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手机实名制防君子不防小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 11:34  人民网-市场报
科技时代_手机实名制防君子不防小人

手机实名制真能“名副其实”?

  凌晨两点,被短信提示声惊醒,好容易摸到手机,却发现打破好梦的仅仅是一个“承办各种证件”的陌生号码;正在等待一单大生意的回复,却被持续不断的垃圾短信撑爆了收件箱,而愤怒地按下全部清空后才为时已晚地想起,刚刚得到重要客户的联系方式也在其中……令人厌烦的垃圾短信除了带给我们种种不便之外,更容易在人们一时不慎的情况下给人们造成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手机实名制,能为净化通信空间起多大作用,记者采访时发现,其尚未出台就遭到不少人的质疑。

  10月8日,信息产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年年底将出台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手机实名制作出规定。此办法本是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基于近几年违法短信、诈骗短信、色情短信等垃圾短信日益猖獗而共同制定的,但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们对手机实名制遏制目前通过手机进行的违规、违法行为的信心,却并不像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想象中的那样高。

  名实难符,实名制真能“名副其实”吗?

  “手机实名制对垃圾短信到底能起到多大影响还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现在各种各样的实名制里面真正名副其实的不多。”严先生对以手机实名的方式来净化消费者通信空间的信心明显不大,“给自行车上牌可是一直都要求用身份证登记的,不是照样丢?实不实名的,二手市场不是照样买卖?我不知道手机实名了,跟这个能有多大区别。”严先生的话代表了相当一批人的意见:“储蓄实名制”;“股票交易实名制”;“看病挂号实名制”……都未能达到其最终目的,手机实名制前途何在?是人们最大的疑问。

  去年12月19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在出席中国电信工作会议时表示,实行手机实名制是信息产业部明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而且将实行运营商一把手负责制。这是迄今为止,信息产业部为数不多的对手机实名制进行的明确表述。而所谓手机实名制,是指普通用户入网时必须出示自己的身份证件,提供自己的有效信息,今后所有用户在入网时都将按照真实身份登记。

  目前短信息服务投诉是电信服务投诉中最多的业务,投诉的主要内容是垃圾短信和服务提供者的不规范经营。一方面,据公安部统计,大多数手机犯罪使用的都是非实名的预付费手机。另一方面,在全国3.6亿手机用户中,近8成用户未进行身份登记,而在2亿预付费用户中,30%的登记信息虚假。从理论角度讲,实名制,确实能够有效根据登记信息追查到垃圾短信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并对其进行有力打击。然而,据记者从中国移动、联通两大运营商内部了解到的情况,信息产业部以前就曾下发过文件,要求用户在入网时登记资料。但在实行过程中,一些预付费业务,尤其是区域性的预付费业务并没有进行实名登记,有些号码二次利用,也没有登记到有效信息。从实际操作角度讲,保证登记信息的真实有效才是重中之重。

  真假难辨,谁来保证实名者的利益?

  “手机实名制说得好听,但究竟是不是‘实名’谁来监控呢?用假身份证、用别人的身份证……小人要是真想做手脚,方法多了。而用真实资料注册的老实人不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还要承担资料被泄密的风险,这未免太不公平。”由于担心个人资料被泄,陈女士平时从来不参加需要填写证件号码的活动,对实名制更是别有一种恐惧,“中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一个人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名下多了十几张信用卡的现象时有发生,谁还敢把自己的身份证号到处填?”

  采访中,记者发现普通消费者对手机实名制有着大小不同的顾虑:小到担心实名认证程序繁琐而浪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大到担心实名制实施后,由于自己的身份被盗用而不得不承担巨额的通信费用以及相应法律责任。说普通消费者视手机实名为洪水猛兽有些夸张,但也许是受近年来接二连三的实名举措的影响,手机实名确实激发了大量手机用户的心理抵触。而且,电信运营商的服务现也证明,很多类似于隐私和通讯安全会受到侵犯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按照规定,用户的个人信息应由运营商予以保密,但在遍地开花的网点购买手机卡时,用户的信息却难以得到保密。如果说银行之间共享客户信息是公认的行规,那么一些商业组织以各种手段从银行、房地产商、汽车销售商那里重金收购目的客户资料也已经是行业中的潜规则。因此,在实行手机实名制时,尚需完善相关的用户信息披露制度,譬如中间渠道商的信息保密责任规定、用户资料查询的授权规定等,以充分保护用户的隐私。

  得失相较,手机实名制能走多远?

  “如果你不能恢复消费者的信心,不能净化市场环境,如果你想把市场做繁荣,最终也会受拖累的。去年接近300亿元,今年还要高。花一点成本净化一下这个环境,确实有必要。”这是信产部电信研究院一位知名专家提示运营商,要正确把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社会责任时所说的话。

  对于实施手机实名制管理,信息产业部称已酝酿了两年时间,主要目的一是遏制屡禁不绝的不法短信;二是节约号码资源,减少运营商频道资源的浪费;三是可以减少话费欠费死账。另外,核对身份信息也有利于手机丢失后的报停、打印话费详单、业务转换等操作的正常进行。从长远来看,电信业务正在逐步从语音业务过渡到数据业务。短信是目前主要的移动数据业务,占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是支持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商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手机的未来诸多业务中,手机交易安全问题会突出。然而即便如此,对于手机实名制,就连电信运营商自己都坦陈尚未准备充分。

  中国移动的工作人员透露,实名制的具体操作也面临着种种困难。首先他们是否有权利审核普通人身份证的真伪,即便克服这一法律障碍之后,他们也必须配合国家相关部委完成这一鉴定工作。其次,手机实名制还意味着电信运营商的营销模式、业务流程和产品设计都将相应改变,而电信运营商对这一变化的响应十分缓慢,他们还在斤斤计较着算计成本与收入的得失。

  据介绍,在两大运营商的用户群中,目前不登记名字的用户比例非常高,截至2005年第三季度,全国手机用户达3.78亿,其中70%以上为预付费用户,即当初购买时没有要求登记身份的用户。其中包括中国移动的神州行、动感地带、大众卡,中国联通的如意通、如意133等。以中国移动为例,200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新增电话用户1949万户,其中预付费用户达1875万户,占到了96.2%。在全部累计用户中,预付费用户占73.3%。因此,手机实名制实施后现存的庞大不记名用户的处理方案将成为一个新的障碍。不仅如此,一旦实行实名制,现有的智能网络必须进行改造,改造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笔改造费用的担负问题也需要解决。

  虽然目前离年末不到3个月,但信息产业部新闻处在接受采访时,仍然肯定了在本年内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将对手机实名制作出规定的消息。而面对重重障碍,手机实名制究竟能走多远?这在很多人心中仍然还是一个问号。(《市场报》/王立嘉)

  相关报道

  市场报:手机实名无所谓 实效是根本

  手机实名要为公民多留隐私空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