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对话UT斯达康CEO吴鹰:专注带来新奶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6:23 中国电信业

  本刊记者 杜燕鹏

  随着世界上各大电信运营商相继提出企业转型战略,由于电信产业链的密切相关性,作为运营商上游的国内外电信设备制造商也面临着艰难的转型抉择。“由于全球电信业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环境日趋严峻,运营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这种压力的传递使得设备商也不得不进行转型,通过拆分、合并、重组等手段来调节各自的发展重心,进行相应的战略
调整。”在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CEO吴鹰看来,目前无论是“阿朗合并”、“诺西合并”、“北微”合作还是其他设备商纷纷进行战略调整,都是为更好地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进行生存,其中面向专注化、专业化而不再是大而全已成为当前设备商进行战略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从UT斯达康自身的发展来看,在产品及市场领域的专注化趋势日益凸显。用吴鹰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卓越。”

  专注理念成就专业品质

  ——以专注化技术确立领军地位

  “从IPTV目前的发展来看,UT斯达康在全球的领先度应该还是有一段时间的。”吴鹰对UT斯达康在IPTV方面的全球领军地位极其自信。而透过他流露出的这份信心,我们会发现正是UT斯达康自身在IPTV方面的诸多优势赋予其足够自信的资本。UT斯达康在IPTV方面的优势首先来自于其硅谷研发团队在IP流媒体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开发工作,同时在大规模、高性能、电信级、低成本和可管理的计算技术,以及内容资源的优化计算、存储、通信和调度技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不久前进行的第二次国际电联IPTV焦点组标准会议中,UT斯达康递交了7项标准提案,并获得了IPTV焦点组网络控制工作组主席职位,进一步奠定了其IPTV领跑者的地位。

  正如前面所说,UT斯达康可以说一直处于全球IPTV市场的领跑者地位,这也使其在IPTV商用化方面更具优势。自2004年11月率先在业界推出电信级IPTV解决方案RollingStream端到端IPTV系统后仅仅一个月,美国新兴运营商DSSI和SmartTel公司宣布选择UT斯达康的IPTV解决方案,这是美国最早的电信级IPTV系统之一。接下来,UT斯达康在其传统的日本市场实现了IPTV产品的重要突破,宣布为日本最大的宽带运营商YahooBB建设一个百万级的IPTV商用网络。2005年7月,YahooBB的“BBTV”业务正式开通。同年7月,UT斯达康公司宣布与思科公司建立合作,共同在巴西市场推动IPTV的技术发展。此后,UT斯达康为拥有1500万固网用户的巴西电信运营商Telemar和内容提供商提供端到端的IPTV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UT斯达康IPTV系统同样得到了运营商的普遍认可,先后中标上海电信、福州电信、泉州电信、广东电信、浙江电信等多个IPTV商用实验网项目。2006年4月,UT斯达康又与中国网通签订协议,为哈尔滨网通建设一个规模为10万用户的IPTV网络,并实现了从实验网向商用网的扩充,标志着一个包括网络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等环节在内的IPTV产业链初步形成。在接下来的上海IPTV商用网络招标中,UT斯达康再次脱颖而出,赢得上海电信IPTV商用招标的最大市场份额。吴鹰认为,“丰富的商用经验也使得UT斯达康在IPTV方面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最后,UT斯达康IPTV系统实现了电信级与广电级的完美结合。“IPTV应该由一个厂家总体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供一揽子服务,因为它首先是一个电信级的、高可靠度的产品,同时在广播质量方面又需要是广播级的。”吴鹰如是说。UT斯达康RollingStream IPTV系统Cluster架构除了能够迅速扩展系统支持的流量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快速的内容复制能力。这其实就是运营商的IPTV系统应对“热点事件”或者“热片”的能力。目前很多IPTV系统在边缘节点通常采用服务器和磁盘存储直接相连的方式,硬件资源和内容紧耦合,用户访问某个内容时,只能使用和该内容绑定的硬件资源。UT斯达康IPTV系统的Cluster架构,使得IPTV系统的资源可以在全网共享,无论用户访问系统的分布模型如何,系统总是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调度,将负载分摊到不同的节点和物理资源上,从而提升吞吐能力,使系统成为电信级的大规模服务系统。

  “正是得益于对IP技术的深刻理解以及在IP流媒体领域的多年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UT斯达康的RollingStream电信级IPTV解决方案在推出一年多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先者,并在北美、拉美、欧洲地区和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内地赢得多个商用和实验部署项目。”从吴鹰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凭借着对IPTV的专注,UT斯达康在这块“新奶酪”的拓展之路上正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不仅如此,UT斯达康以及吴鹰对

小灵通都依旧情有独钟。从某种意义上看,小灵通的传奇式发展成就了UT斯达康的跨越式发展。虽然业界有观点认为,小灵通的“存活”能力将随着3G的日益临近而降低,但是在吴鹰看来,面向3G,通过“旧貌焕新颜”在小灵通的增量市场及存量市场上同样大有文章可作。“小灵通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由于在数据业务提供以及低功率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在日本市场上PHS的每月新增用户数要高于WCDMA。”从数据业务的提供能力来看,3G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线宽带,在这方面目前比较看好的技术是WiMAX。UT斯达康通过在小灵通技术方面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基于IP的技术特点,发挥其低功率的特点,将实现与WiMAX很好的结合,提供包括视频、音乐、VoIP等增值业务。与此同时,目前全球小灵通用户已经突破了一亿户,在中国市场上这一数字超过了9400万,继续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不仅是UT斯达康的责任,同样更是其机遇。

  专注眼光构建卓越发展

  ——以专注化市场拓增盈利空间

  在市场拓展方面,UT斯达康专注于公司已有一定规模或将形成规模化的市场,同时专注于有较好运营支撑的市场。“从市场角度来看,UT斯达康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中国市场。虽然UT斯达康在过去几年中的国际化拓展做的也不错,但是我们希望能够能够以专注眼光进一步扩大自身最有竞争力的市场,进而激发UT斯达康的发展潜力,拓增盈利空间。”在吴鹰的眼里,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在内的市场,因为UT斯达康介入的时间较长,并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在这些领域更有助于发挥自身的竞争力。

  专注中国市场是UT斯达康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不可否认,中国市场一直是UT斯达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属于UT斯达康最重要的市场。公司最大程度的研发,最多的市场投入以及最主要的产品发展方向,都是围绕中国市场展开的。关于其中的原因吴鹰这样解释道,“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UT斯达康的最具竞争力和最有核心价值的市场还是在中国,我们最大的运营中心、研发中心也都在中国。UT斯达康目前在全球拥有11个研发中心,而最大的两个都是在中国,分别在杭州和深圳。同时公司在技术支持中心、生产制造和

供应链等方面的中心也是在中国的杭州,以中国为基础来支持全球的发展。”无论是已有的9400多万的小灵通用户存量市场,还是依旧在不断增长的小灵通增量市场,或是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IPTV大市场,这些都对UT斯达康产生了巨大诱惑,同时也为其实现卓越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专注中国市场的同时,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公司,UT斯达康同样以自己独到的专注眼光拓展国际市场。在进行国际化方面,吴鹰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本身的实力,自己的优势来选择市场,在市场选择方面的专注化才能更有效、更见效地开发国际市场,进而进一步拓增自身的盈利空间。通过分析UT斯达康自身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从美国起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UT斯达康在高层主管层面上有很多人都拥有国际大型企业运营的丰富经验,另外加上公司在日本市场上已经奠定的良好发展基础,因此公司在国际化拓展方面重点对美国市场和日本市场进行突破。在UT斯达康去年20亿美元的国际市场收入里,有将近18到19亿美元的收入来自于美国和日本市场,目前美国和日本已成为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场。与此同时,能够在美国及日本市场获得成功也说明了UT斯达康国际化拓展的含金量,这些市场巨大的购买力及发展潜力、较高的利润率等都为UT斯达康未来的发展铺好了道路。在关注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UT斯达康同样关注像印度这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因为UT斯达康的产品非常适合印度目前发展的需要,”吴鹰如是说。目前UT斯达康已在印度建了两个研发中心,并已经成为印度市场最大的宽带设备制造商,进入了当地最大的几个主流运营商的宽带的接入市场。

  对于即将召开的ITU世界电信展,吴鹰认为,此次之所以能够从日内瓦移师香港,亚洲市场本身的潜力,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这一方面对于宣传中国非常有好处的,而且也显示了中国地位的提高。UT斯达康也将以自己更为专注、更为专一的理念,在展会上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准、专家品质。再次引用吴鹰的那句话,“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卓越。”这或许就是UT斯达康最希望展示给业界的新变化,而我们将成为其中的见证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