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行业报告专题 > 正文

IPTV发展不容乐观 运营商须转换思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 10:26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由于传统话音业务的日益萎靡,IPTV自出现以来就被电信运营商视作新的业务增长点,受到狂热追捧。一时间,各路诸侯纷纷试水IPTV,在全球掀起一阵投资浪潮。但是最近来自英国著名调查和咨询公司Ovum的一份调查报告却显示,一片繁荣之下的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电信运营商想在IPTV领域干出一番事业还有一条布满荆棘的长路要走。

  Ovum的这份报告指出,IPTV可能并不能像电信运营商之前预想的那样在低迷的市场中
炸响一声春雷,相反,目前电信运营商在IPTV运营中出现了许多躲不开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瓶颈,直接关系着这项业务今后的发展。

  投资回报不尽如人意

  在目前IPTV发展的诸多问题中,最显著的就是IPTV没能给电信运营商带来预期的收益。据Ovum调查,电信运营商原本预计IPTV的收益到2010年要达到93亿美元,但现在此项服务在全球只有2950万用户。从这个数字来看,要达到目标还有一定难度。另外,电信运营商期望基础IPTV服务的投资回报周期为4年半,但前提是这项服务要提供100个频道,且要通过ADSL实现HDTV这样的高质量服务,而不用构建以太网。由于电信运营商需要提供更多的基础服务以吸引用户,实际的投资回报周期比预期的要长。

  吸引客户举步维艰

  问题远不止如此,怎样吸引客户成了电信运营商最头疼的问题。用户数量偏低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传统的广告收入。Ovum的分析师指出,广告商只有在保证所投放的广告能普及到他们目标市场的10%~15%时才会有兴趣进行投资。从IPTV的普及范围看,显然很难做到这点。

  尽管电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情况良好,但所提供的内容还不足以轻易招来顾客。怎样发展新用户还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管是卫星和有线电视的观众,还是那些跟不上潮流、从未首先想到要升级自己基础地面电视的人群,他们的消费习惯都很难被改变。

  英国电信在操作IPTV业务时的经历就是个例子。英国电信在还未推出其IPTV服务“BTVision”时就进行了一系列迅速、灵活的内容交易:与许多工作室签订提供电影下载的协议;在英国提供许多“免费观看”的数字频道(现已包含了有人机通信服务功能的30个电视频道和20个广播频道);尝试与PodShow网站建立合作关系,跳上社会媒体的“花车乐队”。尽管做了如此多的工作,英国电信还是放慢了推广IPTV的脚步,本定于8~9月份的推出计划被推迟,据说可能要在11月份执行。

  英国电信希望将客户定位在有升级

机顶盒意愿的用户和一直以来都对数字转换有担心的人群。英国电信要将自身打造成值得这些用户信赖的品牌,开始的工作虽需要时间,却并不是很难,但如果英国电信真的要与卫星服务提供商Sky或有线电视运营商一拼高下的话,在内容提供方面还要更上一层楼。因此英国电信在争取体育赛事转播权上采取了更强硬的策略,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用户。

  价格战:无奈的选择

  运营商前仆后继地加入到IPTV的行列中,这支队伍的领军者香港电讯盈科公司的经营状况却使得那些后来者不得不三思而行。自2003年9月电讯盈科在香港推出其名为“NOW”的IPTV服务至今,该公司以用户数达到65.4万的业绩位列世界同行之首。但是到今年6月,电讯盈科的ARPU为118港元,只有其最大竞争者——香港有线电视的一半。香港有线电视的ARPU已达到200港元,拥有将近80万的用户。

  电讯盈科以很有

竞争力的低价进入市场,但现在该公司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低价位使得该公司只能采取促使用户购买更多服务的方法获得利润。其他有名的IPTV服务提供商同样存在这一问题。美国的Verizon公司提供的相对廉价的“FiOS”服务曾迫使有线和卫星电视运营商降低收费。在美国只有10%的家庭不是有线或卫星电视用户,Verizon公司只能通过价格战打开局面。

  Ovum的分析师认为,电信运营商想在电视领域分一杯羹,就多半只能维持很低的利润。电信运营商的机会或许在于:成为其他IPTV服务知名品牌的“智能服务商”。虽然转售利润较低,对用户也没有直接的控制,但是,转售后的品牌效应确实能带来商机。例如零售巨头Tesco公司转售Tesco品牌的固话、宽带和移动服务,但提供基础设施或运营的则是电信运营商。或许,电信运营商在看完Ovum的研究报告后,会对他们想借IPTV弥补传统话音业务低迷的计划重新进行评估。

  (本报记者 赵媛 人民邮电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160,000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