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阚凯力指责WAPI违反市场规律的反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11:53 TechWeb.com.cn | ||||||||||
作者:张庆松博士 作者简介:张庆松博士是著名历史学家和战略策划家,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战略顾问,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一. 概述
据新浪网报道,“著名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做客新浪聊天, 其又发出惊人的观点:全世界都是WIFI ,WAPI与全世界都不兼容;WAPI的推行者非常强调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恐怕唯一的受益者就是标准的提出者以及少数个别的制造厂商而已;像WAPI这一种推广方式,完全是把产业价值链倒置,违背起码的市场经济规律。是必然要失败的。” 笔者不是电信专家,但是近两年来一直关注并协助推进WAPI标准工作,并为WAPI所取得的许多重要进展,和其对自主创新战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而感到欣慰。看到阚教授对WAPI如此强烈的批评,感到震惊。 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同一天、在同一网页上,在阚凯力谈WAPI这条新闻的下面就赫然有这样的报道:英特尔承认迅驰存在安全漏洞 可引发黑客攻击 。 仔细阅读阚教授的谈话内容后,发现教授并没有完全清楚地了解WAPI的技术特点,市场策略,战略意义和未来发展,对技术标准和市场规律关系的认识也有偏差。因此笔者难以接受或者认同他有关“政府支持WAPI而违反市场规律”的观点。 为了说明WAPI的真实情况,并对自主创新和市场规律的关系补充看法,特写此文。为了避免转述产生偏差,下面将逐段引用阚教授的原文(加黑部分),然后进行针对性分析讨论。 二.关于WAPI的衡量标准 据报道,阚教授首先提出了评价WAPI的两个标准。他说,“我觉得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必须支持,但是前提必须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主知识产权与科学技术创新服务的目标就是要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服务。那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WAPI,它能不能符合这两个标准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这段话虽短,但是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阚教授肯定了自主创新,并提出要实现的两个目标,即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和服务群众利益。但是,从阚教授的态度看,他认为WAPI不符合自主创新的两个标准。笔者认为,WAPI不但符合自主创新的目标要求,更为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知道,重视科技创新早就是国家发展战略组成部分,而自主创新的概念则突出了“自主”性。这是近两年来发生的重要策略性调整。标准是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科技自主创新必须同步体现在标准政策上。而WAPI技术的诞生和标准化努力,有力地推动了标准化领域内向扶持自主创新转变的重大战略调整。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国标准化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采纳和采用国外国际先进标准是主要指导方针。先进标准的引进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在世纪之交,面对21世纪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光依赖国外标准是不可行的。于是,政府开始推动制订自主标准。在2000年以前,制订标准所瞄准的目标是直接成为国际标准(如TD-SCDMA)。2001年组成的WAPI标准工作组实行了新策略,即先成为国家标准,并在2003年5月成为首批IT领域中国自主标准。这在当时曾经引起激烈争议,实施也被推迟。 但随后在推进国际标准过程中,在相关国际标准会议上(如奥兰多会议,法兰克福会议,日内瓦会议,北京会议,法国尼斯会议,加拿大班夫会议,爱尔兰会议,济州岛会议,捷克会议等),WAPI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纠正了中国不能制订自主标准的说法,驳斥了WAPI是贸易保护措施的指责,明确了中国具有制订技术标准的权利,中国可以向国际标准组织直接提交国际标准提案,中国标准具备快速程序资格(开辟了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快速通道,并证明了中国标准是走向国际标准化的基础和起点的论点),中国标准享有平等资格,WAPI密码政策符合国际规范,中国有权利采用自主先进标准和安全技术法规来保护信息安全等成果。这些成果说明了中国自主标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从而为自主创新战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既然WAPI同自主创新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并提供了重要支撑,现在反过来指责WAPI不符合自主创新目标,这种矛盾现象是难以解释的。 另一方面,姑且不论WAPI是否符合这两个标准,衡量WAPI和自主创新战略只用这两个标准是有问题的。作为一个国家政策(推动创新,扶持WAPI等),考虑的会是方方面面,是各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在评价中,我们必须考虑到所有因素。 三.安全技术的重要性问题 据报道,阚凯力说,WAPI与在国际上广为流行的WIFI唯一区别就是在认证保密方面,不是说WIFI完全没有认证保密功能,而是不够强大。他表示,据WAPI推行者的介绍,这方面它的功能比WIFI强大很多。但是,我们使用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中有多少是需要保密的呢?恐怕只有一些政府或者军队或者一些需要很严格的商业保密的东西,绝大部分的一些社会的应用,其实对保密没有要求、至少没有严格的要求。他说,“那么,为了执行这种保密的要求而让全社会付出代价,是不是值得?这就是一个问题”。 这个论调存在对基本通信常识理解和判断问题。 首先,把WiFi同WAPI相比是不妥当的。WiFi只是一个民间认证团体,是IEEE的合作伙伴。而中国的WAPI是基于国际标准ISO/IEC8802-11,并在安全接入部分采用了自主性技术以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安全需求而形成的国家标准。民间团体标准和国家标准是有很多差别的,不可等同视之。 第二,旧的WLAN标准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所以WAPI要提供更为先进可靠的安全接入技术来完善之。中国开发这样的技术,并应用之,完全是符合国际规范的。不应该给以指责。 第三,与WAPI竞争的是11i补篇。WAPI早于后者一年正式成为标准,并早一个月申请成为国际标准。11i仍然存有严重的安全漏洞和结构性缺陷,而WAPI技术先进性和结构完整性却是无可置疑的。所以WAPI的应用推广是合理的。 第四,既然承认政府,国防,和商业领域内有实施WAPI的必要,那就应该承认WAPI存在的合理性,不应该全盘否定。 第五,所谓绝大多数使用者没有安全保密需要的观点是完全不能成立的。保密安全需求是普遍的需求,网上银行,购物,个人通信等都要严格保密。现在已经证明,不安全的无线网络甚至会导致家庭个人电脑遭入侵。所以,不应该怀疑无线安全接入的普遍意义。否定这一点,是对消费大众利益的藐视。实际上,IEEE宣称为了保护过去的投资,而不得不兼容老的系统,导致安全性降底。这才是重视保护商业利益,忽视消费大众安全利益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第六,所谓全社会付代价的说法也值得商榷。既然有需求,就值得研究应用。而且,不用WAPI,国外的技术应用也是要全社会付代价,而且价格更高,安全性差。众所周知,凡是有自主技术的产品,成本都会低于国外产品。所以,推动自主创新是符合消费者利益的。 所以,从安全角度和消费者利益角度,WAPI的存在和应用是合理的。 四.加密技术的作用 据报道,阚凯力还说,WAPI也不过是对无线局域网中间的几十米进行了一定的加密,这种加密是不是能够有效,这个也值得推敲。他说,早从80年代,我们国家对于无线技术的应用,包括微波包括卫星技术的应用就有了深入的讨论。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是依靠信息的传输系统来进行保密,根本是不可靠的。何况,这种WAPI往往又可能是一种面向公众的场合来应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它来进行保密,根本就是不可行的。“唯一可行的安全保密措施就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不同的商业级别甚至军用级别的终端加密手段”。他总结说,“所以,可以认为,WAPI的推广,本身对于安全保密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这段话里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WAPI并不仅仅是加密技术,而是包含了接入认证协议和加密协议两个部分,其目标是对接入系统安全提供保证。这是无线局域网安全的最关键部分(接入后就属于有线网络,其安全属于非无线技术范畴)。如果这种安全没有意义,那为什么还要有11i呢? 其次,阚凯力的话前后矛盾。前面怀疑加密是否有效,后面又说需要加密。事实情况是,WAPI含有加密手段,而且符合国家法规要求。所以,WAPI能够实现提供无线局域网接入安全的目标和需要。这方面是没有任何理由怀疑的。如果WAPI无法发挥安全保密的作用,怎么可能被纳入国家采购项目? 所以,对WAPI技术进行扶持,是于国,于民,于企业都有利的事情。 在安全问题上没有作为,才真正是不负责任的。 五.WAPI的兼容问题 据报道,阚凯力还认为,WAPI还会给整个电信产业以及社会的信息化造成极大的障碍。首先,它与全世界互不兼容,全世界都是WIFI,唯有中国搞WAPI,这样我们中国在中国使用的终端设备,比如笔记本,拿到外国就不能用,而外国的笔记本拿到中国也不能使,这种障碍对于我们的国际交流、尤其是两年之后要向全世界开放的08奥运是极其不利的。同时,因为WAPI它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即使有了,将来在可以预见的时间之内也 是生产规模要比WIFI少得多,必然就缺乏规模经济性,不但使它的成本严重偏高,而且使后续研发不足,WIFI最近一、两年的技术发展又很多。比如, WIFI MESH最近一两年在世界上非常流行,就是WIFI的热点基站可以自行组网,对于WIFI的普遍推广使用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后续研发都是建筑在 WIFI具有巨大的用户群以及市场潜力的基础之上。 对于兼容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考虑到更多的方面。首先,任由国外不安全的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而无所作为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为了兼容而放弃或者降低安全功能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其次,发展安全接入技术并使用之是负责任和正当的做法。第三,兼容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而是多种技术的共存和互通。如果国外真正希望兼容,就应该接纳中国的WAPI-11i在国际标准中共存的方案。第四,对于使用者来说,通过软件升级或者硬件附加设备,很容易可以实现互通。11i也是需要硬件升级的。而WAPI的费用更低。所以,用兼容问题来指责WAPI也是不应该的。 至于后续开发的问题,WAPI所采纳的是国际标准8802-11,对这一国际标准的补篇只要适合也会继续被采纳到中国标准之中。另一方面,从反对标准和技术垄断角度看,原标准开发者不能以市场占有量等原因拒绝其他应用者针对原始标准进行修改,补充和扩展以符合新技术新需求。所以,用WiFi市场规模来反对WAPI,恐怕是要引起反垄断问题的。 六.与世界隔绝的问题 据报道,阚凯力说,那么,我们国家把自己隔离于世界,自己去推广这个与全世界都不兼容的 WAPI又有什么好处呢?历史上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非常多,拿我们中国自己来说,80年代末期,我们的第一代移动通讯使用的是美国的频率、欧洲的制式, 搞了一个中国自己的“四不像”,结果,不但设备和终端产品没有规模经济性,成本高昂,而且不能在全世界漫游,使我国的第一代移动通讯的推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推广第二代移动通讯的时候,我国就是采用了原汁原味的GSM系统,不但具有极大的规模经济性,而且成本低廉,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国家才能够今天成为全世界移动通讯的第一大国。相反,日本在第二代移动通讯上,采用了与全世界不兼容的PDC系统,于是遇到了设备成本高昂与全世界不能漫游,与世隔绝这么一种状况。所以,日本在这方面更有着惨痛的经验教训。他说,“所以,我非常担心我们国家如果推行WAPI也会使我国在无线宽带通讯方面遇到极大的困难。所以,我建议,这个问题还是让市场经济自己去解决,而且尤其要从消费者的需求、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在段话里,阚凯力实际上是怀疑中国自主技术标准的是否可性。他用一代和二代移动通讯的历史经验来证明,自主标准不可行。但是,其对历史经验是否正确解读和运用是值得讨论的。 首先,中国在前两代移动通讯上的经验,并不能用来否定WAPI和自主创新战略。前两代移动通讯都是属于技术引进。而许多经验证明,如DVD事件,没有核心知识产权和标准制订权,所谓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所谓的第一也只是消费者数量,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所以,推进自主创新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决策,是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的战略手段。不能再用老思想、老教条来约束我们的思路。 其次,阚教授延用了2代手机历史经验来说明自主标准的不可行。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案例。根据笔者对历史的考察,正是自主标准才导致了欧洲在2代手机上的巨大成功。 在2代手机上,并没有所谓的国际标准。欧洲为了同美日展开技术竞争,用政府的力量,使GSM成为唯一的欧洲自主技术标准,从而依靠统一的欧洲市场,完善了技术,迅速形成了产业链,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强了服务,并因此而形成品牌实力,获得世界上120多个各国采用。相较之下,美国由于提倡自由竞争,竟然在市场上同时有GSM,CDMA,ATT等四五种标准,拼抢地盘。结果是,生产成本高,运营混乱,服务水平低,形不成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结果只有20多个国家采用。这说明,统一市场,自主标准可以是推动技术创新进步的强大助力。至于日本,情况复杂,不能简单归纳于自主标准的问题。 第三,在标准体制上,存在两种体制。一种是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用标准来促进技术进步,这是欧洲、日本为代表的所谓自上而下体系。另一种是所谓的自愿体系,政府不干涉,自由竞争,这以美国为主。两种体制各有其生存的理由和成功案例。所以美欧之间也存在着体系之争。阚教授所谓让市场决定的主张是自由标准体系的观点,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和需要,恐怕是要认真研究的。 七.自主创新和市场经济规律 据报道,阚凯力评论说,我们国家最近一、两年有很多情况下,发生一种产业链倒置的情况,尤其是打着“自主知识产权与民族创新”的旗号,实际上是在违背市场的需求,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这种现象如果发展下去,只能够造成祸国殃民的恶果。他认为,自主知识产权当然要支持,创新更要支持,但是,永远不能忘记服务于什么目的。在电信或者是所有的行业,服务的目标是消费者是全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个是产业价值链的源头,之后,是运营商,再之后才是设备制造商。“像WAPI这一种方式,这种推广方式,完全是把产业价值链倒置,违背起码的市场经济规律。是必然要失败的”,他如此认为。 上面对WAPI的实际情况介绍,说明其制订,发展,标准化,产业化和政府采购等,无论在技术方面,市场方面,规则方面,应用方面和效益方面都是具有全面考虑和合情合理的,既体现了自主创新的战略意图,也是有益于国家,社会,消费大众和企业的,因而在国内得到广泛的支持。说WAPI会导致“祸国殃民”,体现出价值判断上的巨大差异。从历史经验看,对WAPI深恶痛绝,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是国际标准垄断势力。 所谓产业链倒置的说法,也是片面之辞。实际上,标准的推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推广后定标准,还有一种是先形成标准然后再推广。使用哪一种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情况和策略考虑。从历史经验看,先订标准后推广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所以,WAPI必然失败论是是过于武断的结论。 结论: 过去几年来曾经有过对WAPI的许多不实指控,一直也没有系统地进行过解释说明。普通民众存在一些对WAPI的误解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多介绍一些WAPI的真实情况,让大众加深一些了解,对WAPI的评论就会更为中肯,也会获得更广泛的支持。搜索一下“WAPI”,找到相关新闻约20,700篇。另外,学者们应该对标准化历史情况多研究一些,对自主创新和市场规律之间的关系也就能够阐述的更全面。不要以偏概全,这句话应该值得我们铭记。(张庆松,西南大学,2006年8月3日星期四,) 延伸阅读: 阚凯力阚教授素以言论大胆、激进著名。此次又将“炮口”对准了WAPI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搜索一下“阚凯力 炮轰”竟然发现有14900篇相关内容。WAPI联盟在英特尔等境外利益势力的打压之下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但这样旗帜鲜明的炮轰WAPI,阚凯力阚教授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又一次吸引了足够的眼球,不管是支持,还是鄙夷,阚教授让人在炎炎夏日感觉到一丝来自脚底的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