家的意图都很明显,都是为了延长了小灵通的生命周期。

  而目前,双模小灵通则更成为了关注焦点。

  试点结果出人意料

  在世人的眼里,所谓私生子与明媒正娶的正宗后代差别仅仅在于一个名份。小灵通为了一个名份奋争了两年,而双模小灵通在出生之初也曾遭遇种种责难。

  据悉,早在2004年,UT斯达康就曾推出首款GSM/PHS双模小灵通,并向两大运营商推荐为继续发展小灵通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政策牌照原因,UT斯达康的双模小灵通并未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而是最早在越南市场上市,并且,两大运营商一直对双模小灵通持观望态度。

  但是,知情人士透露,近期,在一些省市的试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双模小灵通的看法。

  一份运营商的内部资料透露,目前双模小灵通在河南等地用户发展很好,各厂商表现积极,其中中兴通讯份额最高,仅一家出货超过5万余只;而据国内知名电信咨询公司诺盛抽样调查,陕西宝鸡基本上达到12%以上。

  另外,在四川某地的试点显示,几个月内就已发展双模小灵通9000户。且运营商的话务量明显提升,ARPU值超过100多元。拿双模小灵通的人不再是低端用户,而是移动用户了。

  一位参与试点调研的专家透露,两大运营商目前已发现,双模小灵通用户群已不再是ARPU值只有三四十元的低端用户,而是ARPU值在三四百元的中高端用户,包括愿意使用的有个体工商业主、年轻人等,上述用户的特点为:以通话为主,增值业务用得不多;也有些为赶时髦的需要,以及有工作需要者。

  目前小灵通与手机最大的区别是不能漫游,双模恰好解决了该问题——在小灵通信号不好或无信号时可自动切换到手机网上,包括外地漫游。有专家表示,试点的结果显示,用户觉得这对小灵通以往无法漫游的功能有很大补充。

  地方运营商态度更积极

  另外一个刺激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消息是,来自固定电话收入的不断下降。根据中国网通今年上半年业绩,由于固定电话用户持续流失,转向移动业务,净利润上半年仅为70.9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6.88亿元,同比下滑7.7%,也低于此前分析师预计的72.36亿元。

  而日本3G自2001年起步,发展超过5年,但PHS并未退出市场,而且,有意思的是,PHS用户增长率居所有运营商之首,绝对增长数排名第3(高于日本沃达丰,小于DOCOMO和KDDI的3G用户增长),2006年7月用户数达414万。

  有业内专家分析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总部目前可能很难对双模小灵通做统一决策,但无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总部如何决策,其相当数量的省市分公司可能对双模小灵通持更积极态度。

  原因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大运营商总部想等3G,可以不明确表态对小灵通做大量追加投资,但具体负责经营的各省市分公司会考虑到小灵通用户就会流失;并且,为上马3G,固网运营商可以不对现有小灵通网投资多少,但小灵通用户不能不发展,这是两码事。而且,双模小灵通本身并不需要在网络设备上增加多少投资。因此,很有可能是两大运营商总部暗地里支持地方分公司积极发展双模小灵通。

  来自知名电信咨询公司诺盛的分析报告认为,2006年预计GSM/PHS双模手机约占中国小灵通市场份额的0.5%至1%左右,达到921237部,而在2005年只有46万部左右,增长速度惊人。

  目前,除了UT斯达康、中兴通讯外,金鹏、朗讯、侨兴和中讯天创都对双模小灵通虎视眈眈,一旦政策的闸门打开,他们将立即投入到这块市场的争夺。这对两运营商发展双模小灵通也有利。(银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