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绿色手机文化研讨会专题 > 正文

坚持绿色手机文化 打造良性市场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18:30 世界电信

  新浪无线高级项目经理/MBA:康伯丞

  一、势在必行,打造绿色手机文化

  提倡绿色手机文化,就是提倡健康向上的手机文化,是“阳光绿色网络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手机增值服务市场竞争良性化的重要
保证。

  有人说,手机上的不健康行为相对于其他层面比较低,所以无所谓。但是,古语就教导过我们“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对于精神健康的倡导和规范没有范围的限制。更何况,手机的绿色文化,是更为关键的。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演进,手机,已经脱离了以前单一的通话模式,而成为了离我们最近、最方便的信息终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无情的双刃剑,在我们享受到更为方便和快捷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不良的手机文化对于我们的侵蚀也愈演愈烈。温润的空气和养料充足的土地孕育着生命,同时,也是毒品和细菌的温床。尽快形成一个在控制中发展的,能够和手机终端技术同步的绿色手机文化氛围,成为了当前精神文明工程的工作重点。

  在手机终端的普及率大幅度增长的今天,其影响范围,已经覆盖了2/3以上的国人。其中,一大部分是青少年和青年人。在大量的舶来文化中,一些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文化已经对现在的青少年的意识形态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和负面扭曲。青少年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定型,没有控制的过多的信息选择,很容易会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造成不可逆转的重大影响。这种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渗透,是渐进的,也是可怕的。手机终端的特点是便捷、自由、私密。这些特点造就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同时给了这些不良文化一个绝佳的蔓延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机终端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他的媒体。作为

信息产业部也好,作为运营商也好,作为内容提供商也好,都有责任,有义务,而且必须营造一个绿色的手机文化氛围,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倡导和实行绿色手机文化,也已经迫在眉睫。精神毒品对于人的危害要大于物质毒品。当手机增值服务产业陷入被不健康手机文化包围的境况,它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健康的,而只能是畸形的发展。不健康的手机文化,就像是一个癌症肿瘤,将会不断压迫着正常生长的神经和器官,其最终结果将是致命的。手机终端的普及和手机增值业务的发展,是衡量信息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信息化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对待这个产业,我们以前的监管和控制力度失于粗放了,越是这种便捷的信息渠道和信息产业,我们就更加应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可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产品文化,才有可能使整个产业的发展路径按照既定目标走下去,才有可能增加经济效益。精神毒品,毁掉的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那么简单,它伤害的,是一个产业的存在基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事态到了无法控制的时候,我们将要花费更大的力量和资源去改变,就如同自然环境的维护。所以,绿色手机文化的倡导和实行,必须提到一个和国民教育同等重要的高度来给与必要的重视。

  从市场竞争态势的角度上来看,倡导和实行绿色手机文化,是使市场竞争有序化和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市场竞争的良性与否,取决于经济杠杆的平衡和产业发展导向的正确性。而绿色手机文化,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大前提。可以说,绿色手机文化实行的地位,是手机增值业务市场规范中的宪法,一切违背了这个前提的规范,都是错误的。

  二、知己知彼,揭秘不良手机文化

  现在的不良手机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非良心品质的手机信息内容;影响用户正常生活的骚扰信息;对用户的欺诈行为和诈骗行为。

  非良心品质的手机信息内容,主要指一些色情的和其他不良信息内容。其主要危害在于造成市场竞争态势的混乱。这种信息的充斥,造成了用户的反感和对于整个产业的不正常的认识,极大影响了产业商业化环境,很大程度上污染了市场环境。同时,也是一种对于进行健康、绿色文化传播的内容提供商的伤害。手机增值服务市场,是一个快速反应和利润回收周期短的产业,但是并不等于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产业。当一个产业的形象变成了急功近利的时候,就无疑代表着产业的生命周期的结束。利用人的劣根性而走非良心路线的行为,是一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犯罪。就像上面提到过的,是一种意识形态角度上对于产业环境的伤害。当年的声讯电话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已经很惨痛了。而手机上的这种黄色和黑色文化,无疑是更为严重的。我们的产业链中的一些提供健康的,绿色的服务内容的供应商们,等于是在被污染的天空下呼吸,举步维艰。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可以上升到造成了道德危险的地步。不排除一些原本提供健康内容的提供商出于生存的压力而同流合污的可能,所以说,对于这种行为的放任,是非常危险的。我们提倡信息内容的多样化和多维化,但是,产业市场的竞争态势,必须在一个无道德危险的环境下进行。也惟有这样,才能够带来产业的真正繁荣和可持续性发展。美国最新的营销管理理论告诉我们,要将你的用户当作投资来管理,因为得到每一个用户,都是要付出成本的,而维护一个用户,需要更多的成本。如果到了一个用户只能对企业说“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地步,也就是产业丧失了存在的根本的时候。中国的智者也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信息内容的良心品质,势在必行。

  影响用户正常生活的骚扰信息,主要指一些深夜短信,和垃圾广告信息。在不恰当的时候给用户发送信息,无论信息是否对该用户有用,都在实际意义上造成了对于用户的骚扰。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打扰了应有的休息,造成用户的反感。而对一些商业人士,由于工作需要而必须24小时开机,则会造成额外的负担,他们不能像一般的用户作关机和静音处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而这些人,往往是信息内容商业化的最优质用户群,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所伤害的,是产业中最优质的土壤。所以,无论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还是商业化的需要上,这种行为都是必须要予以制止的。垃圾短信广告,先不从欺诈信息的角度来说,单纯从不恰当的广告内容来论述。给不恰当的人发送不恰当的广告信息,是商业销售上面的大忌。在这里,亚马逊的运营方式值得提一下。亚马逊网上书店虽然是卖书的,但是他带动的是整个商业链。如果在美国在亚马逊买过书,那么,同类型的新书介绍,折扣信息将会发送给你,同时,在你住所附近的相关行业也将会用各种方式与你联系。比如你买的是一本钓鱼方面的书,那么,你住所附近的渔具店,钓鱼场都将会通过亚马逊得到你的信息而对你进行促销。这样的行为,是一种良性的商业行为,可以理解为对于用户的一种增值和关怀性服务。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的用户不会对这种服务和相关的销售信息感到不满。而垃圾广告信息,所伤害的,正是这种良性的市场销售行为。这种大海捞针的行为成功率极低,而目前用户终端大多不支持信息过滤和黑名单处理的情况,没有办法从自身角度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对用户的欺诈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误导销售行为的设置消费陷阱,一种是诈骗。误导销售行为的设置消费陷阱中,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相应资费不明确,使用户在不明资费的情况下进行消费,违反了基本意思的一致;利用各种方式误导用户的消费,使用户付出本不应该付出的成本;在以免费、赠送等口吻发布的消息中隐藏计费代码,造成用户不知情下的消费。

  诈骗行为,也可以初步分为以下的几种情况:

  利用技术吸取用户储值话费,有一种电话,只要一回复或者拨打,就会一次性将用户帐户内的话费余额全部吸取。

  利用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目前影响面最广的是虚假银行短信诈骗。某媒体与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的联合调查显示,在北京的手机用户中,收到过欺诈短信的人已达71.9%!这项调查采用电话方式,对本市2 480名居民进行了访问,结果1 783名市民接到过欺诈短信,总比例达71.9%。对欺诈短信内容调查显示,有1 644名市民接到过

中奖信息,占接到欺骗短信人数的92.2%。而2006年下半年刚刚出现的
银行卡
划账短信,已迅速增长到24.1%。调查显示,对这类欺诈信息,市民的警惕性很高,在1 783名市民中,只有两个人的反映是“遇到好事儿而高兴”,34个人表示要打个电话探探虚实。绝大部分人对此一笑了之。但选择向警方报案的只有21个人,占总比例只有1.2%。专家分析认为,市民之所以报警少,一是反映出法制意识不强;二是此类案件破获得很少,使市民没有信心。

  这些欺诈行为的出现,其实并不都是偶然的,是手机卡非实名制管理和对于内容监控的漏洞造成的。同样属于绿色手机文化治理的范畴之内。

  三、多方联手,构筑绿色氛围

  如何实行绿色手机文化?其重要性不再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绿色手机文化,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或者某一些人的责任。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最本原的治理方式,是从源头掐断不良手机文化的传播。推行绿色手机文化,需要从以下角度进行,并且发挥社会力量的合力。

  从政府的角度,应该提倡绿色手机文化,大力扶持提供绿色手机文化良性业务的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为具备良心品质的公司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同时,以各种形式对于群众的投诉和报案进行物质和精神鼓励,以提高社会监查力度。甚至在前期有必要不定期的采用重奖形式对于举报的群众进行维护绿色手机文化的意识加强。加大社会舆论,在社会上进行更为广泛的讨论和宣传,对于利用各种漏洞进行违法犯罪的个人或者单位,切实的做到警之于先,查之于后。

  加强第三方监管。也就是设立第三方机构作为治理的补充,最大层面杜绝管理上的隐患。这样做将会加快产业规范的形成,同时也可以加大管理的力度。

  从执法层面,应当细化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方面非常重要,有法必依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执法力度有必要相应加强,在解决了法律法规的细化问题之后,对于违反者的处罚力度要相应的增加,处罚中的一部分提取作为举报者的奖励基金,从而使社会监管系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从运营商的角度,推行手机卡的实名制,使得传播不良手机文化者无可遁形,没有了这层掩护,无疑会极大程度地提高不良文化的传播门槛,同时,也将有效地打击相应的违法犯罪。同时,运营商应该继续在自身业务层面清洗不良手机信息提供者和加强相关的监管和处理力度。

  从终端厂商方面,有必要开发用户自行过滤垃圾信息和自行设立黑名单的功能,并最好能建立自动过滤库,定期的上报到相关部门,作为执法和处罚依据。同时,有必要和绿色互联网同步,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对于青少年所使用的手机终端,进行软件或者硬件上的访问和信息收取上的限制。

  从产业本身,应该成立更为广泛的绿色手机文化产业联盟,鼓励和增强自律自查,互律互查。

  推行绿色手机文化,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净化产业环境,有利于信息产业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而且必须要做到落在实处。只有这样,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主题和大环境。早一天实行,早一天获利。希望有一天,不再有“绿色手机文化”这个名词的出现,因为整个产业环境中已经不再存在任何的不和谐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