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信产业报:资费套餐开放用户选择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 15:13  通信产业报

  通信产业报记者 张九陆

  2007年起,移动运营商将不能再利用资费套餐进行品牌区隔,用户将拥有前所未有的选择权。

  按照信息产业部发出的《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年1月1日起,移动通信企业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在移动本地网内,同一运营商同一网络的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使用所有开放的资费方案,而无须更换号码。

  有地方运营商人士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此规定实际上等于打开了高端用户身边的资费“牢笼”,并消弭了某些运营商利用高端收入“交叉补贴”,在低端大打不理性价格战的做法。

  提升价格战的成本

  分析人士认为,《通知》的出台在两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所谓“高端用户”,保障他们不至于被高资费“绑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运营商中的弱势者,使竞争更加平衡。

  一位地方运营商观察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不同品牌资费套餐各自为战的方式,已经被某些运营商利用,把高端用户当成‘奶牛’牢牢抓住。”由于高端用户普遍都有对于换号的顾虑,在品牌区隔的限制下,即使想得到其他客户品牌的套餐优惠,也往往望而却步。而这些高端客户的不能自由流动,又使某些运营商能够在他们身上长期维持着较高的利润水平,然后在低端品牌方面通过非理性的竞争手段排挤竞争对手。比如:擅自推出各种资费优惠套餐,改变资费标准,使新进入者在这一市场无利可图;采用无月租、网内通话免费等手段组建移动虚拟网,用其他品牌业务的收入来弥补这一收入的不足,违规抢夺其他运营商的大客户等等。

  北京东方策略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告诉记者,面对正在发展中的市场,竞争格局“不患寡而患不均”,必须采取措施让用户得到更多的选择权。当《通知》实行以后,移动运营商采取的任何资费套餐策略都将面向本网所有用户开放,提升了价格战的成本,将使非理性竞争现象变得无利可图,市场更利于规范。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信息产业部就针对资费这一大难题不断推出果断“新政”,从资费的上限管理鼓励竞争到固话套餐的实施,到推动北京、上海等地区资费的下调。今年8月又发布(信部电函)408号文件,要求某些运营商加强经营管理,自觉检查纠正违规经营行为。而本次行动,则是这一系列“攻坚战役”的又一举措。

  支撑系统需升级

  运营商如何操作,是这一政策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

  无疑,运营商是要为此付出成本的。吉林联通员工张欢告诉记者:“这一政策实施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支撑系统的改造升级上。”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运营商的不同运营品牌往往都基于不同的网络架构,比如像“神州行”、“如意通”等预付费业务是构建于智能网之上,而后付费业务则与其采用不同的计费和经营分析系统,两套系统的融合具有一定的难度,有可能需要购买新的设备。

  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价格研究所主任王学庆表示,运营商应该不会消极应对《通知》,因为“归根到底这是一件好事,对行业健康发展有利。”王学庆认为,中国移动的“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三大品牌,实质上都是在同一个通信网络上运营,“应该没有太多技术障碍,可以操作。”

  事实上,有关部门早已充分考虑过运营商的实施难度。早在今年2月28日,信息产业部“2006年中国电信业发展与政策通报会”上,有关网内带号转套餐的政策就已被纳入工作日程。随后,有关部门组织专家与运营商就这一问题反复多次讨论。最终确定的方案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运营商的意见,不同网络——比如联通的C网和G网——无须共享资费套餐。同时《通知》也提出“确因技术、设备等原因,暂时无法实现的,移动通信企业应及时向用户解释说明,同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时间表,于2006年12月1日前报相关电信监管机构备案并对外公布”。

  另据记者了解的情况,这一《通知》本身与之前被广为讨论的“号码可携带”并没有直接关系,“号码可携带”政策目前还处在讨论当中。

  套餐向何处去

  长期以来,根据不同的客户品牌制订套餐规划,已成为运营商的日常工作,随着《通知》的出台,这些已有的资费套餐会不会“寿终正寝”呢?

  张欢告诉记者,运营商们仍旧在积极制订套餐规划,只是思路发生了一点变化:“以后可能要更多地整合资源,协同操作。”

  以往运营商推出不同的套餐格式时,经常出于企业自身业务部门和网络系统考虑,并不希望套餐应用形式简单化。套餐出台后,前面往往要附加一大堆的条件,比如必须是某个品牌的用户,必须是某个学校学生的特定用户等等,用户不但很难看懂,也容易产生误解。而关于这方面的用户投诉也一直占电信投诉中的重要比重。

  王学庆认为,随着《通知》新政的付诸实施,今后运营商现有的子品牌可能会随之变得模糊,但是电信资费将更加透明化、简单化。

  然而,这并非是品牌个性化套餐营销方式的“死刑”。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市场经营研究部专家吕新杰认为,除了现有的资费套餐策略,还有很多国外运营商的成功套餐策略可以学习借鉴。比如:单次封顶(每次电话按分钟计费,超过一定费用后封顶,或设定一个单次呼叫时限,超过这一时限则按分钟计费);根据用户的在网时间长短设计套餐折扣,在网时间越长享受的套餐折扣越多,以此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对特定号码和特定地区的通话进行优惠等。“总之,在套餐优惠策略的设计上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还有大量的新形式可以利用。”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