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专家谏言TD:运营商应公开征集测试用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 14:52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TD商用前夜,本报邀请四位长期研究、支持TD的电信专家,就TD发展的实质问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王云辉 李晓艳

  友好用户不具广泛代表性

  《21世纪》:TD的测试已经结束了,网通在青岛建的试验网被评为了精品工程,但北京的效果却不如前者,为什么?

  陈金桥:仔细观察各运营商的3G策略,会发现各自对TD商用化的态度很有意思。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不管是拿到什么牌照,都需要新建网络。有牌照比没牌照好,哪怕拿到TD也是移动牌照,总体上是一个正面效应。

  其次,在类似北京的大都市进行技术测试,其效果一般不会具有典型意义。众所周知,凡是人口特别密集的地区,电磁波的应用环境都会比较复杂,需要应付的无线电干扰就比较多。在这个地方布网测试,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人力和精力,而效果却未必最佳。所以,我认为运营商在测试阶段会有重点倾斜。

  《21世纪》:现在各运营商开始征集友好用户,你们有什么看法?

  舒华英:运营商们不应该寻找所谓的“友好客户”,用户的需求在哪,要由用户来说了算,而不是运营商说了算。而广大用户的看法和需求,才是TD真正的用户需求。

  运营商应该公开地广泛征集测试用户,可以在网上报名,海选志愿者,由他们来使用和测试TD的效果。我觉得要充分利用传媒的力量动员广大群众,我相信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会愿意参加试用,我自己也会参加试验。

  史炜:对,可以让用户先预付手机费,给每人发一张调查表,等他按照运营商的要求填了表后,再把话费退还给他。

  陈金桥:在TD的整个测试过程中,确实有一些做法值得讨论。如果政府部门始终“以我为主”来考虑预商用的组织办法,可能就不会采取更有进取性的“海选”策略。

  我个人以为,海选方式可以成为初期较好的培育市场方式。电信运营商当然可以自己定义“友好用户”,比如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相关人员,但这种单向的“目标性筛选”排斥了普通消费者的直接感知,未必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实际上也难以发挥市场前期阶段的“公民教育”作用。

  不过我认为,海选志愿者的方式在北京、上海推行比较困难。因为北京的基站非常少,覆盖的范围非常小,只能以居住在附近的人群,比如政府官员、企业这些特定用户群为代表。而在青岛、保定和厦门比较适合,因为网络覆盖比较大,运营商在部署推进的态度相对比较积极。

  打消运营商“对号入座”心理

  《21世纪》:预商用结束后,TD如何向商用推进?

  史炜:这次测试友好用户结束,然后12月开始再发八万户,然后明年1月份发14万户,2月份发36万户。就硬性推出,别管成败就这么干了,许多举棋不定的事,别管失败不失败,硬干就成功了。

  现在对TD的讨论不是好和坏、优和劣的问题,而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推出去。现在两万户的专业用户远远不够,从抽样的角度也很难做,北京5000户,跟整个北京的手机用户数量比概率太低。我建议以几何级数的增长规模发展测试用户,到一定程度后,全面商用,TD的用户才能全面推开。

  卢奇骏:预商用的时候就应该发放牌照,因为既然叫商用的话,必须和运营商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现在如果三家运营商都在建TD网,在搞预商用,是不是三家都要发TD牌照?如果只给一家发TD牌照,那就不如干脆明确一下做TD的承载主体,责、权、利明确,那么在预商用这个问题上,他就会考虑到未来商业模式的问题。如果不绑定运营商,不保证牌照,运营商哪里来积极性?

  陈金桥:现有的运营商很可能产生“对号入座”的心理,所以它犹豫、彷徨。比如,中国网通从盈利业绩来讲,它面临的困难更大一些,但可能认为TD的机会大于风险,所以积极性高一些。

  《21世纪》:过去几年,业界给TD提前发牌的呼声一直很高,为什么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陈金桥: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业内对TD提前发牌的讨论比较热烈。主要意见可以归纳为两派观点。一派观点坚定认为,对TD的支持一定要先期启动,比其它两个标准先12个月到18个月发牌,如果TD商用比较好,别的标准甚至要不要启动都可以观察,所谓进攻退守,一些国内电信设备企业非常支持这个观点。

  但是,多数电信运营商持反对观点,具体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能否承受国际贸易伙伴的压力。因为另外两个标准直接涉及到欧盟和美国跨国厂商利益,当然会影响中国与两者之间的贸易平衡关系。事实上,欧盟和美国的企业集团在游说政府高官和议员的时候,都在高科技领域施加了较大的压力。

  第二个理由,在2003年、2004年我们的TD产业化太弱了。当时系统、终端、检测仪表等整个产业链几乎没有成熟的产品。一旦提前发牌可能立即陷入尴尬,没有终端,也没有系统。那个时候其实面临一个战略选择,如果觉得这个条件不具备,那就需要加速推动跨国公司的介入,但这些企业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为加速产业化进程,发改委、信产部和科技部等部委向TD联盟企业拨了一些资金,但是资金总量不足,使用分散,企业有些抱怨像撒胡椒面。政府部门的立场一直在清晰地表达,肯定要扶持TD产业,但多数大公司还是从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才陆续加入到产业链之中,才真正投钱做事。

  这几年下来,TD虽然没有正式商用,但是这个牌是打得不错。据了解,在国内产业界跟欧美企业IPR的谈判过程中,TD也是一副好牌。在下一步我们争取技术制高点和产业标准的主导权时候,比如发展超3G或者4G,商用化的TD产业可能成为一副大牌。

  我个人以为,从三大标准的国内外市场进展和力量对比来看,确实需要在国内市场上给TD一个先行起跑的机会。但现在看来,提前发牌的最佳时机可能已经丧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四专家谏言TD:运营商应公开征集测试用户
·四专家谏言TD:运营商应公开征集测试用户(2)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