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手机充电器接口行业标准公布专题 > 正文
信产部有关专家称,有望明年实施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
一部手机充电器走天涯?
日前,消费者陈小姐向记者展示了她自己拥有的充电器,她所拥有的手机充电器简直就可以开一个展览会了。“我有时比较粗心,五六年来光手机就丢了好几部,加上本身比较喜欢追新,手机经常换。”陈小姐拿着一款诺基亚的充电器表示,诺基亚的手机大都使用相同的充电器,但是每买一款诺基亚手机就会有一个新充电器,所以现在她会把充电器分别放在办公室、自己家里和父母家里,方便随时充电。
烦恼有如陈小姐的手机用户不在少数,如今市场上的手机型号已经跨越千种大关,大家的选择日益丰富,但是不同品牌、型号的电池、充电器往往不能通用。这意味着换一次手机就得换一个充电器、换一种电池。不过这种烦恼明年可能就不复存在了,因为手机充电器的接口明年有望得到统一。近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透露,一项名为《移动通信手机充电器及其接口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标准已经通过了研究院的审定,并送交信产部报批,该标准有望在年底通过,并可能在明年开始正式实施。消息一出,消费者以压倒性的优势表示支持,厂商的观点则分为两种,拥护声与反对声针锋相对。
miniUSB接口将一统“江湖”?
记者从泰尔实验室了解到,何桂立是在前往香港ITU之前向媒体透露这则信息的。据何桂立表示,目前泰尔实验室提供的标准是将手机充电器的充电接口统一为USB的A系列(俗称miniUSB),这使得手机充电不仅可以使用专门的充电器,并且还可以通过目前电脑上的普通USB接口来进行充电,“这样对于用户来说将会十分的便利。”何桂立称,目前民间对于统一手机充电标准的呼声很高,信产部科技司对此也十分重视,因此相信最后标准获批并正式实施的问题应该不大。
据记者了解,来自手机用户的声音几乎一面倒地支持手机充电器标准化。网易手机频道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支持手机充电器统一的在5000票以上,表示“无所谓,影响不大”的不足300票。在支持的声音中,认为“旧的充电器可以继续用”的有535票;认为“全家人可以共用一个充电器”达2329票;认为“不用担心借不到充电器”的更是高达2885票。
“这反映了手机用户对于充电器的需求所在。”网易手机频道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很多人会在手机没电的时候到处问身边的人借充电器,但由于多数品牌的手机充电器都是不相容的,难解“燃眉之急”。
事实上,早在何桂立向媒体透露相关信息前,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楼培德曾透露,不同的手机都有各自的充电器,这种现状造成了生活里的很多不便。“当前消费者对于手机的个性化需求还远不能满足,手机由于接口的不统一造成产品的自行修改困难,甚至是不允许的。”楼培德指出,今年全球的手机产量将达到10亿部,其中3亿为中国制造,如果充电器标准能为每部手机节约1美元的成本,则一年为中国带来的社会效益就是24亿元人民币。
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级分析师蒋利峰在接受本报记者时表示,电信业直到现在有很多融合和应用的例子,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互联互通。而互联互通就必然牵涉到不同的接口标准。他认为,对于应用来讲,接口标准越统一,“蛋糕”就有可能越大,因为这是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从长远利益来讲,对厂商、对行业都是有利的。
土洋厂商态度迥异
虽然从长远利益上看,统一接口有利于降低成本,不过面对信产部准备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的这步棋,手机厂商的反应不一,不少国产手机厂商向记者表示,目前他们的新品都已经在采用USB接口充电了,就算标准出台并强制实施,也不会有多大的麻烦。
“最多就是将充电的电压、功率等参数调整一下而已。”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华指出,在中国实现充电器规格统一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政府有关部门强制规定所有的手机厂家必须遵守即可。“目前国内手机用户超过4个亿,平均每个家庭都有几个充电器,由此带来了巨大的浪费,最关键的是对环境的污染。”
波导新闻发言人上官艳军补充道,波导新推出的手机都采用标准的miniUSB接口,只要找到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数据线,和电脑连接即可以实现充电和传递数据的功能。“国产手机刚起步时,受自身技术和研发实力限制,很多厂商都是交由国外公司研发设计,或者干脆采取拿来贴牌,这导致即便同一品牌的手机,外观设计和零部件都有较大差异,这就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不断加强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强力推进标准化建设。”上官艳军表示,采用miniUSB接口作为波导充电器并非信产部的要求,是公司认为该标准较普遍,在成本控制上也有一定好处。
那边厢,洋品牌厂商方面则大多表示还未从信产部方面获知将“强制”统一充电器标准的消息,不过大都表示,如果标准实施,会采取相应措施。
虽然业界大都认为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统一充电接口有利于控制成本。但向来以规模成本优势,且较早就开始统一旗下产品充电器接口的全球手机霸主诺基亚却并不这样认为。诺基亚大中国区客户及市场运营高级副总裁赵科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听说过信产部有意统一全国手机充电器的事情,但自己并不太赞成。“我们较支持同品牌手机在全球范围内采用相同的充电器标准,不一定是中国的标准。”赵科林指出,对于诺基亚来说,如果真的要把全国手机充电器统一为miniUSB接口,的确会影响到成本。原因在于诺基亚的产品大都是大规模生产,且销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
据记者了解,修改充电器接口必须从主板入手,如果为国内的产品配上非诺基亚传统的接口,则需要另外设计和采购原料,必然会增加成本,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其他一些产品销往全球的洋品牌。
手机电池标准也在准备中
无论支持的声音有多大,反对的观点如何犀利,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信产部的态度。
信产部新闻发言人王立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其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正式的文件,因此这方面的问题不方便回答。不过从信产部周遭知情人士接连不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手机充电器全国标准化似乎已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目前信产部需要考虑的关键在于——虽然手机充电标准统一为消费者提供很大的便利性,但是这种做法却和厂商的利益产生了一定冲突。因此标准能否得到落实到关键还在于主管部门的态度和决心。
虽然手机充电标准能否得到真正统一的问题还悬而未决,但是泰尔实验室已经开始了下一项标准统一计划。据何桂立透露,目前泰尔实验室已经开始调研规划手机电池标准的问题,“快的话,明年上半年就能够出台手机电池的统一标准了。”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整个手机标准化战略中还有耳机接口等其他项目也会陆续曝光。
如果以上两项标准都能够得到通过,并且有国家主管部门推广实施的话,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消费者,这将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明显的成本节约。“厂商主要考虑到了要改变线路设计和接口统一会增加成本,但是长期来看,不见得不利。”对于这标准化的前景,蒋利峰认为,从这个方面看,充电接口的标准统一可能性较大,但是电池方面由于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在外形设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实施起来的难度较大。
官方说法
信产部新闻发言人王立健:
“未收到正式文件”
目前还没有收到有关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的正式文件,因此这方面的问题不方便回答。
厂商观点
诺基亚大中国区客户及市场运营高级副总裁赵科林:
“支持全球范围内相同标准”
我听说过信产部有意统一全国手机充电器的事情,但自己并不太赞成。我们较支持同品牌手机在全球范围内采用相同的充电器标准,不一定是中国的标准。
波导新闻发言人上官艳军:
“统一充电器增强便利性”
实施标准化之后,不同型号的手机可以使用相同的元器件,可以大大地增强便利性。
链接
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日韩领先
在中国拟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之前,日本和韩国也已有类似的举动,且目前已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由于国情的不同,日本和韩国本身在统一手机充电器的处理方法上也各有特色。
日本
2010年统一充电器规格
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3G业务的日本已开始向更为宽广的4G领域挺进。其中,统一手机充电器也是其中的一项发展内容。据了解,日本手机运营商和制造商日前向日本经济产业省提交了一份旨在统一手机充电器规格的计划,希望到2010年,在第四代手机发展成熟时实现“统一手机充电器”这一目标。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已经表示将批准这一计划。
韩国
已实施统一标准
据了解,韩国早在2001年便开始着手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的工作。据韩国媒体报道,适用于任何厂家生产的所有机型的标准型手机充电器已于2004年8月份上市。
在此之前,韩国信息通信部召开手机充电器标准化促进委员会会议,确定了手机充电器标准化方案。
专家意见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楼培德:
“我国将制定
手机行业通用标准”
我国将制定手机行业通用标准,首先涉及的接口将是手机充电器以及有线耳机,不同的手机都有各自的充电器,这种现状造成了生活里的很多不便,当前消费者对于手机的个性化需求还远不能满足,手机由于接口的不统一造成产品的自行修改困难,甚至是不允许的。但手机技术的进步促成了一统标准可能。
当前消费者对于手机的个性化需求还远不能满足,手机由于接口的不统一造成产品的自行修改困难,甚至是不允许的。今年全球的手机产量将达到10亿部,其中3亿为中国制造,如果充电器标准能为每部手机节约1美元的成本,则一年为中国带来的社会效益就是24亿元人民币。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
“统一充电器便利用户”
一项名为《移动通信手机充电器及其接口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标准已经通过了审定,并送交信产部报批,该标准有望在年底通过,并可能在明年开始正式实施。
泰尔实验室提供的标准是将手机充电器的充电接口统一为USB的A系列(俗称miniUSB),这使得手机充电不仅可以使用专门的充电器,并且还可以通过目前电脑上的普通USB接口来进行充电,这样对于用户来说将会十分的便利。目前民间对于统一手机充电标准的呼声很高,信产部科技司对此也十分重视,因此相信最后标准获批并正式实施的问题应该不大。目前泰尔实验室已经开始调研规划手机电池标准的问题,“快的话,明年上半年就能够出台手机电池的统一标准了。
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级分析师蒋利峰:
“miniUSB是较好的选择”
电信业直到现在有很多融合和应用的例子,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互联互通。而互联互通就必然牵涉到不同的接口标准。对于应用来讲,接口标准越统一,“蛋糕”就有可能越大,因为这是得到消费者认可的,从长期利益来讲,对厂商、对行业都是有利的。
如果要统一充电器接口,miniUSB会是较好的选择。目前有线的接口在ICT领域越来越多是采用USB接口,如果手机充电器统一后也使用USB接口,自然大大增加了便利性,同时避免了浪费。
充电接口的标准统一可能性较大,但是电池方面由于不同品牌、型号的手机在外形设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实施起来的难度较大。
网友声音
网友正反大论战
在网易手机频道就手机充电器是否应该统一而创立的讨论帖中,网友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支持充电器统一的占大多数,出发点多为便利性、易用性。反对一方也提出一些值得业界深思的内容,暴露出了统一充电器之路上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正方]
1、严重支持!以后就不用烦充电的事了,即使自己没有也能很容易找到,不用像现在这样东借西借啊。
2、不光是方不方便的问题,可以为人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支持。
3、这样好,希望不光手机,其他的也能统一,我的手机、MP3、数码相机等等都是miniUSB口的,统一的话一根线就行,很方便了。
4、支持。统一接口后充电器可以作为选购附件。
5、支持统一。对于只有一部手机的人而言,谈统一接口也许显得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有多部手机的人来说,一部手机一个充电器,真的很烦。统一的话,既是节约和环保,又让人觉得使用方便。
6、我支持这样做,省得忘记带充电器没法充电耽误事,也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反方]
1、如果统一了充电器,你用A品牌的充电器把B品牌手机充坏了,B品牌说不属于保修范围,如何解决?
2、已经习惯一个手机一个充电器了,换不换对我个人来说都没什么大影响。可能要每个手机厂商都用一样的接口,会出现更多质量问题,比如接口特别容易坏之类的。
3、接口可以相同,但充电器输出电压各厂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是5伏,有的是3.7伏等等,这些怎么通用?
记者观察
充电器标准化不能一蹴而就
首先,本人支持手机充电器标准化,从用户的角度,这无疑是相当便利的举措。从业内人士的角度看,统一充电器标准从长远利益上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但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可能牵涉的利益太多太多,不是某年某月某日能“立马”确定实施的事情。
回首我国的手机发展之路,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四大品牌基本都能在自己的品牌下统一手机充电器,只是在旗下新产品整体方案、平台、主板出现变更的时候才会出现新的充电器标准。而早年的国产厂商则不然,由于尚未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大量产品采用贴牌的形式推向市场。由于购买的方案来自不同的设计公司,充电器的接口、款式千奇百怪。基本上除了技术人员,国产厂商内部人士也很难分清这些充电器和手机谁和谁才是“一对”。
同品牌下采用相同规格的充电器,本身也是“揽客”的妙招之一。用户往往不想浪费充电器,购买新手机时就会考虑同品牌下不同型号,但可以使用相同充电器的产品。早就把旗下充电器“收归一统”的洋品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可喜的是,逐渐走出贴牌误圈,开始接近核心技术的国产厂商也迈出了这一步,波导就是很好的例子。
采用相同的充电器接口,这对于厂商控制成本来说绝对是有益的——可以大量采购相同的元器件,供产品线中不同的产品使用。也正因为如此,让一家以规模见长的厂商改变其原有的充电器接口,短期内可能增加的成本是相当惊人的。简单举个例子,假设某大型手机厂商要为旗下走量的超低端产品改变充电器接口,一台增加5元成本,生产200万台就会增加1000万元的成本。
因此,越是以规模化见长的大厂商,在面对不同于自己正在使用的充电器接口时,必然会犹豫,毕竟小小的充电器接口也会影响整体盈利。我认为这正是信产部需要重视的问题,有利于手机用户的标准化是应该支持的,但也应该考虑到厂商的实际情况。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