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时空:跨越最后一公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20:05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 ||||||||||
2006年7月26日,中国联通正式在全国启动农业信息化项目——农业新时空。该项目通过整合中国联通覆盖广大农村的移动通信、数据和互联网网络以及人工呼叫中心等资源,利用手机、农业信息机等多种终端,将乡镇信息员、农业信息采编人员,以及各SP/CP提供的农业信息,以短信息、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及时传递到农民的手中;通过在乡镇或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信息站的方式,由信息站的信息员及时准确地收集当地农业信息,为当地用户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农产品价格分析等贴近农村的信息服务。该项目有效解决了农村信
在四川成功试点后向全国推广 中国联通农业新时空项目起源于早在2003年就在四川省开始运营的“天府农业信息网”。2003年,中国联通以极具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魄力,选择四川这一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在四川省委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合多方资源,进行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的重大企业自主创新,创建了以手机短信为主要信息传播方式并包含手机、座机、互联网以及呼叫中心等多种通信平台的综合性信息传播网络——“天府农业信息网”。该试点形成了“市场主导、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的良性发展模式,获得2005年联合国“世界信息高峰大会”大奖(最佳电子商务奖),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电子商务国家示范工程”。 在四川的试点取得成功后,2006年1月,中国联通在四川召开农业信息化项目推广会议,推广四川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业新时空项目。为加快项目实施进展工作,随后又召开了“中国联通农业新时空项目全国推广研讨会”,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业新时空项目的指导意见,对后续的项目实施、推广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具体的安排。5月10日,中国联通以公司文件的形式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下发《关于加快中国联通农业信息化(农业新时空)项目建设的通知》。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已在全国26个省区市全面启动,发展了约120万农村用户,建成农业信息站1764个。各级政府对联通农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辽宁、陕西、河南、新疆等省级分公司已经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完成了省级分系统的建设;其余20多个省级和地区分公司正在与政府部门积极协商。2006年,全国共计划建设完成5000个乡镇的信息站点,将服务400万~500万农户,惠及上千万农村人口。至2008年年末,全国计划共建设完成10000个乡镇的信息站点,服务1000万农户。 据了解,该项目实施的总体规划为: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传播机制,建设成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立良好的公众服务形象,抢占更多的农村市场,建立多用途的营销宣传渠道。该项目的全国统一语音号码为10109555、短信号码为9280/7280/3688、互联网站为www.10109555.com。 政企合力打造“联通模式” 中国联通农业新时空的最大优点在于其拥有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拥有覆盖全国农村乡镇的本地化的信息站和信息员,以及与政府和农业部门紧密合作的权威信息内容,形成别具特色的“联通模式”。 据中国联通副总裁李正茂介绍,目前中国联通已在四川、陕西、辽宁、河南等省搭建的省分公司平台基础上,完成了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化信息平台建设,承担农村经济、政务、文化信息的汇集与发布功能。在此基础上,逐步由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向全国性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过渡,促进全国范围内涉农商品的流通与交易。 中国联通的农业新时空的最大创新在于以信息站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为了使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分散的传统小农经济所运用,使信息能够实现本地化,更具有实时性和实效性,联通与当地农业生产、购销或农产品加工相关的机构,如乡镇政府、农技站、批发市场、加工企业紧密合作。这些机构为联通提供信息站工作场地以及为发布信息提供背景内容,帮助发展该机构下受益群体成为信息站用户,监督信息站发布的内容等。每个信息站联通从本地为其招聘一名信息员,由联通统一管理和培训,信息员每天负责在互联网上搜集、筛选各种与本信息站用户密切相关的农业信息。同时他还要主动到村庄搜集农民需要往外发送的供求信息,帮助农户发布到互联网上或者用短信群发到附近农民的手机上,通过信息员的上传下达,有效实现信息的双向沟通,为农户与互联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在项目信息资源合作上,为了保证为农民提供丰富、充足、权威的信息内容,李正茂表示,中国联通与农业部合作,目前已达成共识,将中国联通的农业新时空信息平台与中国金农信息网实现对接。各地联通也与地方权威农业部门合作,明确责任分工,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农业信息安全。按照分工合作,联通在信息合作中的角色为后台支撑,负责提供通信网络、移动通信服务支持;各地农业信息服务部门负责农业信息服务的提供工作,提供农业信息来源的组织保证,把相当水准的农业信息专家资源集中在一起,为农民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部分地区的信息站还根据自身信息资源情况,制定了信息提供责任制度,保证了可供发布的信息量。目前,该项目以信息服务为主,主要通过互联网、短信、WAP、IVR等途径,向农村提供实时价格行情、供求信息、用工信息、新闻快讯、致富信息、农业技术、专家咨询、法律法规、天气信息、招商引资、生活百科、劳务培训等12大类信息。 实现农民、政府、联通多方共赢 中国联通农业信息化项目将紧密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号召,以信息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以农村信息化建设引导农业生产方式标准化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社会化,将实现农民、农业企业、政府以及联通公司的多方共赢。 农业新时空方案的实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农技、农贸、农产品供求等多种符合区域性农业生产需求的信息服务,因此最直接受益的是农民。通过这种符合农民朋友需要的实用经济信息和交易信息的提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存在的市场、价格等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农民朋友在流通环节实现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 通过农业新时空项目的实施,目前在农业发达省份已经出现了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直接通过短信息等方式指导农民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的联合生产方式,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村,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扁平化,也为各地发展农副产品基地化、多种经营规模化、优质农产品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服务保障。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总经理童晓渝认为,农业新时空将推动农村的生产模式转变,促进生产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化,实现农村资源配置市场化,为有效市场的建立以及现代农业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模式。确实,在四川我们可以看到,“订单农业”与信息网对接越来越多,例如文君米业采用“企业+农户”的方式,把邛崃80%的农民共两万多户组织起来,与联通的信息网结合以后,促进了现代化管理在农业的应用,向签约农户发布生产、收购信息,对农民的生产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指导,使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提高非常明显。此外,一些农业大户通过农业信息网对市场的需求情况有了明确了解后,在稳定的销售渠道支撑下,生产模式开始扩大,租用和转包别人的土地的情况开始日渐增多。 对于政府来讲,农业新时空能够让党的农村政策、农业法律法规等事关农业发展的重要信息通过现代通信手段及时送达农户,同时又是通知乡镇事务的及时性通信工具。其对促进农村政府的职能化转变,提高基层政府和农民的信息意识,为农村的稳定、发展,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了通信服务保障。 对于联通自身,通过农业新时空项目建设的实施,在各地乡镇建立起信息推广站,在承担信息推广站基本职能的同时,也成为联通的用户发展、维系与服务的渠道和窗口,推动了联通业务在农村市场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乡镇基层营销渠道的作用,对联通拓展农村市场起到积极意义。 (人民邮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