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手机携号转套餐恐难一步到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14:55  南方新闻网

  临近2007年1月1日,手机资费的变化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按照信息产业部的规定,从这一天开始,同一网络的用户将可以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自由转换资费套餐。但是,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这一规定恐怕很难一步到位。

  近日,来自北京的消息称,移动的神州行以及联通的如意通用户将暂时不纳入携号转套餐的范围之内。事实上,除此而外,手机用户携号转套餐还面临一些现实的障碍,“馅饼”并不是那么好一口就吃到的。

  第一重障碍:神州行、如意通暂缓执行

  今年10月,信产部发布《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要求在同一移动电话归属地内,移动通信企业应保证本企业同一网络的原有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自主选择使用本企业的所有资费方案(已停止发展用户的除外)。信产部要求,通知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但据透露,经信产部批准,移动、联通将分步落实这一规定。届时,中国移动的全球通与动感地带用户将可以互相转换资费套餐,中国联通的世界风与新势力用户也可以在同一网络内任选资费套餐;而移动的神州行(包括大众卡)和联通的如意通用户将暂时不能在网内转换套餐,其他用户也不能选择这两个品牌的套餐。

  神州行、如意通等预付费品牌的主要特点是低资费、无月租,未能纳入其中,这使得携号转套餐规定的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

  至于为何采取区别对待措施,移动运营商方面的解释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据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总经理徐达介绍,神州行采用的是智能网的计费平台,与移动旗下其他品牌的计费平台不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网络和计费系统的改造。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移动运营商暂时不能将神州行、如意通等预付费品牌纳入携号转套餐的范围,主要是担心自己的收入受到猛烈的突然冲击。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允许用户在同一网络内携号转换资费套餐,那就相当于打通了各个品牌之间的区隔。出于省钱的考虑,多数用户肯定是选择更为便宜的套餐,从高资费品牌(如全球通)流向低资费品牌(如神州行、大众卡),这必然大大影响运营商的收入。

  据了解,实际上,经过智能网改造,携号转套餐在国内的一些省市已经得以实现。从这一趋势来看,其他省市的神州行、如意通等预付费品牌被纳入进来也只是迟早的事。

  第二重障碍:合约在身将无法转换套餐

  此外,即使是符合条件的手机用户,要想真的携号转套餐,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用户换套餐的一个前提是,与运营商之间现有的资费合约已经执行完毕。

  实际上,目前很多用户都参加了运营商的各种优惠活动,例如享受了预存话费折扣购机、预存话费送积分、“预存600送500”等话费补贴。这些优惠一般都是有附加条件的,比如预存话费要在一年内每月定额划扣,而只有这些合同执行完毕了,用户才能成为“自由身”,选择别的品牌的资费套餐。

  最近,很多广州的全球通用户就参加了“一元购机”活动,而预存的话费要冻结一年之后才能使用。这意味着,这些用户实际上可能要等到2008年才能换成别的品牌的资费套餐。

  可以转换的套餐有限,加之很多用户已经被套餐、优惠所套牢,即使到明年1月1日携号转套餐规定开始实施,预期也不会出现用户大规模的“跳槽”、流失的洪流。

  相关报道

  携号转网尚无可能

  正如信产部在通知中指出的,允许用户自由地携号转换资费套餐,是“充分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也是一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举措。但是,这一规定并不如外界揣测的那样是“携号转网”的一种过渡。

  信产部在通知中明确限定,携号转套餐的用户必须是在“同一网络”内,而且是“同一移动电话归属地”。也就是说,用户只能在本地的同一网络的不同品牌之间转换套餐,而不能跨网。即使是联通用户,按照规定,也不能在GSM网络和CDMA网络之间互相转换套餐。

  从这一限定看,信产部并没有打开“携号转网”的口子,用户想要携带原有的手机号码变更网络、改换运营商或者转到外地,都还不能实现,唯有等待。

  本报记者 巫伟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