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息周刊:黑莓推送你的邮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0:27  《信息周刊》杂志

  文/王婷婷

  邮件推送业务正被企业用户所关注,现在这一技术已经进入中国,中国的用户该如何应对?

  冯太川是西安杨森制药公司资讯总监兼强生公司亚太区首席信息官(CIO)。现在,他正在试用一项Push Mail 技术。这样,即使离开了办公室,冯太川也能随时随地收发邮件,进行移动办公。

  Push Mail是该公司新部署的一项技术,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一个公司内部的邮件系统,然后再下载一个带有Push Mail功能的客户端软件,电子邮箱中新到达的邮件就会自动被推送到员工的手机上。他们可以像在PC上用Outlook那样收发、阅读、编辑邮件,而无需通过手机上网登录到网页邮箱。半年前,冯太川率先试用了这项技术,现在他所在的公司已经有10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地方通过手机随时收发邮件。

  对于一些移动性较高的商务人士来说,Push Mail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其移动办公的效率。

  鼻祖“黑莓”

  移动电子邮件的开山之作,是加拿大RIM公司利用Push Mail技术开发的黑莓(BlackBerry)无线电子邮件系统。

  黑莓是一个企业级的无线数据解决方案,它使移动办公的员工可以随时方便安全地用无线方式获得各种企业信息或个人信息。从表面上看,黑莓只不过是集成了电话和邮件功能的PDA,但是它一旦与企业网络系统结合之后,就变成了基于企业网络无线工作的便携电脑,能够连接到公司的服务器上,与公司的账号捆绑起来。黑莓也不仅仅是一只终端,它实际上是由无线终端、企业软件服务器和后端系统的解决方案平台等组成的一套系统。利用黑莓收取邮件只是最初级的功能,现在在美国等地,它已经变成了接入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企业应用系统的门户,成为一种高端商务工具。

  黑莓拥有自己专用的终端。在黑莓PDA上集成了手机的多数功能以及Push Mail技术。它的屏幕较大,按键就像是一个微型电脑键盘,方便用户收发邮件。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下称“上海联通公司”)增值业务中心的严建栋说:“黑莓终端会永远在线,永远有IP地址,邮件自动到达终端,支持各种无线网络。”

  现在,黑莓的功能正处于不断发展中。新的黑莓终端屏幕提供了一键上网功能,直接连接到雅虎网站,为用户提供邮件、即时通讯和搜索等等移动服务。

  除了高层管理人士,黑莓在销售人员中也很受欢迎。销售人员的工作特点是移动性高,而且又必须时刻保持与用户的联系,因此移动办公工具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美国医药经销商FFF公司就采用了销售自动控制软件,让员工通过黑莓接入公司的CRM平台。这家公司每天有大量信息需要更新,销售人员利用黑莓接入CRM系统,就能迅速获取新信息,并完成与客户的即时沟通。

  黑莓已经风靡全球,全世界对手机邮件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移动电子邮件用户在500万~1,000万之间,其中黑莓用户超过了400万,预计到2009年,全球移动电子邮件用户将达到8.5亿。

  不仅仅是黑莓,微软公司(Microsoft)也尝试在Exchange Server 2005和Windows Mobile 2005中集成自己的端到端企业Push Mail解决方案。奔迈公司(Palm)、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诺基亚公司(Nokia)等终端厂商也都纷纷在开发支持Push Mail的相关产品。

  中国版“黑莓”

  现在,Push Mail技术已经来到中国,中国的运营商以及一些手机生产商都在开发基于Push Mail技术的产品。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移动公司”)从去年8月开始,为北京、上海的一些企业用户试用Push Mail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网络访问电子邮件、日历、互联网及其他企业级应用软件。

  据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上海移动公司”)介绍,中国移动公司的Push Mail服务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与RIM公司合作的黑莓服务,但是费用比较高,通常只有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采用,面向的是国内外高端商务人士。比如在国外使用黑莓的商务人士来到中国后可以更换成中国移动公司的SIM卡收发邮件,麦当劳集团(McDonald's)、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普华永道公司(PricewaterhouseCoopers)都已经在中国试用了这项服务。另外,中国移动公司还自主研发了加密Push Mail技术,为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中国另一个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联通公司”)也开始为用户提供一项名为“红莓”的手机邮件推送服务,红莓使用的软件来自北京网际飞潮无线技术有限公司。不过据上海联通公司的严建栋表示,与黑莓不同的是,中国联通公司的红莓将先从个人用户做起,用户需要申请中国联通公司提供的彩e邮箱,由彩e邮箱去接收网络邮箱的邮件再推送到用户手机上。

  当企业的高层里既有中国移动用户、又有中国联通用户的时候,在部署Push Mail系统时就可能会出现互联互通的问题。据了解,诺基亚公司的Push Mail解决方案能够同时容纳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的网络。

  诺基亚公司所收购的电子邮件技术厂商Intellisync公司的Push Mail解决方案具有网络独立性,不受双方网络的限制,当企业部署了他们的方案之后,用户只需要在原有手机上下载客户端软件就可以实现内部邮件的互发,不一定要更换成诺基亚手机。

  目前,在中国的黑莓用户只能用RIM公司专有的黑莓终端。但实际上,现在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自己的Push Mail服务,都已经与手机生产商合作,只需嵌入Push Mail软件即可。上海移动公司相关人员表示,现在市场上支持中国移动公司加密Push Mail服务的终端已有30多种。

  中国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士对手机邮件推送服务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IO朱战备就十分期待黑莓的到来。他明确表示:“在企业级信息服务中,我个人认为,移动邮件服务将是用户最迫切需要的。”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也在努力将Push Mail技术发展成为和黑莓一样,能够连接到企业系统的智能终端。“中国的运营商也可以将Push Mail与企业的IT系统相关联,借助这个服务开发其他的企业应用,进入到企业的其他系统里去,与CRM、ERP等系统结合,再加上以后有了3G的带宽保证,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系统做到电信和IT的融合。”上海移动公司相关人士这样解释。

  冯太川就已经尝到了黑莓的甜头,他试用的就是RIM公司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的黑莓服务。不过,Push Mail服务的费用通常都不低,包括功能费和流量费,由于企业人员还会经常出差到国外,再加上巨额的漫游费,因此现在中国的企业用户通常只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才使用。

  “如果哪一天手机流量费用降低之后,相信中国Push Mail的受用群体会有明显的扩大。”冯太川说。

  “黑莓”的由来

  在“9·11”事件中,美国的通讯设备几乎全线瘫痪,但美国副总统切尼的手机因为具有“黑莓”(BlackBerry)功能,成功地进行了无线互联,他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关于灾难现场的实时信息。

  之后,在美国掀起了一阵黑莓应用热潮。美国国会因“9·11”事件休会期间,就配给每位议员一部“BlackBerry”,让议员们用它来处理国事。

  这个便携式电子邮件设备很快成为企业高管、咨询顾问和每个华尔街商人的常备电子产品。迄今为止,RIM公司已卖出超过400万台黑莓,占据了近一半的无线商务电子邮件业务市场。

  从技术上来说,黑莓是一种采用双向寻呼模式的移动邮件系统,兼容现有的无线数据链路。RIM公司品牌战略顾问认为,无线电子邮件接收器挤在一个小小的标准英文黑色键盘里,看起来很像是草莓表面的一粒粒小突起,就起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名字。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