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G并非小灵通的“终结者”。3G时代,小灵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是3G最好的补充。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小灵通并不会因为3G的出现而立刻消亡,它将会和3G长期共存。
-本报记者 修荣腾
11月15日,“3G在中国”2006全球峰会将在北京举行。业界认为,这是影响中国3G政策决策的“风向标”会议,将决定我国3G牌照发放的具体时间表。
日本大和研究所分析师Joseph Ho认为,中国3G牌照发放以及大量设备订单的到来已不再是遥遥无期。
就在一周前,美国财经杂志巴伦周刊称,在被推延了至少两年之后,中国3G的曙光可能在几个月后就将真正来临。
中国3G已是箭在弦上。
另一方面,关于小灵通的讨论再度喧嚣直上。3G时代来临,小灵通还能走多远?3G时代小灵通能否绝处逢生?3G临近小灵通即将灭亡?3G是否成为小灵通的“终结者”?
小灵通何去何从,业界普遍忧心忡忡。业界有这样的担心,不外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固网运营商对小灵通的投资越来越少;二是小灵通自身的优势逐渐丧失。
2005年开始,固网运营商有步骤地压缩了对小灵通业务的投入。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的小灵通资本开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6.2%,中国网通则减少了40%。
但是,减少投资并不意味着放弃。小灵通网络和用户依然是当前固网运营商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也是固网运营商当前业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小灵通用户接近9300万户,月均增长100万户。这一数字占全国平均每月新增固定电话用户数的一半左右。
在9月份召开的中国电信的内部会议上,董事长王晓初表示,要坚持“三高两低”策略进行特定市场拓展,大力开拓包括校园、军营、宾馆、医院等特定市场。同时,通过小灵通与固话捆绑结合等方式促进小灵通业务的发展,为小灵通的发展打开更多的发展渠道。
9月22日召开的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网通宽带在线公司副总经理高文龙表示将向小灵通用户提供3G内容服务,同时继续拓展小灵通无线增值服务。
两大固网运营商对小灵通的表态,无疑是对小灵通“终结论”最好的反击。
另外,关于小灵通优势正逐渐丧失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的确,近几年来,移动运营商不断下调手机资费,仅今年上半年就下调15%,逐步削弱了资费较便宜的小灵通的竞争力。
然而,在未来3G时代,低资费的小灵通仍然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百纳咨询分析师王群也认为,由于3G业务的价格可能相对高,因此当固网运营商获得3G牌照后,小灵通将会覆盖低端用户。业内专家也提出,3G的理想用户群是青睐移动数据业务的高端用户,小灵通则满足了有限区域中低收入人群的通信需求。
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预测,到2010年,中国移动用户数将达到6.5亿户左右。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年内,还将出现约3亿新增移动电话用户,这些用户大都属于低端用户,是小灵通的理想目标用户群。
小灵通的其他优势也使得它具备相当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小灵通不仅不是一种落后的技术,相反相对于移动通信,小灵通在数据通信、健康环保等方面还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绿色、环保,是小灵通的代名词。因小灵通发射功率相对低,小灵通也在部分地区成为医院等部门人群的专用通信工具。
此外,固网运营商推出的“一号双机”、灵通无绳等创新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小灵通的市场竞争力,为小灵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因此,3G并非小灵通的“终结者”。3G时代,小灵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是3G最好的补充。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小灵通并不会因为3G的出现而立刻消亡它将会和3G长期共存。
小灵通网络和业务是得天独厚的重要资源,因此,固网运营商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小灵通业务保持高度关注、进一步明确小灵通定位,在营销上突出其独特优势,通过合理的经营策略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
日本Willcom的成功证明了小灵通在网络和系统的升级、增值服务的多元化、资费的营销策略等方面,都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可见,技术的发展是日本小灵通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健康环保、新技术、新业务的普及和应用,以及市场的精细化经营都是日本运营商采取的措施,这些值得国内运营商借鉴。根据市场发展方向,发展机卡分离、双模小灵通、灵通无绳等创新业务是未来小灵通的突围之路。
3G时代,小灵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在3G与小灵通之间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是固网运营商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