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思科中国移动和无线产品部张涛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15:28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思科中国移动和无线产品部张涛演讲

 图为:思科中国移动和无线产品及解决方案部张涛演讲。(骆磊 摄)

  11月15-16日,2006年3G在中国全球峰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由于目前TD-SCDMA规模网络测试尚未结束,因此该会议的召开一直备受关注。此前该峰会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中国3G政策决策的“风向标”会议,按照以往的日程,会议上将会披露TD-SCDMA的最新测试结果。

  图为:思科中国移动和无线产品及解决方案部张涛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张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讨论一下融合的话题,题目是移动网络全IP融合之路。移动网络是融合的起始原因,并不是融合的全部,因为正是因为移动网络大规模建设和移动业务大规模的发展,传统的固网运营商,包括一些固网和移动网络同时经营的运营商,发现收入全跑到移动收入里了,固网业务和收入逐渐衰退,但是固网上面已经经营的业务,已经投入的资本,已经建设的资源运营商不希望浪费,希望可以重复利用起来。特别是移动技术本身是一种空中接口的技术,用户的数据最终还是要落地,还是要回到固定网络中来,用户当前使用的业务,与用户在固定网络使用的业务有很大的相似性,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今天移动运营商或者移动和固网同时经营的运营商提出这样一种需求,希望把两张网络资源可以整合,把两个网的业务进行整合,通过这样减少运营的成本提高运营的利润。从移动网络的建设和移动业务的开展所引发全IP融合之路。

  这有三层次的融合,从下往上首先是网络层的融合,毫无疑问网络层融合面临第一个问题就是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接入方式是有差距的,接入方式怎么融合,接入方式本身没有办法融合的,用户接入,无论是哪种接入方式,最终可以把它接入到一个共同的IP核心网络里面来,这就是移动落地。统一到固定IP核心网上,把语音的核心网、互联网核心网、企业接入的核心网,把不同业务的核心网,变成统一的IP核心网上不同的虚拟转网,通过这方式整合接入资源,整合承载资源,这样提高建设和运营的效率。

  如果说运营商地层的网络和接入发生了这样的融合以后,必然的问题就是上层的应用和业务控制怎么样针对新的网络架构来调整。原来不同的业务,针对不同的接入有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控制体系,这些控制体系如何适应网络融合的趋势。在业务融合和应用融合的时候,下一步面临很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适应IMS体系架构和非IMS体系架构下面的业务控制能力。今天在走向IMS道路过程当中,IMS并没有完全实现,今天在移动网络也好,固定网络也好使用这些业务,大部分业务是非IMS体系架构,电子邮件业务也好,页面浏览,还是今天在网络上不成熟的小规模的EV-DO应用也好,都是非IMS体系架构的,但运营商正式全面部署IMS以后,使用SIP协议开发的应用之后,怎么把新开发的应用和业务,和原有的应用业务融合,是我们走向IMS过程中面临的很严峻问题。下面从网络融合、业务控制融合、应用融合讨论一下IP网络发挥的作用。

  从网络来讲,是运营商网络中,特定的部位,基站到基站控制器的网络,我们称为无线接入网络,在这上面2G/2.5G网络传输技术基于TDM。到3G以后都向全IP RAN演进,这可以带来什么好处?我们谈IP的时候,IP可以在任何一种链域层上承载,可能是使用铜轴电缆或光纤,可能是有线可能是无线的,这些传输技术都可以用来承载IP,可以把运营商基站承载在IP层之上,通过IP作为上层应用和底层传输过渡的协议。运营商大规模部署3G,大规模部署新基站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固定网络中各种各样传输资源。这可以是光纤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一种现有的传输资源,使传输上具有IP的能力。对于已经部署大量基站,有了很好基站覆盖的运营商而言,基站传输资源是很丰富的,而且对于应用来说是绰绰有余的固网传输资源,很多基站是使用光纤传输连接的,今天的基站包括3G阶段,光纤潜力没有挖掘出来,如果在光纤增加IP层,可以使运营商为基站建设的传输开发更多的业务,提供在基站附近的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为他们提供直接的固网接入。在无线接入网部分实现IP化,对于运营商投资保护,对于运营商快速部署3G系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个谈无线局域网,比如在大楼、会场有固网的数据点,有以太网线,在以太网线接一个无线电,可以使有线接入点附近100米范围有无线接入能力,原先WLAN对有线的扩展能力也是有限的。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各个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不仅仅笔记本、包括手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都开始内置WLAN的模块。还有无线接入点本身具有的适合于大范围部署新的无线接入点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对于无线接入的安全性保障和QoS保障,集中化的网络控制器可以使用户切换、漫游的时候保证数据丢失率最低。在网络管理可以通过集中化的管理,对部署在一定范围以内大量无线接入点,进行智能动态调控。最近两年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以WLAN为核心部件的。今天WLAN技术从简单的无线接入点扩展为一个体系架构。这个体系架构不仅WLAN本身从对于有线接入的延伸,变成无线局域网作为小范围独立组网的技术。这可以作为有线网络数据业务的补充,也可以作为今后3G数据业务的补充,特别在3G在中国启动以后,我们会发现在身边习惯于在移动的环境下面,习惯于无线的环境使用无线业务的用户越来越多,今天这样的用户可能很少。随着3G的启动我们会越来越多的看到,人们不再去找网线了,要上网随身掏出一个终端就希望立刻连到网上。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用户群体的形成,必然对3G的容量3G的规划提出一定的挑战,在一些数据业务的热点,我们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的方式来弥补3G数据业务的不足,利用无线局域网的快速部署成本低的优势来发挥最大的效率。

  在无线局域网布置的新技术,就是无线网状网的技术,与以前无线局域网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一个区域部署多个无数局域网AP的时候不需要部署大量固网传输,他们之前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的回传,在几平方公里部署几十个AP,这些AP只需要一个固网的接入点,它们之间的数据是通过彼此无线链路回传的,无线链路的选择和变更可以通过管理员手动模式配置,也可以由AP本身自动发现和自动计算。可管理自适应的无线网状网的方案,带给运营商低成本快速部署无线热区的网络,可以在热点服务区域,CBD、王府井、包括高校、技术开发区范围内为用户提供便宜高速的无线连接。在接入层融合的趋势之下,每个运营商都会有多种多样的接入技术需要被融合在一起,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有面向个人拥护和企业用户的固网接入,当拥有3G牌照以后,建立3G接入网络,可能在局部地区需要有无线网状网的方式接入,多种无线接入网络怎么在接入核心网络融合在一起,移动IP技术,这是合适的选择也是业界认为合适的选择。移动IP技术为每种接入技术提供一个共同逻辑接入点,用户接入到网络里面的时候,物理接入点在这种接入技术本身的网络里面,逻辑接入点是移动IP归属网络里面,通过这种方式,运营商可以消除多种接入技术之间的差异,保障自己的用户无论接入哪一个网络,无论使用哪种接入技术都可以获得同样质量的保障,或者做到尽可能一样服务质量的保障。比如今天固网运营商建设数据网络比较早,有重组的IP地址资源,在家里用ADSL上网和校区宽带可能用公网上网地址,拿笔记本用网状网上网的时候,可能没有足够公网资源分配是一个私网的地址,可能在3G网络之后部署了防火墙和安全设备,用户在三个网络之间发生连接方式变化的时候,很多时候获得应用的体验不同的,在家里能应用,换成3G连接以后可能不能用了,因为网络控制策略不一样,通过移动IP的方式可以讲用户的接入点归为同一个设备,同一个用户,始终以同一个连接点,这样消除在多个网络之间使用体验的差别。这是固定和移动融合解决方案一种。

  各个厂家提出基于FMC的方案,电路层、物理层、IP层的融合。今天看得比较清晰的是我们都要走向IMS,使用SIP协议开发新的应用,把应用层和下边的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进行相应的隔离,有隔离就有融合,这属于运营商的管理层。思科提出我们的业务交换体系架构的概念,业务交换体系架构在运营商的运营过程中发挥作用是什么?核心任务要完成业务感知和控制,在完成业务感知和控制的过程当中,要了解业务的四个基本要素,每当一个用户要接入的时候,运营商要问这几个问题,这个用户是谁?怎么识别这个用户,这个用户当前在哪里,是用哪一个接入技术接入到网络里来的,这个用户在这种接入模式下面订购哪些业务,哪些业务可以被使用。这些清晰以后就是针对这个用户使用这项业务过程当中进行适当的控制,无论基于流的控制还是策略的控制,还有用户使用过程当中使用完以后对用户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计费。这四个要素是运营商对业务进行智能感知和控制过程当中必须要面对几个问题,要回答这几个问题,既然,用户的接入已经全部融入到IT网络里面来,那么这些业务的感知控制,必然融入基于IP的基础上来,我们要了解基于IP技术的特点,才能实现业务面向IP的控制。

  在应用融合层,可以看到应用分成两类,一类是具体的某种软件,或者某种运行在主机或者终端上的程序,另外就是用于运行这些程序的终端,这些程序在网络里面产生的媒体流三种,语音、数据、视频流,用户使用过程当中要求和需求是什么?无论在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都要能够在网络里面无差别的使用任何一种应用,使用任何一种程序。从终端说起,今天终端的融合趋势非常明显的,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不能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所有人选择终端都希望尽可能少带一个终端,对于个人消费用户而言,可能就需要一个终端,可能是智能手机,也可能带语音功能的PDA。对于商务用户来说,在移动过程中办公的用户来说,除了智能手机PDA之外还需要一个笔记本,随身带一两个终端就可以完成。对于应用而言,必须使应用能够在多种网络连接状况下,在多种终端下运行,这时候中间有中间件开发平台出现,可以使得在开发一项业务的时候做到与终端具体型号无关,只要这终端可以支持软件运行的环境就可以,无论哪种开发环境和软件本身都会基于IP。在业务融合当中,从业务开发和推广侧,从业务使用者这一侧对IP的感受,今后终端首先是IP终端,其次才是多种多样业务的终端。

  从上面几个层次分析之后就可以了解,IP技术在运营商接入和网络融合当中,在面向用户提供多种多样应用中有很多的作用,这就是思科提出IP NGN的架构,提出这个架构是帮助运营商整合网络提高收入,运营商运营中有一些重要的指标,包括网络建设费用,为争取每一个用户入网需要付出的成本,用户入网以后每个月带来的收入,为了维持在线,为了维持这些数据所需要付出运维管理的成本,最后一个是用户的离网率,这些关键的指标是用来核算运营商一年下来能不能盈利,盈利多少的关键指标。三个融合是分别对这些指标中不同的部分进行优化和影响,比如网络层的融合,帮助运营商减少建设费用和运维费用,业务控制层融合帮助运营商减少维护用户在线成本,维护用户在网的成本,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刺激用户更多的使用运营商的网络,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帮助用户无缝接入到网络当中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运营商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通过这方式帮助运营商在未来3G时代,在未来固网和3G时代获取成功。

  谢谢大家!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