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第一财经日报》3G论坛:无线广告及营销专题 > 正文

华为3Com:温暖的分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 04:57 第一财经日报

  对H3C全资持有后,3Com或可借机将制造业务向中国市场转移,以扭转近段时间来的颓势,并大大加强其在全球的竞争能力

  凡国君

  骤然袭来的寒潮,让深圳一夜之间降温十多摄氏度。不过,坐落在这座城市的华为
公司总部,却弥漫着融融的暖意。

  此刻同样温暖的,或许是地球另一端的美国3Com公司。11月29日,两家公司同时宣布,3Com将以8.8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华为在合资公司华为-3Com(下称“H3C”)持有的49%股份,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后,3Com将全资持有新公司。

  对于这起历经3年之久的并购争夺,外界评论多以“双赢”作比。对急需资金支持国际化战略的华为而言,8.82亿美元的价格高于业界预估;而对3Com公司来说,这一收购应有助于扭转其近段时间来的颓势,3Com或可借机将制造业务向中国市场转移,以大大加强其在全球的竞争能力。

  缘定“投桃报李”

  事情源于3年前华为和思科那一场有名的知识产权官司,3Com与华为“执手相看泪眼”走到一起,也直接促成了H3C的成立。

  2002年,已显日薄西山之势的3Com就看上了华为。当时,思科、Juniper等国际市场主流通信设备厂商已开始由传统语音市场向数据通信市场进发,3Com的脚步似乎慢了半拍。此时固守国内电话语音业务市场,并开始出击国际市场的华为表现尚可。

  2003年1月,思科突然起诉华为侵犯知识产权,并禁止华为产品售往美国等思科主流市场。就在华为焦头烂额之时,3Com时任CEO克拉夫林“仗义”出庭为华为作证,并拿出美国大企业实例来反驳“警惕任正非军人出身”的观点。后来官司和解跟3Com的帮助不无关系。

  出于战略需要,也是投桃报李,2003年11月17日,华为、3Com合资公司在香港成立,主要运营中心在杭州。当时3Com投入了1.6亿美元现金占合资公司49%的股份,华为则提供技术和工程师,占51%的股份。有媒体调侃说,这也许是上下五千年来中国最大的以技术换市场的胜利,打破了总是老外以技术换市场的格局。

  根据华为和3Com当初的协议,在合资公司成立两年后,3Com有权收购华为持有的2%股份,将其在合资公司的股权上升到51%的控股地位,并最终收购合资公司的全部股份。这就是2005年3Com斥资2400万美元,收购了华为持有的2%H3C股份,从而以51%掌握了H3C的控股权。

  同样根据协议,从2006年11月15日开始,3Com可以提出收购华为拥有的49%股份,华为也可以对3Com拥有的51%股份提出收购,这一过程完全是华为与3Com之间的。一旦启动竞购流程,收到报价的一方有三个工作日的时间提出反收购,但是价格至少要比对方高出两个百分点,否则就视为接受报价,除非双方另有协议,这一过程将自动进行下去直到一方胜出。

  (相关报道见C4)

  华为“冬去春来”?

  2006年8月8日,3Com任命埃德加·麦斯瑞(Edgar Masri)为新任总裁兼CEO。上任伊始,埃德加·麦斯瑞即宣布,该公司正在同华为进行谈判,希望增持在合资公司H3C持有的股份。

  2001年,华为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华为电气出售给艾默生公司,使得急需“皮袄”的华为安然度过“寒冬”,并最终为发展核心业务提供了重要的资本支持。

  当时,华为电气上一年的销售额为26亿元,利润近3亿元,成交价相当于20倍的市盈率和4倍的净资产。H3C在2005年的销售额为4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完成3.24亿美元,第三、第四季度增长会更加迅猛,全年有逼近10亿美元的趋势。如此对照,H3C的整体估价约为20亿美元,华为在其中的权益约为10亿美元。

  最终,华为卖得8.82亿美元现金,业界认为确属一个不错的结果。这也是华为第二次通过资本手段来推动业务整合。

  一位华为内部人士透露,出售H3C是华为必然之举,尤其是在短期无法上市又急需大量现金之时。

  诚然,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华为的薪酬竞争力削弱,人员流失日益严重,气氛确有点像“华为的冬天”。加之日前中兴通讯的股权激励计划刺激,对华为触动颇大,据悉其计划对薪酬进行大幅调整,整体薪酬水平将大幅提高。譬如,一些薪酬较低的岗位,月薪将有数千元的涨幅。这对华为公司势必造成巨大现金流的压力。

  同时,自去年以来,华为在国际市场的业务大面积丰收,每年增幅在30%以上。目前,其70%的业务收入来自海外。但眼下拓展国际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华为并无额外资金储备。如此一来,出售H3C获取大量现金更显必要。

  3Com借鸡生蛋?

  实际上,对于近年业绩每况愈下的3Com来说,H3C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根据3Com截至8月31日的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期内3Com的销售收入为3亿美元,净亏损为1410万美元。其中,H3C为3Com贡献了1.7亿美元销售收入和1820万美元净利润。相比之下,3Com的另一主要业务网络安全产品的运营情况并不理想,期内该业务的总收入为1.56亿美元,却产生了3250万美元的亏损。据了解该公司近年一直增长乏力,而最近四个季度的财报显示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美国投资分析人士Ruizhang Gu认为,“现在的美国企业管理层受到《萨奥法案》(即404条款)的掣肘,对于体现股东价值特别敏感,3Com竞购成功后,长远来看无疑将提升其股价。”《萨奥法案》对美国上市公司提出了更严厉的市场监管。

  与Ruizhang Gu的观点相同,也有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这一收购将有助于帮助3Com扭转之前的颓势,也自然能改变其在

资本市场的表现。“H3C依托中国大市场,而且利润不错,这无疑将有助于改变其业绩表现。”该人士表示。

  自今年8月埃德加·麦斯瑞接任3Com公司CEO,明显加强了对中国业务的重视。他随即任命前北电网络大中华区总裁和CEO毛渝南为公司发展业务执行副总裁,负责在中国的H3C合资公司业务。

  “这是一项战略性资产。”毛渝南当时表示,今年8月,3Com就已经启动与华为的谈判,希望增持H3C股份,因为H3C将成是3Com未来最重要的业务基石之一,3Com在中国的所有业务均已注入H3C。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10,000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