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技术趋势专题 > 正文

IMS从规模试验走向商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 10:01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通信业粗放式的发展已经离我们远去。对于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们仍难以勾勒得特别清晰,但是可以把握其中的一些趋势,比如更多的产品、更完善的服务和更低的成本。这些趋势所包含的基本原则不仅涉及运营商的管理提升,还适用于网络优化和业务创新。比如在网络层面,网络融合、统一平台,不仅有利于提供更加统一、便利的业务,还能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能够帮助网络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目前主要有基于SIP的IMS。IMS作为下一代融合网络,以业务创新为驱动,使运营商能快速高效地部署各种融合多媒体业务,而不依赖于
网络的接入方式和终端设备类型,充分带动应用开发、内容提供、网络平台、系统软件、终端设备、芯片设计及设备制造等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价值链。

  IMS技术本身来自于移动通信阵营,但是因为其具有实现网络融合的发展前景,因此在IMS标准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与NGN类似的纲领性技术。业界认为,固定移动融合(FMC)是网络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第一步是先解决用户的统一体验,即在业务层面实现融合,下一步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最终还将实现网络层面的融合。而IMS正是实现FMC的必经之路,这是由IMS的特性决定的:IMS从设计上就支持移动和固定的接入,在业务的支持上采纳吸收了现有IP网络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成果,使IMS可以实现支持多种业务和媒体的协商能力。而且IMS的标准正在迅速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叠加网的形式引入IMS及在3G核心网建设时引入IMS应当是IMS近期的战略部署重点。

  两年前谈IMS,还是一个很远的目标。如今,国外的一些领先运营商已经涉足其中。其中除了一部分运营商进行IMS实验之外,也有少部分运营商开始了IMS商用,但是提供的

增值业务种类还比较少。固定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的侧重不一样,移动运营商主要做视频共享等多媒体增值业务,固定运营商主要为企业客户提供VoIP等业务,相对而言,IMS在移动网部署的时机更加成熟,“增值业务”的色彩更加浓厚,标准
化工
作做得也比较好。在固网上的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标准需要完善之外,业务定位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因为固网的话音业务交给PSTN和软交换来解决已经没有什么问题,IMS做视频的商务模式不是很成熟,整个视频市场的启动还需要一段时间——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视频应该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需要解决技术、标准、产业政策、
供应链
群体等问题。中国运营商对IMS也给予了充分重视,希望在规模组网、接入、漫游、性能、多厂家互通、终端定制、计费管理以及新运营模式等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

  从中国的网络演进进程来看,基于现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向IMS演进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几个步骤。目前国内固网运营商开展的固网智能化应该可以看作是迈向融合的起点,固网智能化的重点应是通过全网用户数据全上移、全IP的弹性化宽窄带一体接入和基于OSI开放统一的综合业务平台的建立实现“智能化”,使PSTN向NGN演进,构建出全网统一分层NGN架构;第二步是针对目前仍以语音为主的事实,实现固网和PHS的融合,即FPC;第三步是实现固网/PHS/移动3G的融合;最后是采用融合演进解决方案向IMS过渡,通过标准化软交换网络框架,演进形成基于SIP协议全IP的IMS架构。

  目前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商通过大量投入已经能够针对不同运营商的网络、业务需求快速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FMC解决方案,以帮助运营商解决运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基于IMS融合的核心网之上,为运营商打造灵活可控、开放的业务平台,通过多种终端带给用户不同的业务体验。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IMS在全球的网络商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对来自全球60个网络运营商实施IMS的计划的调查来看,已有8%的运营商在部署IMS,超过60%的运营商将在2007年年底之前开始部署IMS,19%的运营商在2007年之后部署IMS。这表明,IMS的大规模部署将在2006年~2007年,而真正意义上的FMC业务的大规模商用将在2007年之后。业界认为,在国际上IMS部署并未出现真正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的情况下,国内的IMS应该充分试验,谨慎推进。

  (方元 人民邮电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80,000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