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导刊:3G应用不缺市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 16:27 新经济导刊 | ||||||||||
文/ 王煜全 关于3G的争论反反复复,今年的焦点集中在3G到底有没有市场上。 以前在讨论3G到底有没有市场时,大多数的专家、学者,甚至经营者,都说3G不成熟,应用还不够丰富。 2004年以后,则有了一个明确转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2004~2005年,欧洲、美洲都在开始积极筹备3G,尽管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国家做得轰轰烈烈。但如果等到国外出现3G大规模成功的案例时,中国再上3G,就没有机会了。 中国要不要上3G,之前大家认为主要问题在于风险太大。其实,即使全球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勇敢的探索新市场。如果你不探索,机会也不会自动来。现在有些观点很让人担忧,声称中国人不能为世界其他国家打工,不能被别人欺骗了,其实不是这样的,那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一位业内人士曾经情绪激昂地说,3G只要上,肯定有市场。他说,从2G,2.5G时代看到短信的应用,出乎全世界很多人的意料,已经反映出中国人的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我和这位人士的观点略有不同,我认为在2G,2.5G时代,如果和运营商、SP交流的话,你会发现,这中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个业务什么时候能起来,是有偶然性的。但是到3G时代,偶然性会减弱,直截了当地说,未来有没有应用取决于我们今天做得好坏、经营得好坏,今天经营得好,未来应用就繁荣,今天经营不得当,未来可能会应验那些专家的话,没有应用。为什么这么说呢?2.5G的时代应用还是相对短信化,形成了原来沟通、交流的一种填补。到3G时代,这个需求会进一步深化或者说复杂化。 3G的时候,如果创作一段能让大家下载的视频,再加上多媒体,制作下来,那就更难了。内容不说,应用也更复杂。我希望创造出一些更新的应用来,比如说视频能不能和家庭安全结合起来。我们把它和IT做一个对比,IT业为什么能够繁荣,在于应用很丰富。电脑上的应用,需求方与开发方是合而为一的。就像腾讯老总,本身也是电脑高手,他发现自己有即时通讯的需求之后,就开发了一个QQ软件。首先他满足的是自己的需求,要跟自己的朋友联到一块儿。 今天我们研究电信经济的规律就要关注年轻人的需求,街边的年轻人、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是电信潮流的带动者,超女投票时,都是他们在街边拦着大家把手机抢回来,投了票的。现在电信运营商们,实际上是从传统转型过来的,你要让他理解现代年轻人这样丰富多彩的需求就很困难。 今天的电信行业,存在一个差异,需求方和开发方之间缺乏沟通。3G如果不能解决这两者的沟通问题,使得需求能够系统性地得到满足,未来很难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