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张继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 11:38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的“2006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确定为“面向信息化,电信业的创新与发展”。

  以下为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张继平报告。

  张继平:谢谢李跃主席!尊敬的刘会长、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上午好!

  我做一个简短发言,想通过这个发言介绍一下中国电信这两年来转型的概况和工作,或者叫实践,另外讲一下在转型这个形势底下我们怎么看待价值链合作,我想分两方面介绍:第一,介绍一下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概况;第二,谈一下在战略转型状况底下,我们对价值链的新认识。

  从中国电信这几年工作实践来看,我们感觉到当前环境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来自于方方面面,和我们当前事业的发展,包括技术、业务的进步,像昨天奚部长讲的,也和电信自身的改革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中国电信这几年通过电信体制的改革、产权不断明晰,国有出资人对电信企业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国有出资人到位以后对企业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要求,中国电信上市以后,我们国际投资者、我们的股东也更加关注企业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发展的效益、投资回报。中国电信目前已经有将近两亿四千万电话用户,这么多用户,包括用户发展已经趋向于买方市场的形成,这样就导致用户的需求和以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像大家所知道的我们目前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非常严峻,特别是移动对固话市场的挤压,主要由移动电话技术特性决定的,当然也包含了移动公司力总工作做的好的原因,还有国家环境,电信业的兼并、重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在这样环境下,中国电信固网运营商现在面临很多挑战,这些挑战是促进转型的一些根本原因,中国电信适应了环境的变化,2005年年初中国电信提出了转型,转型我们认为主要还是由于经营生态环境的变化,是我们这次转型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电信要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中国电信2005年初提出的转型也有一些转型的机会在里面,这些转型机会和昨天杨会长、奚部长、刘会长讲的宏观环境的变化是一致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来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建设新农村、要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国家不断的强调生态链的和谐,这些都是在宏观方面给我们提供的机会,中国电信从2005年到2006年转型的基本框架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中国典型转型的目标,我们转型目标已经明确了中国电信要由传统基础网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这也是昨天和王总我们在底下一边听报告一边产生的一个共识感觉,我们希望扭转大家把我们作为电信基础运营商的概念,我们希望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移动原来叫移动通信专家,现在叫移动信息专家,我们也是这样的概念,希望逐渐淡化我们作为一个网络揭幕者的身份,我们希望作为服务提供商。

  转型的基本原则,昨天奚部长讲,包括我们在观念上的转型,包括制度上的转型,包括在具体工作上的转型,我们希望这个转型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在和谐发展的基础、在提升客户价值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希望在转型的过程当中要保证两个价值的同步增长。

  中国电信转型的一个关键我们认为就是怎么样建立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价值链的合作,提供捆绑、融合服务的商业模式。通过这样的关键因素的完成,实现我们作为一个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以客户为中心,我们讲了很多年了,但是真正的做到不是很容易。另外对于价值链的合作我们也讲很多年了,但是过去都是把自己和上下游和价值链的界限分的太清楚,另外把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作用估计的过多,我们怎么真正建立平等、合作、共赢的理念呢?使我们捆绑在一起,另外为客户提供融合服务,这是我们转型的关键,我们希望把基础网络价值链继续做好,这是我们的传统优势,过去一直提供比较完整的、比较成熟的电信基础业务,我们希望把这两项工作做好,还有两方面内容我们也要做好,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另外聚合互联网的应用,中国电信通过发挥我们基础网络的优势,把三个服务捆绑起来、融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融合就是ICT、互联网、电信基础业务。

  作为中国电信的转型,我们除了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型以外,找到一个转型的切入点非常重要,怎么样把转型落到实处,我们在这里主要通过两个新品牌的建设,把我们转型的工作切进来,从这方面做大,从这张图上看我们认为我们有比较好的资源特征就是我们拥有接近两亿四千万固定电话用户,这是我们很大的资源,特别是我们拥有量亿四千万电话用户的基本资料,两亿四千万电话用户都可以通过中国电信的接入实现新的业务增长,这两亿四千万是我们非常庞大的用户资源,我们提出了一个号码百事通,作为我们业务转型上的一个切入点,过去我们开办了互联网业务,中国电信是最早开办互联网接入业务,在互联网接入基础之上我们一直在不断推进互联网的增值服务,现在我们又往下延伸,我们把以前的业务捆绑起来,叫做商务领航,通过这两个切入点,为我们面向普通公众的客户以及企业和政府客户提供两类信息化服务切入业务点。

  经过一年多转型,应该说还是有很大成效,成效之一,就像昨天奚部长讲过的我们用非话音收入占整个收入比例看的,中国电信过去都是以经营电话业务、卖话务量为主,到目前为止我们非话音收入占整个收入的比重超过27%,这是全集团的,好多城市非话音收入占的比重超过40%,我们有接近40%的业务收入不是依赖于原来的电话业务,而是依赖于非话音的增值业务、转型业务,包括互联网接入。所以我们认为转型还是很有前景的,但是转型目前有面临很多困难,全业务竞争已经是一个迫于眉睫的事情,但是目前因为没有移动牌照,所以现在对用户移动业务需求很难满足;第二目前受移动冲击,昨天各位领导都讲了,移动和互联网、IP技术对我们固网的冲击很大;第三新兴业务的商业模型,怎么样把转型业务的商业模型能够做得更好,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既能使得你这个企业通过业务获得你企业应得的收益,促进企业可循环发展,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也能使客户从中受益,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能做到双赢,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在战略转型过程当中我们特别关注和价值连的合作,价值链的合作我们认为是中国电信转型的重要内容,我觉得中国电信传统上对价值链合作方面的认识还是有不到位的,一个就是我们把价值链之间的段落划的太清晰,过去只把自己定位成是价值链当中一个接入提供商,或者我们叫电信网络接入服务商;另外我们把自己在整个电信价值链当中或者叫信息服务价值链当中的地位看的过高,比如我们和厂商的合作,我们对互联网的上游,我们有认识上不到位的地方,我们由过去的电信业务接入商要转向信息服务提供商,不可避免的要往价值链的两端延伸或者加深合作,这种合作将是一个全新的合作,所以我自己觉得价值链合作在当前我们要赋予它的新的概念、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在中国电信来讲,在价值链方面,首先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的共赢的模式,中国电信自身我们希望成立一个开放的、标准的工作平台,这样在价值链当中面向的空间更广阔,另外我们希望通过价值链的合作,为用户提供融合的、综合的服务,包括Triple-play大包服务,通过这些方式促进信息产业的和谐发展。

  中国电信在价值链合作中坚持的原则与策略,永远把共赢放在首位,只有大家都得利价值链才真正成为一个价值链,共赢这个原则非常重要,我们怎么跟上下游之间合理的分配利益,怎么样使得上下游能够共同努力,把价值做大,这样我们分配的就更多;第二我们希望能够跟价值链当中的合作者共同成长,作为中国电信来讲,我觉得好象是老树要开新花,过去我们是传统企业,眼看着树要枯萎了,我们要抽新枝,老树要开新花,我们希望价值链当中的伙伴对我们的促进,使我们双方共同成长,我们希望能够在老企业基础上做好更新,我们希望我们新的合作伙伴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电信的需求,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事做好;第三合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诚信,怎么样说到做到,这是合作的原则。

  我们有三个合作策略:一个当前以业务合作为主,在这方面我们做很多工作了,包括最近和设备厂商,像思科、IBM、HP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我们希望我们作为他们的代理,过去只是厂商卖设备给我们,我们自己用,现在我们做系统集成应用,我们希望替设备制造商卖设备,我们做你们的代理,今年我们陆续和我们上游的设备厂商,包括华为、中兴都签署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合作协议,价值链随着我们往信息服务业的过渡,随着我们往非话音业务上的过渡,价值链的合作一定会有很多新内容。在价值链合作当中加深沟通,加强理解,互相理解,除了这两个策略以外,条件成熟,我们不排除搞一些资本类合作。

  我讲三个例子:商务领航是我们新推出来的一个品牌,我刚才讲了是中国电信转型的切入点,是我们把ICP业务打包推荐给我们企业和政府用户的一个品牌,我们叫商务领航,商务领航通过集成价值链的上下游,把价值链捆绑起来,为政企客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由这个品牌看到了我们价值链合作的新形式,或者新深度,或者新内容。比如通过设备提供商,提供给我们他的设备,通过应用服务商提供内容,由我们把这些捆绑起来,捆绑起来以后纳入到商务领航品牌里边,最终提供给政、企客户。从我们我们签定协议的设备提供商那里可以拿到比较好的设备,我们有更大空间为中政、企客户提供服务,应用提供商,我们可以为他们推销他们已经成熟的软件或者应用。通过产品捆绑,把产品跟我们自身的服务和我们产业链上游产品捆绑起来,通过另外渠道共享,中国电信有大客户服务中心,我们希望把这个渠道提供给大家,共同销售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给政、企客户,另外通过合作分成的方式进行利益分享,我们还提供了一些服务外包,外包是有双重意义的,一个给政、企客户提供外包,一个厂商给我们提供外包,通过这些给客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商务领航里的业务现在已经接近几十种,用户完全可以进行业务定制,要什么选什么,通过这些给客户提供完全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方案达到价值链的繁荣共赢。

  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些具体例子,比如系统集成业务,我们给政、企客户有三种合作伙伴: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关系相对淡一点,我们可以组成战略联盟,进行资源整合,通过这些给政、企业客户,在商务领航里也有业务体现;还有资源合作伙伴,比如说我们和有软件资源厂家合作,比如和有信息资源的厂家合作,我们和他们协调起来,其他也包括政府资源,比如信息化专业化推进机关,和他们合作,为政、企客户服务,这些服务进行利益分享,通过资源置换的手段实现利益分享;另外还有交易合作伙伴,可以做业务代理,可以做项目分包,有一个大项目可以分包。这些都是一站式完全解决方案的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到价值链也有一些新延伸。

  第二个品牌,我们推出号码百事通品牌,这也是我们转型的切入点,号码百事通主要整合信息资源,通过最容易获取信息的手段--电话为广大客户提供服务,现在号码百事通的访问量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好多用户拿起电话都打号码百事通,比如广东惠州出现大水灾,老百姓问天气预报,都广东惠州的的号码百事通。

  第三个品牌,互联星空,目前合作伙伴已经超过六百多家,我们叫做星空联盟,通过合作给大家提供一个门户,这也是我们整合上游信息价值链的一个品牌。

  第四个品牌,我们即将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通信服务公司,中国通信服务公司是中国电信多年来由建立起非常有经验的设计、施工、科研、教育系统整合成一个新的通信服务公司,这个新的通信服务公司要给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对这个产业链提供全程服务,包括对产业链的上游,对设备提供商,我们可以提供施工、集成、信息应用、设计等等,为运营商也可以服务,特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是我们中国通信服务公司的股东,我们想通过中国通信服务公司的组建和整合为全价值链提供服务。

  总体来讲,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电信的转型概念,第二方面特别强调介绍的就是在这个转型形势下中国电信对价值链的新认识,我们希望和我们的上下游一起不断捆绑,不断合作,加深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一个共赢的发展策略,使得我们的价值链更加繁荣,为整个信息产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就讲这些,谢谢!讲的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