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成国际候选标准只是第一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10:42 ChinaByte | ||||||||||
据悉,近日AVS标准联盟工作组声称已经拿到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认证,同意AVS成为其A.4和A.5的合作组织,这意味着AVS已成为国际电联的正式合作伙伴,有权进入ITU标准系列中,不出意外的话,AVS就将与H.264、微软VC-1共同成为IPTV国际标准中的三个视频编码格式标准。也就是说,AVS已经成为了ITU的官方候选标准。 AVS成为国际电信联盟的官方候选标准,当然是值得所有关心AVS进展人士高兴的大事
AVS成为国际标准条件已成熟 从技术成熟度的角度来说,AVS已经实现了不同厂家系统与终端的互联互通。以往的IPTV系统与终端的对接主要是各系统厂家与自产终端的对接,很难实现不同厂家系统和终端的互联互通。据媒体报道,8月31日,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牵头,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网通集团研究院、AVS头端厂家、国内主要的IPTV系统厂家和国内最大的几家家电终端厂家参与支持的AVS产业化大型试验运行成功。在AVS第一阶段电信研究院RTNet实验室AVS演示上,试验采用了某厂商全套商用IPTV系统设备,与不同厂家终端实现基于AVS的互联互通,支持基于AVS的直播、点播和时移电视业务。这次演示是AVS首次在IPTV端到端系统上运行成功,证明了AVS可以在业界成熟的IPTV系统上运行。 在产业化进程上,据有关人士透露,AVS产业化的时间表是这样安排的:今年12月份出终端;明年6月具备上市条件;2008年上市。而且信息产业部已经批准了专门的频率和地面卫星接受条件。而且,AVS实际上不只是用于IPTV,在其它领域,AVS已有实际商用案例,四川16个地县市地面传输标准项目,中标单位就是AVS联盟的一个理事单位长虹。另外,关于产品进展,头端编码器厂商联合终端厂商已推出了比较成熟产品。除了龙晶和宏景微电子已经推出了AVS芯片以外,国内厂商推出了AVS芯片,国际厂商Broadcom也正式加入AVS产业联盟,并计划在明年一季度推出支持AVS的高清芯片。 这充分说明,AVS成为国际标准的障碍基本都已经清除了,成为国际标准的条件也已经成熟了。共2页。 成为事实标准最重要 即使AVS真的成为了国际电信联盟的正式标准,也不意味着运营商或厂商会自觉采用这一标准,因为这个标准并不是强制性的,与之竞争的还存在另外两大国际标准:H.264和微软VC-1。所以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急迫的,而要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对于AVS来说还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仅从市场行为的角度出发,电信运营商自愿选择AVS的可能性很小。虽然AVS有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但是去年以来,北京网通和上海电信的IPTV测试和商用中都选择了H.264为编解码标准,这表明两大固网运营商在标准问题上的态度已经非常鲜明,是依靠相对成熟的标准来规避技术风险,还是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生标准来节省专利费,运营商选择了前者。 同样,设备商生产基于AVS的设备的积极性也不高。设备厂商需要权衡AVS的市场需求、技术风险和投入产出比。由于与AVS配套的芯片“凤芯”去年年底才设计完成,其他相关应用技术都还在研发过程中,因此在AVS产业化程度不高、运营商对AVS态度不明的前提下,设备厂商都不愿意贸然投入。 所以即使成为了国际电信联盟的正式标准,也必须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才能保证AVS真正实现产业化,走向国际市场。再者,若要真正实现AVS的国际化,AVS还必须参与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共同推动新一代视频标准MPEG-C。 如此看来,成为ITU的候选标准确实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等待AVS的考验还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