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挑战快速消费品的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14:28 互联网周刊
魏杰

  IT产品是快速被淘汰,“唯新”才有价值的最佳代表。这使得它不可避免的在设计上、材质上,倾向采用消费品的“用完即丢”、“ 衰败周期短”的原则。IT奢侈品,多么矛盾的称呼!但聪明的设计师却让二者并行不悖

  VIPN (Voice Internet Phone Network),一家在欧洲和北美富人消费市场实力雄厚的通信运营商,前些日子推出一款售价30万美元,相当于240万元人民币的手机。这款售价
30万美元的“黑钻石”(Black Diamond)手机,再次引起我们对于IT产品设计概念的反思。原本,传统概念认为,奢侈品和消费品是两种对立的概念,两者背道而驰,互不相融。但现在奢侈品的设计哲学被制造商们神乎其技的玩弄,它没有永远的定义了。

  厂商们愈来愈耐不住性子等待薄利多销的经营带来利润。他们不断尝试走向利润可观的高端市场,并且一再尝试向“高端中的高端”迈进,向《格调》一书中描述的“看不见的阶层”不断攻坚。诺基亚8800黄金版、Vertu宝石手机、摩托罗拉黄金版V3、Luxist天价U盘……,高端产品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为IT厂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无价的品牌利益。在这股奢侈风潮下,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追逐高端的IT厂商不约而同的将“稀缺、独享、昂贵”覆盖在IT消费品“平价、实用、时尚”的本质上头。

  IT产品是快速被淘汰,“唯新”才有价值的最佳代表。这使得它不可避免的在设计上、材质上,倾向采用消费品 “用完即丢”、“ 衰败周期短”的原则。IT奢侈品,多么矛盾的称呼!前景如何?无人敢妄加揣测。抛弃轻浮与造作,我们再次审视这一件昂贵的产品时发现,“黑钻石”这只天价手机并不是出自欧洲上流社会的设计师之手,而是新加坡知名设计师吴志辉(Jaren Goh)的大作。这位亲自操刀设计“黑钻石”的新加坡现代派设计师,和《互联网周刊》记者探讨了有关IT消费品变成IT奢侈品的精神内涵和操作原理。

  《互联网周刊》 :相比韩国和日本等亚洲设计强国,大多数人对新加坡设计还相当陌生,身为一名新加坡设计师,能否谈一下如今新加坡的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吴志辉 :与韩国和日本这些亚洲设计强国相比,无论是在产品还是知名度上,新加坡设计都给人一种稍显逊色的感觉。实际上,新加坡设计在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无论是企业还是民间组织都努力在全球设计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大家不难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加坡设计作品开始得到业界的认定,新加坡设计获得国际性大奖的事例也屡见不鲜。我相信,在这种发展态势下,用不了多久,新加坡设计就会追赶上像韩国和日本,若干年后超过他们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互联网周刊》 :无论是从价格还是材料上,由你设计的“黑钻石”手机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在设计之初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款售价30万美元的钻石手机是否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你认为这种售价高昂的IT奢侈品的前景如何?

  吴志辉:就一件设计作品而言,价格和材料只能代表它的一部分。现在流行将那些价格不菲的手机、笔记本电脑、MP3等称之为IT奢侈品,这是一种相当有意思的叫法。通常来说,既然是IT消费品,就免不了周期性更新换代,会给人一种廉价和经常被淘汰的印象。如果是奢侈品,那它的价格、品质、设计、品牌一定要是最好的,价格昂贵只是表面现象,最重要的是它们要有相当的收藏价值,真正具有眼光和品味的人才会是这些奢侈品的客户,这不是价格的问题,是一种精神和内涵。我正在和VIPN恰谈制定出包括各种各样的模型以迎合不同的市场需求。我们有黑钻石, 钛制系列并且迎合公众的”白珍珠” (white pearl)。对于一位设计师来讲,在设计产品之前你需要弄明白一点:你在为谁而设计。既然你是在为富人而设计,那就不要因为价格和成本将自己的创意局限住。这是一个产品如何定位的问题,只要符合你所针对的客户的要求和标准,你的产品永远都会有市场。介于这点,我十分看好这类IT奢侈品的前景,为特定人去设计是一种趋势。

  《互联网周刊》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设计理念,IT奢侈品才会如此的吸引人。许多人都对这款“黑钻石”十分好奇,你能否介绍一下这款手机的设计过程?

  吴志辉:保持神秘感是这类小众产品的一大特点。其实早在2000年,我就有着设计这款“黑钻石”手机的概念。在最初的设计模型中,这款产品还带有顶部天线和一块较为厚重的电池,由于外形和功能总不能达到预期设想,因此这款产品就迟迟未能完成,外界更不会知道消息。以现代技术和材料, 并加一些设计改动,黑钻石的概念才得以被实现。能够将这样一款概念性产品变为现实,VIPN在设计上支持相当关键。

  《互联网周刊》 :全球限量销售5部“黑钻石”的消息是否属实?

  吴志辉:是的,VIPN今年计划在全球限量销售5部“黑钻石”手机。但这只是首次销售计划,在接下来的生产和销售计划中会有更多产品进入市场。

  《互联网周刊》 :在你的个人网站上我们看到许多你的设计作品,除了一些工业设计外,有超过半数都属于IT产品,包括DVD、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LCD显示器等。可以看出,IT产品设计是你的一大方向。在如今IT产品市场已接近饱和及同质化严重的状态下,选择设计IT产品是否具有很大难度?在你看来,IT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吴志辉:我同意IT产品市场饱和及同质化的看法,但这并不代表IT产品设计市场没有机会。相反,正是由于过多数量和同质化IT产品的出现,设计才更显可贵,这也是我的方向所在。许多厂商在看到我的设计作品后都纷纷表示合作的意向,虽然这是一个技术主导的市场,但优秀的产品设计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iPod和三星手机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何把握好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

  《互联网周刊》: 那能否谈一下你本人的设计思想?在你看来,具备哪些素质和技巧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

  吴志辉:保持头脑清晰是一个设计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你必须时时刻刻清楚你在设计什么。设计思想应该来源于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名优秀的设计者会从他身边的每一件事物中获得灵感。在某些时刻,我甚至试着忘记我是在进行设计,而这时才可能找到更大的突破。在设计过程中,100次尝试会失败99次,但1次成功将使你找到再次成功的方法。推陈出新是设计的重要法则,不要迷信权威或某位设计师,要关注产品本身,客户和制造商的反馈是最重要的信息,这才是精华。设计是没有成功公式的,成功的设计各不相同,但设计理念一定是相通的。当然,我比较幸运,VIPN帮助我将设计产品推向市场,好的合作厂商同样起着决定作用。

  《互联网周刊》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家,不乏各国设计公司和人才,面对亚洲和欧美不同的设计风格,本国设计者该如何把握?

  吴志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设计特色,我们学习欧美先进的设计模式和经验,但一定要保持本国特有的设计特色。

  《互联网周刊》 :你是如何看待中国设计的?是否考虑过和中国设计师一起工作?

  吴志辉: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国家,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公司和设计者,如果有机会,我将非常乐意与中国设计师们一起工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