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资并购SP图谋中国3G蛋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3:39  IT时代周刊

  增值业务是3G时代的主角之一,而外资在3G来临前夜进行大规模的并购SP,预示着中国SP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风雨

  《IT时代周刊》记者/李姗姗(发自北京)

  外资利用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SP市场,真的只是为了曲线进入中国基础电信市场,还是隐藏着更大的目的?

  2006年4月,英国手机铃声及游戏制造商MonsterMob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以8,150万美元(4,650万英镑)的价格收购北京万讯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是自2005年8月以来,该公司在华完成的第3笔收购,总金额达2.6亿美元。据了解,万讯通是国内排名前列的SP之一,在国内27个省市拥有移动的SP业务。

  外资在3G来临前夜进行大规模的并购,预示着中国SP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风雨。作为3G时代主角的增值业务,SP市场是个尚未开掘的金矿。在外资频频收购的同时,国内运营商也开始了对这一市场的发力。

  在这场蚕食SP市场的争夺战中,外资能在中国即将开放的3G市场里获得成功吗?

  外资嘴里的肥肉

  SP为何成为外资眼里的一块肥肉?原因在于外资在逐步理解中国电信市场的潜规则之后,希望通过增值业务这一领域从中国即将来临的3G市场上分一杯羹。

  4月25日上午,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英国最大的手机铃声及游戏制造商Monstermob公司以8150万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北京万讯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最终收购。而在此前,Monstermob在中国已完成了两笔类似收购:一笔是在2005年8月以1亿美元收购新东方旗下的联东伟业,一笔是2006年年初以8000万美元收购杭州联梦。这也是迄今为止,外资进入国内SP市场的最大投资金额,总额达到20亿元。

  除了Monstermob之外,其他国外电信巨头也在加入收购SP的队伍。以一首《疯狂青蛙》手机铃声风靡欧洲的德国JAMSTER公司,最近就试图以分期方式收购北京联丰通信,据传这一收购将在年内完成,收购金额也在千万美元以上。

  SP公司为何纷纷“贱卖”?对于绝大多数SP公司而言,生存环境的恶化是硬伤。

  据截至2006年3月的最新财报显示,除空中网等少数SP外,掌上灵通、华友世纪、新浪、搜狐等传统SP均遭遇业绩下滑之痛,被视为“华山一条路”的SP转型也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更多的中小SP公司也面临生死考验。据了解,2006年移动增值服务产业SP的收入可望达到50亿元,但SP竞争也随之加剧,预计2年内会有40%的SP面临淘汰。同质化竞争,来自运营商和版权方的双重挤压,以及转型的艰难,正把越来越多的SP推入绝境。在被淘汰前卖个好价钱,成为不少SP公司惟一的选择。

  目前国内SP大多是省网,拥有全网资格的SP只有400家。在几年前,收购一个省网SP可能需要数百万元,收购一个全网SP则可能需要五六千万元。而现在省网的SP已经没人买了,全网SP尽管数量不多,但收购价格也只要1000万元左右。如此贱卖的价格,诱人的前景成为外资收购国内SP最好的借口,也正好趁机来掩藏他们分食中国3G市场的野心。

  而收购万讯通的英国公司Monstermob本身就是欧美的SP企业,这类企业进入中国的目的,更多还是瞄准中国3G市场的SP业务。

  运营商眼馋不撒手

  增值业务是3G时代的主角,但中国的增值业务尚无法与日、韩成熟市场的同类业务相提并论。例如,韩国的SK电讯正准备将基于3.5G的HSDPA商用服务的视频电话通话范围推广到韩国之外的国家,而中国还在为视频电话在国内的前景争吵不休,更不用说低俗的内容充斥着增值业务的市场现状了。

  此时,在向3G冲刺的紧要关头,整顿增值业务成为中国电信业的焦点。

  据了解,SP在中国的兴起仅只有5、6年时间,但由于SP门槛相对较低,技术要求不高,只要有内容资源和用户,一个SP公司就能支撑起来,因此,目前已有4000多家企业挤进了这个圈子。行业的低门槛刺激了相当部分SP的功利心,技术和内容的创新被抛到了脑后,业务单一、相互模仿、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无论是内容上“染黄”,还是在技术上设陷阱,或者在资费上玩猫腻,总之就是要变着法把用户的钱掏到自己的腰包里。

  不规则的SP市场,终于引来信产部和运营商的整顿决心。2006年2月,信产部出台了资费整顿通知,拉开了SP市场整顿的序幕;5月,信产部又下发文件,以法规形式对短信业务和SP的行为进行约束。短短几个月里,信产部又将全网SP短信服务代码升级成8位,查处了35家存在问题的SP……

  与信产部密切配合的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为了痛下决心整顿SP,移动甚至不惜牺牲多年苦心经营的移动梦网,施行“11条军规”砍去了移动梦网内存在的各类违规现象;中国联通则自2月起就成立了增值业务支持与服务中心,以管理和规范旗下SP的行为:监控短信内容、推短信定制二次确认、停止15元以上包月业务等措施治理SP。

  行业现状是信产部和运营商们痛下决心推动SP走向规范的原由所在,SP行业的重新洗牌已势在必行。现在,运营商们正在利用自己在产业链里的强势地位,慢慢向增值业务推进。中移动中止了与6家IM提供商的合作,自己来做这块业务。虽然中国移动解释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其内容,但是绕开SP、直接与唱片公司牵手合作的事实表明,运营商切入增值业务已成事实。

  考察一下在3G建设上走在前面的韩日电信运营商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韩国,作为第一大移动电信运营商的SK电讯,站在产业链的高点来整合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以推动3G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例如,在推出一项新业务时,SK电讯能推动SP、CP甚至终端设备商也为该项服务的推出做好准备,以在该服务面世的同时能得到SP、CP和终端设备商的支持。日前,该公司开通了世界首个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商用服务,三星就同步推出SCH-W200手机作为支持。

  而在日本,其国内第一大移动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在1999年就力推I-mode的服务,选用该服务的用户可以浏览7400个网站。NTT DoCoMo收取服务费,再与CP、SP进行利润分成,促成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整个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目前I-mode已成为NTT DoCoMo丰厚的利润来源。

  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些经营增值业务成功的榜样,国内运营商欲独享SP市场蛋糕的目的变得如此明显。

  此时,外资进入中国SP市场,能成功吗?

  成功在于合作

  外资利用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SP市场,特别是在运营商加入到争抢SP市场的敏感时期,外资能否获得成功,关键还在于要团结中国运营商。外资染指中国SP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那一年,SK电讯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了联通时科,面向中国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联通时科是中国的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展开正式增值服务的合资公司。

  据了解,联通时科成立后便以“U族部落”作为业务品牌,以面向时尚的年轻群体作为发展策略。目前,“U族部落”业务以WAP为基础推出了铃声、图片、游戏、聊天、占卜等5大类业务,以及陆续推出的JAVA、BREW、WAP 2.0、VOD、MOD等多媒体和移动商务、移动广告等多样化的内容,以“娱乐空间”、“音乐空间”、“图片空间”、“情感空间”和“生活空间”等专栏为主体。

  找准了销售点的联通时科,便迅速在2004年站稳脚跟,当年实现总销售额450万元,其中U族部落WAP业务的销售额占了总销售额的9成以上。截止到2004年12月底,联通时科的总用户数逾18.5万。而2005年的业绩,联通时科达到了2400万元。2006年预定目标是4000万元。相对于其他还在亏损中苦苦度日的外资来说,联通时科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但就是这样,联通时科也还存在一些烦恼。林珍采告诉本刊记者,联通时科在开展业务的初期出现过决策失误。据他介绍,联通时科把一些韩国业务拿到中国后也用同样的理念去开发,结果在中国市场没有收到用户的欢迎。最明显的例子是,联通时科把韩国比较流行的一些图片拿到中国,运用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和韩国整个用户群体的习惯和文化上有所不同,所获成效相对较小。

  在国外非常成功的产品和服务,不是照搬就可以在中国同样获得成功的。在采访中,林珍采表示,由于高端终端设备在中国普及度不高,因此,联通时科的一些服务优势无法凸显。但随着公司跟中国市场的契合度越来越深,以及中国向3G的大步跨越,这会给外资进入中国的SP行业提供发展的机遇。

  联通时科的成功提供了外资在SP市场运作的一个范例,其经验为外资的进入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事实上,外资对进入中国电信领域和增值业务市场越来越显得急不可耐。从英国手机铃声及游戏制造商MonsterMob和德国JAMSTER公司收购国内SP的现象不难看出这一点。

  外资进入中国SP市场,知道了如何在中国的生存之道吗?也许,跟运营商搞好关系,他们才真能在3G市场上获得一份蛋糕。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