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SP业务量平均下滑超六成全线裁员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01:23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杨国强 发自北京

  这个夏天很热,但对SP却足够冷。

  小张正忙着找工作,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得不换一个行业重新开始,而几天前他还是一家SP的员工,再往前推两年,他还拿着每月一万多元的薪水,过的是无忧无虑的生活。

  “那时候赚钱太快了,不知道珍惜,而现在能够找到一个工作就很满意了。”小张说,过去的这一切仿佛跟做梦一样,来得太快,去得也太快。

  由于SP行业普遍裁员,像小张一样被迫换行重新开始的大有人在。

  “也许SP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互联网分析师吕伯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全行业缩水了,当然就要裁员,上市公司裁员必须公布,但大多数公司是不用公布的,而裁员还会继续下去。

  疯狂的裁员

  “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行业像SP这样疯狂地裁员,并且是全行业的。”一位分析人士说。确实,由于受到中国移动和信息产业部“11条新规”及“二次确认”等极具杀伤力“铁政”影响,整个SP行业的业务量平均下滑将在六成以上。

  “有的SP业务量缩水达到90%以上。”一位SP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在移动的新政策出台以前,有很多SP主要依靠历史纪录收费,即如果用户因主动或被动订阅过某个SP的产品,而一直没退订这项业务,SP就会一直收钱,但中国移动铁政规定,对两个月没有使用此项业务的用户必须自动退订,这种用户所占的比例非常大。

  另外,这位人士称,原来强行绑定的一些业务,大多数也都是沉默用户,极少有积极用户,而这些也必须退掉,“对于电视短信等影响正常收视效果的,也都被退掉了。”该人士称。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空中网董事长周云帆对被裁员工说。8月1日下午,空中网1000多名员工均收到来自周云帆的一封信。信中称,由于电信运营商在7月出台了电信增值行业的新政策,空中网已于7月初下调了2006财年的收入预期,并为此计划裁员15%,旨在降低费用,提高运营效率。

  空中网目前在整个SP行业中排名第二,仅落后于TOM在线,在彩信、移动梦网WAP业务等方面都排名领先。

  其实,下调收入预期的又何止空中网一家,而空中网的裁员却撕开了一个口子。此后SP裁员的消息接踵传来。今年早些时候,另外两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SP掌上灵通和华友世纪已经完成了一轮大规模裁员。7月31日,空中网宣布裁员15%,面对中国移动治理SP的新政被迫开源节流。

  有消息称,8月10日,TOM在线将发布其第二季度财务报告,随之而来的就是压缩成本和支出,并且可能宣布裁撤部分人员。据内部人士透露,就连去年8月刚刚以1.8亿美元卖给 Monster Mop 的联东伟业,也已经对市场开拓等部门的员工进行了裁撤。而据业内消息,滚石移动、深圳讯天、万迅通也在最近完成了较大规模的裁员。

  空中网还是与移动运营商关系最好的SP之一,在过去几年的SP治理风暴中,空中网一直独善其身,几乎没有受到过移动的任何处罚,但对于全行业的利空政策,连空中网这样的公司都难幸免,何况那些经常受罚的以及中小型的SP。

  “不过,在裁员过程中,空中网还算对得起我们员工。”一位在此次裁员中告别空中网的员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次裁员,空中网采取的补偿措施是新员工实行N+1(N指的是服务年数),工作一年以上的老员工实行N+2,而拥有期权的部分员工,在离职后的一定时间内还可以进行一次交易。

  该离职员工表示,空中网的裁员几乎覆盖了所有部门,技术部、产品部、市场开拓都裁减了20多人,就连空中网今年投入1000万美元大力推广的无线互联网门户也裁撤了30多个员工。

  “其实,裁员并不是坏事。”吕伯望说,裁员既能提高效率、压缩运营成本,也是对投资者一个很好的交待。确实,空中网宣布裁员后其股价就有所上升。

   怎样过冬?

  据业内人士回忆,SP行业最快乐的时光,应该是2003和2004两年。当时,由于中国移动急需扩大用户规模,给了SP很大的生存空间。当时,只要拥有SP牌照就能够赚钱。空中网总裁杨宁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SP行业曾集中了1万多家大小公司,但其中很多SP并不具备运营能力。

  同时,SP行业也是人才流动最快的行业之一。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段冬表示,新浪就曾发生过经理级别的员工被其他小SP挖去担任总监级职务的事,“虽然看起来收入很高,但往往是两三个月就开始走下坡路,员工的发展前景非常不稳定。”段冬说。

  “正是由于钱太好赚,整个SP行业都没有对未来进行很好的定位。”吕伯望说,过度依赖运营商,不培育其他新业务,建立公司的产品品牌,以及员工不做职业规划,是SP行业面临的通病。

  现在,SP作为渠道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弱,而中移动也在进行战略调整,并尝试自己做音乐等内容业务,挤占SP空间,使后者市场规模缩水。

  一些大的SP也看到了这种趋势。今年初,空中网整合了“空中传媒”品牌,推出Kong.net的门户网站,率先发力无线互联网。据杨宁介绍,空中网今年在无线互联网门户上的推广投入将达到1000万美元。

  杨宁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虽然现在空中网的无线互联网门户不赚钱,但中国有将近5亿手机用户,未来手机上网的市场规模将足够大,这是机会。

  未来,空中网已定位于无线互联网门户。周云帆在写给员工的信中也表示:“今后,空中网将继续发展电信增值业务和无线互联网业务,并加大投入建设Kong.net无线互联网品牌。”

  虽然无线互联网行业也正受到移动运营商的打压,但行业的前景却非常值得期待。曾经在日本三年,致力于研究日本无线模式的掌联科技总裁刘思吟介绍,日本在这方面已经做出表率。日本现有9000多万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就已经超过8000万,而上个季度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还首次超过互联网用户,日本的无线行业非常有活力,各种新模式层出不穷,收入已经超过40亿美元,其市场规模与传统短信、彩铃、IVR等产品基本相当。

  正是这种趋势使SP纷纷加大在无线互联网上的投入,包括华友世纪、掌上灵通等也已经开始了在无线互联网上的布局。

  “会有很大一批SP死掉,但肯定会有一些能够熬过严冬。”易观国际分析师金晖告诉记者。正像互联网也有泡沫一样,能够熬过冬天,真正活下来的才是精华。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