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报:“电盈出售案”走回原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 03:30 财经时报 | ||||||||||
11月30日,在电讯盈科母公司盈拓于新加坡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上,76%的盈拓小股东投了否决票。业界传言失败的原因是其父李嘉诚被梁伯韬卷了进来 □ 本报记者 罗小卫 本已尘埃落定的“电盈出售案”没想到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11月30日,在电讯盈科母公司盈拓于新加坡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上,76%的盈拓小股东投了否决票。李泽楷终于“成功”遂愿,阻止了与香港金融家梁伯韬早前达成的22.65%电盈股权出售案。 为从电盈脱身,李泽楷可谓煞费苦心。今年6月计划以大约73亿美元将电盈核心的电信和媒体业务出售给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或是TPG-新桥资本(TPG Newbridge Capital)。 不过,当时由于电盈第二大股东中国网通要求将其出售给港人,所以上述计划最终未成。 此后,李泽楷又联系上了梁伯韬牵头的财团,7月初,他计划以93亿港元将盈拓所持22.65%电盈股权售出。 本以为此次纠纷会就此划上句号。然而,由于李泽楷父亲李嘉诚的介入让该案再起波澜。 不满 据外电分析,此次盈拓小股东集体反对此项交易,与电盈主席李泽楷对此次交易的不满有很大的关系。 而李泽楷不满的最重要原因,是其父李嘉诚被梁伯韬卷了进来。 要知道当初李泽楷出售电信资产引致轩然大波之时,李嘉诚就曾提出以旗下基金会接盘,不过当时就遭李泽楷拒绝。 想不到李泽楷挣扎半天,还是落在父亲的“手上”。 梁伯韬11月公布的收购财团名单显示,李嘉诚通过旗下两家基金收购电盈12%的股份,金额约48.5亿港元,西班牙电信获得8%股份,而梁伯韬本人则持有剩下的2.65%股份。 对于梁伯韬的收购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其父,李泽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常不满。李宣称,如果盈科拓展小股东反对出售资产,会很高兴并有信心继续在电盈发展,领导电盈。 李嘉诚的再次介入使得梁伯韬与李泽楷的关系变得紧张。双方更因为收购资金是否来自李嘉诚发生激烈争执。 李泽楷称,梁伯韬曾发誓其收购资金并非来自李嘉诚。梁伯韬则发表中英文声明以回应,表示从未做出相关承诺。 独立 40岁的李泽楷特立独行,一直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其33岁的时候,李泽楷以并购香港电讯一战成名,被视为香港豪富子弟成功“单飞”的代表人物。 据悉,李泽楷希望摆脱李嘉诚影响的心态由来已久。 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后,他就没有如父所愿到和黄工作,而只身去了加拿大的哥顿投资管理咨询公司。 1990年其母过逝后,在李嘉诚的再三劝说下李泽楷才加入和黄帮助打理家族产业,然而在经营和黄卫星电视项目大获成功后,他突然成立了盈科数码,选择自己创业,与家族事业分道扬镳。 “摆脱父亲的荫庇”一直是李泽楷挥之不去的心病,尤其是在其遇到麻烦时,更不想此时让外界感到自己受到父亲的扶持与帮助。他不可能将自己要脱身的包袱“扔”给自已的父亲!对于一个自强自立者来说,这无异于肋中插刀。 变局 电盈出售案历时四五个月,经常在众人以为结果敲定之时节外生枝。如今虽然盈拓小股东否决了与梁伯韬的交易,不过是否是最终结果估计没人敢再下结论。 盈拓董事总经理彭德雅表示,尊重小股东的决定,并表示不感到失望。 不过,他并没有正面回应是否会继续寻求出售电盈股权,仅表示事件对业务前景并无大影响,会继续为股东寻求最大回报,并对李泽楷的领导才能抱有信心。 梁伯韬则表示接纳盈拓小股东的投票结果,并希望电盈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梁伯韬提价收购电盈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此事虽然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后续的麻烦相信也会让当事者感到头疼。 就在11月梁伯韬公布收购财团名单的同时,网通集团表示已与西班牙电信公司达成协议,在西班牙电信公司取得香港电讯盈科8%的股份后,网通集团和西班牙电信公司将以各自持有的香港电讯盈科股份组建一个合资体,共同持有电讯盈科(简称电盈)27.94%左右的股份,成为电盈最大股东。 电盈股权交易显然已经不再是李泽楷一人的事情,李嘉诚、网通集团、西班牙电信这些大佬的介入,让这场交易正在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技术含量也将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