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微利时代固网运营走向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11:25  中国电子报

  -本报记者 刘晶

  2002年11月和2004年11月,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间隔一年,实现在纽约和香港两地上市。在全球为数不多的固网运营商中,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也面临着移动语音分流、固网业务下降、宽带业务赢利模式不清等一系列的困扰。固网运营商如何面对现在的微利时代?近两年提出的转型又将固网运营商引向哪里?

  微利时代面对多种考验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务公告显示,两大固网运营商的前9个月收入分别达到1272亿元和649.6亿元。两家的财报均显示,固网用户的增长已经陷于停滞状态。网通和电信固定电话的用户增长几乎完全依靠小灵通业务。不过,包括宽带、固定电话增值业务等新兴业务领域,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中国网通副总裁冷荣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实际上早在十年前,国内出现因特网时就面临转型的课题。目前,固网运营商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传统语音业务逐渐被移动和IP分流,如果找不到新的业务增长点,仍然依赖固网传统话音的收入,企业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网通副总裁左迅生也认为,IP业务对传统话音业务的冲击十分明显。IP业务正在以远高于电话业务发展的速度增长,对电信的商务模式构成冲击,但IP带宽、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并未使业务收入同步增长。

  面对这样的形势,固网运营商将如何转型?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认为,固网运营商会在政策的下一轮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因为之前中国移动已经形成了大者恒大的市场,使得仅仅扶植较弱的中国联通已经不能够形成真正的竞争,因此在接下来固网电信运营商的市场发展中,就会有一些有利于固网运营商的政策出台。但现在的关键是,固网运营商是否为这种变化调整好、准备好?

  转型,转什么

  2004年底,两大固网运营商明确提出,将转型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要从传统的语音服务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但转型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却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处于摸索状态。

  吕廷杰认为,固网运营商在转型中应该关注通信消费的新变化:现代的通信已经从原来提供语音通道,向提供数字内容的分发渠道转变。为了适应通信消费的这一变化,固网运营商应在网络技术上、商业模式上、企业组织结构上与之进行适配。

  目前在网络技术上,固网运营商正在着手改进的是加强对宽带网络的可控性和可管理性,以避开不断拓宽的网络却没有带来不断提长的ARPU值的投资陷阱。2005年,固网智能化和NGN改造在各地开花,今年黑龙江网通全省的网络向NGN迁移。通过网络改造,能够看到用户使用的业务内容是主要目的之一。

  在商业模式构建上,网络的改造为建立合理的模式奠定了基础。吕廷杰在分析目前运营商采用的不同计费方式时,批驳了包月制、流量制和时间计费等方式。他认为,正确的计费应该是按照不同的内容来计费。

  首开流量计费先河的南京电信已经在日前停止这一收费方式,因为用户对电信强推他们的广告还要收费的做法较有意见。吕廷杰认为,运营商普遍使用的包月计费,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会低效益地增加网络带宽的使用负荷,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流量。如果将运营商定位在通信渠道的提供者,按内容收费就是合理的。而且运营商与SP的分成比例也需要改进,此时由于渠道的相对稀少,运营商和SP目前的二八分成要改为运营商拿大头,目前有些地方电信公司已经将比例调到五五分成。

  左迅生告诉记者,2006年,中国网通转型的业务突破点将表现在以下业务上:即在继续抓好固定电话、小灵通和宽带三大重点业务的基础上,突出在增值业务、宽带内容应用、集成服务上取得一定突破。一是加快增值业务发展,要整合增值业务资源,抓好本地网智能化改造后新业务的开发和推广,尽快形成“亮点”业务,切实见到成效;二是把宽带内容应用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抓,以内容应用提高宽带ARPU值和拉动宽带接入的持续增长;三是高度重视集成业务的开发,集成业务对于开发信息化大市场、吸引和保有大用户,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电信今年推出的“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中国网通推出的“宽带商务”等,都是增值业务和集成业务的开发。从第三季度财报可以看出,目前已经初见效果。

  在传统语音业务日趋低价化、微利化的今天,增值业务的发展是固网运营商避开同质竞争、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出路。此外,固网运营商在业务模式转型中要更关注成本和效益,关注市场和客户,关注质量和网络,从根本上树立运营商差异化竞争的实力。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