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经济导刊8月封面:手机的魔力
科技的、娱乐的、商务的、生活的,无论我们选择接受还是拒绝,手机都在以非常强势的姿态和无所不能的渗透性向我们展示它的不可忽略性和强有力的主导地位
手机的发明者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手机已经远远超出通话的概念而成为一个新的媒介,通过手机我们可以听音乐、接发邮件、看新闻、玩游戏、学习英语、手机定位等等,一个小小的手机已经承载了太多的功能,从娱乐到商务,似乎无所不能。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手机产业链上下游的竞争形态。
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手机生产厂商都在积极地为这一改变而改变,运营商开始介入到内容的制作,不难想象,也许未来最大的媒体会产生在通信运营商中。手机生产厂商也在改变,单纯对于手机技术品质的追求已经不能适应竞争的需求了,而设计和手机应用以及内容服务成为较量的核心,所以我们会看到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企业会推出自己的音乐网络、游戏等服务。
而这一改变更为深层次的影响还在于对相关产业带来的巨大变革,比如最传统的音乐产业,因为手机的发展,整个音乐产业的价值被重新放大。还有围绕手机这样一个全新媒体的诞生,与之相关的内容产业也将应运而生,就像电视的出现才有了电视剧电视栏目等形式的内容一样,手机的发展也会产生新的适合手机的内容形式。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看到从运营商到SP到CP甚至手机厂商都在向手机的内容服务领域延伸,一个庞大的新的内容产业充满了诱惑。
与此同时,在一个以手机为中心新的传媒秩序建立起来以后,也对其他相关产业以及文化形态造成一种冲击和破坏。
手机的媒介化演变正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不仅改变着手机本身,还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些已经在发生,而有些还没有发生,而且不论是我们选择接受还是拒绝,手机都在以非常强势的姿态和无所不能的渗透性向我们展示它的不可忽略性和强有力的主导地位。
从技术到设计,再到内容服务——
手机进入3.0时代
本刊记者 薛童
从注重技术、到注重设计再到注重提供更多的内容服务,随着手机媒介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手机企业的竞争核心也在发生着转变。而今天的手机企业已经不是单纯的提供手机终端产品的企业,除了要在手机的技术上不断地精进,能否提供更多的软件平台、更好的内容服务正在取代手机本身成为手机企业竞争的核心。
换言之,手机的竞争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谁能够把握手机的发展方向和新的需求,谁就能在手机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未来的竞争中,手机企业需要的是多层面的策略,以及对于手机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和应对。
为什么会改变
改变来自消费者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以及新的内容形式的出现
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发掘消费者的深层需求,发现人们关于当前和未来的移动多媒体电脑的看法,不久前,全球移动通讯行业的先行者诺基亚公司进行了一项关于移动设备融合的全球调研。这项调研涉及中国、法国、印度、日本、美国等11个国家的消费者。
让我们来看看,关于移动设备的用途,全球的消费者们都在做些和想些什么:
全球几乎每两个被访者中就有一个将他们的移动设备作为主要的相机使用;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访者预言一个具备音乐功能的移动设备将会取代他们的MP3播放器;半数以下的被访者希望将移动设备与他们的家庭电器相连。
而其中,中国消费者对手机的依赖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他们热衷于手机的摄影和音乐功能,他们主要以下载的方式来购买音乐,他们非常喜爱流行乐,其偏好比例位居调查国家第二,他们还希望未来的手机增加音乐视频功能……
摄影、摄像;音乐下载、管理、播放与分享;视频传输与分享;无线网上冲浪……甚至作为控制中心管理家庭电器,这些需求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终端形象:它是可移动的、多功能融合的、智能化的,同时,它也应该是可升级的和便携的。
诺基亚这项在全球11个国家进行的一项深度调研结果表明,消费者正在呼唤移动多媒体电脑时代的到来。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进化,在未来,手机真的会取代电脑吗?
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不是网络运营商,不是手机厂商,恰恰是消费者自己。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要求和越来越旺盛的购买力,推动着科技前进的脚步,也让种种昨天的梦想成为今天的可能。
是的,正是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推动着手机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转变,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的是一个多媒体的移动电脑,而不是手机。既然有需求,那企业还有什么理由不改变呢?
技术的发展与融合引发产业的融合
从手机诞生的那一天起,手机的技术历经数次飞跃,每一次技术的发展都直接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移动生活,也因为有了技术的发展,才能够呈现给我们一个精彩的手机体验。
技术的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手机技术本身的发展,直接为多个功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比如从模拟到数字的技术发展,把手机从原来高端的产品普及到大众化的产品。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还有,数据通信能力越来越强了,手机的通道上可以跑越来越大型的内容,使得邮件、短信、新闻、电视等越来越多的新功能有了实现的通路。
另一方面是技术的融合,手机和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技术融合产生了很多新的功能和消费体验,比如照像手机、定位手机、游戏手机、音乐手机等。这些不是纯粹的创新,而是通过一种融合,使得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宽。
同时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也带动了产业的融合发展,原来单纯的手机厂商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从硬件到软件平台再到内容服务,原来生产MP3的厂商开始生产具有手机功能的MP3;还有出现了手机PDA和PDA手机等等,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原来不同领域的生产厂商从各自的方向向着同一个目标发展,而所有的核心是满足“移动”的需求。
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的生产商就不满足于仅仅提供手机的硬件产品,而是向软件平台和内容服务方面延伸,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获取更多的利润,因为硬件产品的利润会越来越薄。现在,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的生产,使得企业在技术实现的能力方面的能力差距越来越小,技术没有太大的差异,意味着仅凭借技术战胜对手已经不太可能了。
新的内容形式给所有人机会
在手机媒介时代,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表现在,整个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都积极涉足内容领域。尤其是终端产品的制造商,很难想象以前的电视机生产商会涉足到电视内容的制作中,但是今天手机厂商介入内容领域似乎是一种必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手机产品单纯依靠产品本身的竞争很难获取更高的利益之外,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恐怕是来自手机内容市场的空缺以及内容市场的诱惑。
手机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其特殊性在于,它无法平移电影或者电视的内容,至少不能够全部平移,这是由手机的特征所决定的。就像电视的出现一样,电视所承载的内容与电影的内容有一部分是融合的,比如电视也可以播放电影,但是电影那种形式的内容绝对不是电视的主体。电视依据自身媒体的特征逐渐发展出适合自己的内容形式,比如电视连续剧、电视栏目、新闻节目,体育赛事直播等等,互联网的出现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内容形式的改变,比如网络音乐、网络小说、网络视频等等,但是可以说,网络更多的是传播渠道的改变,电影和电视的很多节目形式包括平面媒体的很多内容是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平移的。而手机则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屏幕太小,容量太小等,所以很多视频的文字的包括游戏等内容要专门针对手机来开发,这就带来新的内容产业的发展机会。
当然手机也有很多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最大的优势莫过于手机无处不在的便携体验。如果说电视的出现,把人们从电影院解放了出来,而网络的出现把人们从客厅解放了出来,那么手机的出现则把人们从空间里完全解放了出来。
所以,移动性是手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也许有一天,手机会成为最强势的媒介,至少它会带给手机产业链上各个行业以无限的遐想。
手机的这种特性和新的内容市场的产生,使得无论是移动运营商还是终端手机生产厂商以及大量的CP、SP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机媒体的内容制作上。
可以说,手机用户有庞大的内容需求,但是市场可以提供的内容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谁都希望能够在手机内容领域有所表现。
手机企业作为终端产品制造商,似乎只要做好硬件的产品就够了,但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手机制造企业参与到内容的领域,比如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还有OKWAP等都推出自己的手机音乐商店,甚至创作自己的原创音乐。
如果说当年SP向CP转型多少有些无奈,那么现在手机生产商介入到内容领域则完全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积极地战略布局。
在手机之前,硬件厂商和内容商的界限是很清晰的,但是在手机这样一个新的媒介产生后,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和交叉。
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也是全新的市场,谁都想从中获取一份利益,最重要的是,内容将是日后手机产业链上下游最主要的利益来源,或者说是最具成长性的利润增长点。
什么在改变
竞争在逐层推进,竞争的核心在改变,从技术到设计,再到多媒体数字融合以及软件平台和内容服务
如果说以前的手机竞争的关键词是待机时间、通话质量,那么未来手机竞争的关键词则是设计、软件平台、多媒体体验、内容服务。
技术的发展和融合是改变的前提,技术是基础,但同时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又表现为超越技术的竞争。
在技术的差异越来越小的时候,怎么超越竞争对手,产品设计在手机企业中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认识到手机的转变,意味着在下一轮的手机竞争中能够取得先发优势,而且,超越技术的竞争比技术本身更为复杂和难以控制,因为很难给出一个标准,技术竞争时代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比如,延长待机时间,提高通话音质。但是设计个性化的产品,需要对市场深入的了解和对消费者需求敏锐的把握。
而设计的竞争也走过了几个不同的层次,比如最早依靠设计崛起的三星,那个时候别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开始注重设计,三星大胆前卫时尚的设计一下子就脱颖而出。而当大家都开始重视设计的时候,仅仅依靠时尚的外观已经远远不够了,还需要赋予更多情感的诉求,比如LG推出的巧克力手机,它的定位是吃巧克力长大的一代,这样的设计在充分考虑外观美观的同时还赋予手机更多人性化的情感和文化的诉求。LG电子认为,今天的消费者与电子产品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亲密”,手机的设计已经不能单纯地停留在表面功夫,还必须能够与消费者建立一种伴侣式的“亲密感”,使手机成为消费者的“心灵挚友”。
还有英华达生产的OKWAP卡通手机,在手机业界掀起了一股卡通风尚。不久前,英华达推出了全球第一款Hello Kitty闪信手机,在“OKWAP Hello Kitty 闪机”里,处处可以见到Kitty的可爱身影。Kitty菜单、精彩Kitty动画、最新Kitty图片、动态桌布,Hello Kitty音乐乐园主题铃声等一应俱全。
这款手机还有一个独门利器,即“闪信功能”。只要选择菜单内的摇摇信息选项后,编写一条短语,然后合上手机盖,摇动手中的手机,就可以利用灵动的闪灯,将你表达内心语言,呈现在空中。
除了外形设计突出卡通风格之外,OKWAP手机还建了两款Kitty的小游戏,从外形到内容满足Kitty粉丝的需求。在娱乐之余,OKWAP手机还有提供学习的帮助。除一般的英汉词典外,还内建牛津精选词典、四六级和雅思专用词汇,中国特色词汇。
值得关注的是,OKWAP在中国大陆的独家授权经销商上海健联电子有限公司还特别推出的OKWAP网站。为用户提供各项无线服务和手机增值服务,未来,OKWAP网站还计划推出更生活化的WAP手机服务,如∶多媒体铃声、图形下载,及最酷的生活、电影、娱乐及星座命理……等信息。
是的,从外形设计到内容的,赋予手机更多娱乐、学习等增值服务正在成为手机产品竞争的核心。当然不是说设计不重要了,但是至少现在看来,仅仅仰仗设计似乎还不够,因为当手机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媒介以后,提供怎样的多媒体数字融合、软件平台和内容服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产品的竞争力。
其中多媒体数字融合将会成为手机竞争的核心。多媒体体现的是手机强大的娱乐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手机能够成为个人的娱乐中心,而手机厂商也是为此绞尽脑汁。让我们看看,目前手机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还将为我们做些什么?
听音乐、接听收音、玩游戏、学习英语、练习瑜珈、手机定位、手机电视等等,几乎可以满足我们所有的娱乐体验和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生活帮助。
就目前而言,手机所能提供的功能已经可以说非常的强大了,但是正如诺基亚的首席设计执行官Curtis表示:“今天你所看到的一切无法和未来相提并论。”
看看诺基亚所做的趋势预测:客户希望始终保持连接,并把手机当成娱乐中心,作为与朋友和家人分享快乐生活的途径。诺基亚高级消费者愿景经理Elise Levanto表示:“我们把电话从一种工具转变为生活伴侣。”诺基亚新推出的N93不仅可以播放音乐、拍摄高品质视频、网上冲浪,并且拥有可收看电视的2.4英寸折叠式显示屏。另外,该手机还可以对物体拍照,然后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比如,用手机拍下公车的照片,然后查看其时刻表,或拍摄餐馆的照片,然后查询对餐馆的相关评价。
也许这些还远远不够,手机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应用等待我们去发现。
本文导航: | ||
·新经济导刊封面文章:手机的魔力 ·新经济导刊:手机行业新的较量 ·新经济导刊:诺基亚梦想手机兼一切 |
·新经济导刊:运营商向媒体化推进 ·新经济导刊:手机引发的新一轮破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