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信产业报:走出试验田聚焦行进中的农村信息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18:03  通信产业报

通信产业报:走出试验田聚焦行进中的农村信息化
通信产业报2006年第28期封面

  7月26日,电信在江西、联通在北京,分别启动了新阶段的农村信息化战略,而联系到此前的网通、移动、卫通、铁通的种种动作,运营商农村信息化已然发展到一个由点及面的关键阶段。

  从行动时间来看,运营商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此时推进农村信息化是富有深意的。一方面,先期地方的试点进展顺利,运营总体部署已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正处转型发展期的运营商已然深刻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压力,而将一些运营模式在几近空白的农村市场来推广,显然会让全局受益。

  从具体动作来看,运营商们不同信息化模式的背后,是思维与实力使然。电信转型需求最迫切,因此在农村的信息业务推进更直接与大胆;网通期望能让宽带发挥更大效能,因此

  IPTV开始到农村中寻觅大市场;移动责任意识更强,且更擅长合作,因此牵头提出全新的合作模式;联通农村信息化做得最早,成绩也最显著,但组织架构的优化仍是其一直思考的重点。

  走出试验田,行进中的农村信息化无疑风景更佳。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分别选择了四个最具代表性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故事:电信的转型业务农村先行让一个乡镇企业立竿见影地获得了收益;网通IPTV落户农家让“新农民”的宏大构想在一个个短片中化为现实;移动倡导“三网合一”满足了农村多重服务的复杂接入问题;而在联通的“信息经理人”身上我们似乎嗅到了最本质与朴素的农民需求……

  而在四个小故事之后,我们描述的将会是另一种故事背后的“故事”。

  -----------------------------------

  一个乡镇企业的“转型”路

  本报记者郎晓黎故事

  “我们家家集团是南坊镇最大的水果提供企业,过去由于信息闭塞,产品销路一直不顺畅。虽有几十名业务人员在全国各地跑销路,但收效甚微,且成本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在信息田园网上发布产品供求信息,当天就收到全国各地的咨询信息100多条,预计可赢得利润近百万元,真正实现了销售业务模式的转变。”朱加棚自豪地说。朱加棚是何许人也?朱加棚是江西省高安市南坊镇人,也是南坊镇家家种植集团的董事长,同时也是南坊镇信息服务站的后备信息员。

  家家集团发生的变化,只不过是南坊镇电信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普通一幕。

  少跑冤枉路

  近些日子,朱加棚可谓是日理万机,早上爬起来要到网上联系业务、查看信息、发布资料,中午要参加中国电信的后备信息员培训,下午要给家家集团的中层干部讲解自己刚学到的“技能”。

  在江西省,江西电信开创了“信息田园”这个农村信息化平台,通过乡村信息服务站点把全省农村地区连成一个整体,拥有海量信息,涵盖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为江西全省乡镇企业和3000万农民提供信息发布、专家咨询、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电子商务等服务。

  家家集团的一位业务员现身说法,他指出,现在跑业务的针对性就强多啦,一方面通过信息田园平台查找需求的信息,成功率得到很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田园平台发布果品供给信息,各地需求方主动与我们联系,这样成本也得到了控制。

  拓宽致富路

  针对农村信息化水平低、农民信息技术薄弱的实际情况,这个服务平台还开通电话、短信、互联网、114号码百事通和信息服务站点等多种接入方式,整合了商务领航、乡村黄页、号码百事通等若干转型业务,面向全体农民服务。

  朱加棚说,现在这个时节,按常理还没有到脐橙成熟季节,可是我通过乡村黄页,联系上了城里的信息员,学习到了一些稀有水果的种植技术,包括防虫除害,嫁接等先进技术。掌握了种植新技术,现在我的果园一年四季可以采摘脐橙,更难得的是我通过商务领航发布供应,很多商家都找到我要求供货,比平时的价格足足高了几倍呢!

  朱加棚口中所说的乡村黄页是江西电信集团依托原有的黄页基础,通过开发市场、细分产品,开发并在全省范围推广的“村村通”电话号簿。

  高安市农机站的技术员黄游峰说,今年以来,光他接到农民直接的技术咨询都已经超过了上百次,这还不算农民直接向农机站联系的情况。

  “村村通”电话号码簿为农民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为江西电信寻求黄页收入增长点作了成功的尝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1至4月份,全省黄页财务收入超计划进度4.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4%。

  彩铃一响,业务万桩

  “您好,南坊镇是一个脐橙、葡萄、蜜橘等多种水果的产业大村,到处水果飘香,绿色迷人,走进南坊镇,会让你流连忘返,家家集团是南坊镇最大的水果提供企业,其水果……”听到上面伴随悠扬背景音乐的醉人话语,您可别以为是哪位导游在演说,其实这是南坊镇家家集团的固话彩铃呢!

  今年以来,江西省高安市电信分公司积极推进转型业务,巧借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契机,大力开展农村固话彩铃业务。结合南坊镇村的特色产业,以宣传产品、打响产品品牌、提高知名度为切入点,量身定做个性化彩铃。将该村村干部家里及各种植乡镇企业集团电话组成集团网,开通固话集团彩铃,得到了乡镇企业与农户的称赞。朱加棚高兴地说:“原来我一有机会就向别人宣传我们家家集团的特色产品,现在好了,固话彩铃成了我们集团的又一个宣传媒介。”

  短短半个月时间高安市就陆续开通南坊镇、上湖乡、八景镇等五个村的固话集团彩铃,实现了企业与用户的双赢。

  ----------------------------------------------

  中电信的新标准

  为推动信息化新农村建设,中国电信加大了农村市场开拓力度,在前期对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电信基础通信网络实现了在农村区域的快速广泛覆盖,为农村基础通信服务提供了保障,满足广大农民最基本的通信需求。

  今年,中国电信把建设信息化新农村作为企业转型的一个突破口,大力推进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开始向农村用户推出信息化交流平台和信息服务。

  通过前期在江西、浙江和安徽等省进行的信息化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国电信决定开展“千乡万村”信息示范工程,率先全面启动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力争用1年的时间建成1000个乡镇信息示范站,10000个发达村级信息示范点,从而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村信息化建设。

  中国电信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在服务广大农民通信与信息需求的同时,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将推动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目标的实现。

  农村信息化乡镇标准:

  一个乡(镇)政府网站、一个信息服务站,实行网上“政务公开”,当地政府信息、农业特色信息上网;信息化行政村达30%以上;电话普及率达15%,宽带普及率达0.5%。

  农村信息化行政村标准:

  一个信息服务点、一所“阳光网”试点学校、一个“网上党支部”,实行“村务公开”,当地农业特色信息上网,电话普及率达到16%,宽带普及率达到0.6%。(晓黎)

  农业信息化给农村企业带来了销售业务模式的全面改变。

  在农村信息化大潮中,首先受益的是那些曾经饱受信息匮乏之苦的农村企业。

  转型到农村睛

  依托“信息田园”平台,中国电信的转型业务如“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均在农村实现落地,这个平台能够给江西的农民的最大收益是什么?

  号码百事通与商务领航的“农村频道”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为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增产增收;为涉农企业、乡镇机构提供IOA网上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名片、企业商情等系列服务。

  从真正符合农村、农民、农业的信息化需求来说,电信在农村市场更符合战略转型目标下的新定位:“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正是农村这个潜在的大市场的独特给了运营商们检验转型的舞台。

  一个乡镇企业的“转型”路

  -----------------------

  本报记者徐超新生活就在身边故事

  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区西南10公里处的七里营镇龙泉村,是河南网通按照河南省委组织部远程教育办公室的要求,采用河南网通宽带提供IPTV系统建设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试点村之一。

  “开始只有一些党员在这里上‘电视’课,现在,全村年轻人都爱往这里跑,不仅能学习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还能上上网、看看电影,”龙泉村村支书梁修昌这样看待“政府”给村里建设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所带来的好处。

  信息化带来新生活

  民权,豫东平原上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这里经济发展落后,通信设施薄弱。可以说,民权是河南省农村现状的一个缩影。河南网通决定把民权做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先期试点。

  接入网建成后,全县将形成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兴农网、小学远程教育网和金牧阳光网合一的网络,并覆盖所有乡镇。基本实现村村通光缆、户户通电话和宽带,给全县农民提供丰富的科技文化信息,对民权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眼下,来到河南农村,随处可感受到宣传信息化、使用信息化的浓厚氛围。各个村张贴着一条条醒目的标语。“信息渠道村村通致富大道快快跑”、“加入网通信息村发家致富不出门”、“社会主义新农村网通助建信息村”、“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实现信息村”……

  村支书、村长成了信息村建设的义务宣传员。村里一开大会,总要提上几句信息村的事。“为啥要建信息村?就是想让咱大伙生活上更方便点,日子过的更好点,信息掌握的更多点,钱包也变的更鼓点”

  教育为龙头

  段德美是龙泉村一位普通居民,记者来到她家时,她正带着小孙子和儿媳一起看村里插播台播放的养鱼技术栏目。段大妈告诉记者,龙泉村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电视机顶盒,通过这个机顶盒,坐在家中就可以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农村致富技术。

  在河南的大多村庄里,远程教育系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05年,河南网通参加了河南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提前两个月完成一期工程,在全省开通终端接收站点10614个。预计到2007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1947个城市街道社区、2112个乡镇和约4.8万个行政村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把致富信息直接送到农户家中,解决农村信息“收集难、服务难、交换难”的问题。

  桑坡村支部书记丁赞富由衷地感叹到:“宽带网络电视开通后,党员的学习材料更充足了,找准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充实了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娱乐丰富生活

  民权县委书记马富国说,实现农村信息化,不但解决了农村买难卖难、接受服务难的问题,还丰富了农民的娱乐生活,同时也增加了农民了解社会的渠道。

  村里的村民也高兴地说:“有了这个远程教育网络电视,我们文化娱乐有了场所,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郑州威科姆公司负责人贾晓波认为,在农村电视机普及率比较低,即使家里有电视,能够接收到的频道也非常有限,这就给IPTV在农村的发展预留了很大空间。城市用户选择

  IPTV的初衷是寻找与传统电视不同的个性化应用体验,而农村用户使用

  IPTV更多地是为了获取生活信息,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方向。这也成为农村用户迅速发展的条件。

  “实际上,这个系统已经成为农村新的集教育、科技、卫生、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中心,除了满足党员远程教育的基本需要外,还迎合了农村深层次的文化需求,深刻影响着农村目前落后的文化面貌,其意义不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放映队进村所带来的影响”,河南省政府信息办、信息产业厅、通信管理局一些领导在参观完这个“样板村”后有这样的表示。

  点睛:双赢的

  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先有“新农民”。而具有开阔视野、与时俱进的“新农民”的形成离不开先进文化生活的熏陶,但就目前来看,农村远远缺少这种文化产生与传播的土壤。

  网通的远程教育平台其实还担负着传播文化、建设农村“新生活”的重任。随着宽带网络在农村的普及,每个村建立起以宽带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中心,丰富的内容不仅实现了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信息同步的目的,还把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主流结合起来。

  ----------------------------------------------

  中网通不搞“花架子工程”

  不久前,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张春江指出,中国网通“十一五”期间将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不断扩大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在包干区域内尽快实现村村通电话、乡镇能上网,在全国80%以上的县级区域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各类通信服务。二是加大业务技术创新力度,不断丰富通信服务手段。在提供基本的电话业务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的多业务优势,提供更多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电信业务。积极打造满足农民需求的各类信息应用和内容业务。三是加大支撑服务力度,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采用适宜的方式和手段,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防止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杜绝搞“花架子工程”。

  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中国网通集团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达400多亿元,农村电话用户达到4076万户,农村互联网正在逐步普及,建成了一大批信息(电话)村、信息(电话)乡镇和信息(电话)县市,95%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立了信息化管理机构,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河南网通作为中国网通集团的一个典型代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其他各省级网通公司也结合各地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广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山西网通公司通过寻找驻村企业赞助、联合电脑供应商搞促销等方式,建成了多个在当地颇具知名度的“宽带信息村”;黑龙江网通方正县分公司结合本地日韩侨眷较多的特点,在农村开办“农业科技和经济信息服务点”,截至今年2月底,该服务点在行政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117%;辽宁网通北宁市公司帮助当地农民利用网络推介当地的巨峰葡萄,仅2005年底到今年2月初,该市就有1000余万公斤的巨峰葡萄通过网上订购出去,超过总产量的60%;山东网通东营分公司大力推进村通互联网工程,使该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村村通互联网的城市。(毕扬)

  农村信息中心还迎合了农村深层次的文化需求,深刻改变着农村目前落后的文化面貌。

  “宽带+机顶盒+电视机”的信息化模式正在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主流。

  ----------------------------------

  “移动农网”织致富网

  中国移动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信息通道、信息平台和信息应用。

  中国移动将充分利用移动通信基础网和移动互联网等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大无线宽带等接入网建设,以无线与有线结合的方式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增强面向农村地区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向农村地区提供移动话音业务、数据业务、互联网接入及其他特定应用业务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还加强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打造“农信通”系列产品,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实惠的信息服务。中国移动通过与当地农、林、牧、渔等主管部门的合作,整合农业信息,提升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利用移动方式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面向农村的粮、棉、果、菜、花、畜等农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强化科技兴农信息、农产品流通信息、农业保障信息、农村百事通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让农民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和供求信息,为农民提供适合农业生产、农产品供销等整条农业生产链的特点和需求的一整套信息化服务。

  中国移动联合地方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信息平台:农信通、农讯通、气象通、信息富农工程……通过这些平台,农民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农业农情等信息,对于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移动加强对农民的信息化培训,帮助解决农民信息技术薄弱的问题,真正实现信息化的下乡、进村、入户。中国移动正借助日益普及、方便快捷的移动通信传播手段,开展农民信息化普及工程,加快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同时,中国移动还计划以短信等形式,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中国移动还启动了“农村青年中心中国移动支援计划”,将投入4000多万元支持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

  此外,中国移动着眼于农村市场深度拓展,将现有话音、短信、彩铃、无线上网等业务合理捆绑销售,开发适应农村需求的短信咨询、移动气象、移动询价、电子农务等业务,促进精细农业发展,挖掘增收潜力,为农民开辟致富新路。移动通信企业还针对农民外出打工多的特点,开发出多种面向农民工的特色服务。(传涛)

  ----------------------------------------------

  花最少的钱用最多的网

  山西省静乐县赤泥洼乡位于吕梁山区。由于地处偏远,道路不便,这里成为了信息化的“盲点”。全乡约有2300户人家,农民人均年收入仅几百元,全乡没有一部电话,也没有有线电视,互联网更是做梦也梦不到的东西。

  电视机虽然可以称得上乡里人的现代信息工具,但是,由于当地广播电视部门无力承担闭路电视接入的巨大成本,少且图像质量差的节目使得电视“形同虚设”。多年来,能看到的电视节目仍然只有斑驳的中央一二套、山西省台和一套咿咿呀呀唱着梆子戏的当地电视节目。气候不好的时候,电视屏幕上的影像更是扭曲得不成样子。

  同样出于成本考虑,在2005年年底山西移动借村通工程之机进入该乡前,电信运营商也不愿意将电话网和互联网接入到这里。这一带一直流传着一首令人辛酸的顺口溜:女出嫁、男招亲、老弱病残穷守村。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多年来这里的人口只减不增。而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导致的联系不便,更使得乡民们更加渴求摆脱“信息贫困”的状况。

  谈起这些,泥洼乡赤泥洼村村民李兔拴一肚子苦水:“家里4个孩子,3个在太原打工,交通不便电话不通,孩子们在外怎样,一年也没个音信。前段时间有人捎话说二女儿有事要给我往回打个电话,我骑上摩托车就心急火燎地往别的乡赶,生怕误了时间,没想到一着急翻了车把腿摔断了。乡里出外打工的至少有2000多人,守在家里的人们像我一样,还不都是每天悬个心没办法联系。”

  在山西移动架设了该村历史上的第一个移动通信基站之后,情况这才发生了改变。刚刚安上的移动IP电话的李云仙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她告诉记者,原来到县城进货得一家一家地跑,进一次货跑一整天,现在打个电话预定好就可以直接拿货,省时又省事。

  但是,通电话解决的毕竟只是和山外人信息联络的问题。如何将山外各种丰富的现代化农业知识接入进来,了解大山外面的人和事,从而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赤泥洼村人又一个期盼。

  而在这方面,互联网虽然以信息量丰富且及时取胜,但对于大多数村里人来说,其英文化的操作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这时一个想法浮现出来:能不能将家家户户的电视利用起来呢?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撮合下,2005年底,静乐县率先实现了移动与广电的合作,用一根光缆,实现互联网、电视网、通信网资源整合,首开“三网合一”先河,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这里,移动与当地广电达成了分成协议,移动六成,广电四成,开创了融合网络的一个先例。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已经78岁的杨七孩老人说,以前,电视只能收四五个台,还是用“大锅盖”接收的信号。村通电话工程开通后,现在能收看43个频道的节目,每个月才掏8元钱。

  当地村民激动地告诉记者:“与以往相比,现在我们通过电话可以方便地联系到远方的亲戚,通过互联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外地的农产品供求信息,而有线电视也使我们缩短了与城里人生活的差距。村通工程真是一项造福工程!”

  “三网合一”带给村民的不仅有接入上的便利,还有信息负担的减轻。一般情况下,一户农民如果既要安装电话、又要上网,还要看电视,至少需交纳800多元的接入费用,而实现“三网合一”后,却只需400多元。

  与此同时,“三网合一”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也降低了农村信息化的投入。据统计,十五期间,山西省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的投入达到1.03亿元。而山西移动仅去年在村通工程中的投入就累计达12亿元。

  一边是打不通电话看不上电视、闭塞的贫困农村急切对信息的需求,一边是高建设难度的低回报投资,在普遍服务的成本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三网合一”模式成为有效降低企业负担的新选择。

  三网合一”带给村民的不仅有接入上的便利,还有信息负担的减轻。

  睛点

  信息“一线”牵

  若论开展农村信息化的困难,企业投入成本大和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几乎成为被最多提及的两个因素,如何破解这两个难题,不仅是电信运营商,也是当地政府及所有有志于农村信息化的企业的最大挑战。

  而这让各企业有了天然的合作基础。在山西我们看到,当地广电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在政府的协调下,在大大降低农民使用信息服务费用的同时,也降低了自身的接入成本。可以想见,这样一种合作模式的建立,比各企业“单兵作战”更有利于形成农村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

  =================

  小信息员引动大发展

  本报记者顾莹

  在农业大省四川,除了党员、官员在为农民生产、致富找出路外,还有一类人越来越受农民的欢迎和爱戴,那就是信息员。

  毕业于成都某农业技校的小肖,三年前得知成都联通正在为各乡镇选拔信息员的消息后,毅然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凭借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技能和对信息收集、筛选的有效判断,以及统计分析能力,小肖最终成为郫县唐昌镇的信息员。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外面好的、有用的信息传递给镇上的“天府农业信息网”用户,同时把镇上乡亲的销售、求购信息发布到网上。”小肖说。

  “刚开始工作时,每天只有几个乡亲过来问,当时觉得工作非常清闲,而且联通每个月会给我500元的工资,”小肖说,“但那件事过后,我开始反思我工作的重要性,并重新进入了状态。

  那是2003年6月的一天,小肖8点钟准时来到他的小阵地——镇政府一楼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在打开电脑,浏览“天府农业信息网”时,看到一条“联通公司提醒瓜果蔬菜种植农户,明后两天郫县将有大风降温暴雨天气,请农户及时清沟防渍,固棚防风,加膜防寒……”的短信息,小肖当时马上意识到他的乡亲们在不知情下,即将遭遇的天灾。

  此时的他,一方面紧急联系几个常来的乡亲通知其他人,一方面与镇政府工作人员商议防风、防寒措施,并亲自跑去各家叮嘱防范的重要性。

  三天后,小肖小小的信息站内挤满了乡亲,一位老农民的颤抖的声音说:“孩子,是你救了村里一年的收成啊。”

  “不,是联通的功劳。”小肖边说边打开天府农业信息网站,并将其中的奥妙一一为乡亲们讲解开来。“什么?这个小小的机器能告诉我们天气,还能让我们致富?”

  “是的。”他告诉乡亲,四川联通的“天府农业信息网”就是这样一个农业信息的大平台,上面有各种养殖、种植的知识,有防治病虫害的小秘诀,有天气情况,还有全国各地市场的对农产品的不同资讯和需求。“只要是‘天府农业信息网’的用户,都能第一时间了解这些情况,而且如果你们有什么要买卖的信息,也可以放在上面,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不就可以迅速致富了吗?”

  他还告诉乡亲,“‘天府农业信息网’是联通经过数百个农村采点、考察,并经过精心策划,开发出来的助农信息化模式。而我们信息员就是联通安排为乡亲及时收集、传达消息的人。”

  随后,小肖又向乡亲推荐了联通超低价CDMA手机。他说,如果身在外地,或不方便过来信息站,可以通过联通手机了解农市行情,如果大家有什么产品需要出售或想了解外地市场行情,只要给他发送一条信息或者打个电话就可以了。“有了这些信息工具,再也不会出现把东西搬到市场上,卖不掉又运回家里,甚至烂在田间地头的情况了。”

  一堂课后,村里的乡亲变了样。他们有事没事都爱在小肖的信息站里学习、交流,配带手机的乡亲也一下子多了起来。

  “过去,我是看人种啥就种啥,但总是卖不出个好价钱,如今跟着市场信息种。”当地一位乡亲感慨地说。

  如今的小肖也已经成长为专家型的信息员,他每天一边忙于搜集市场信息,承接定单,及时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反馈外地市场供求信息,一边通过信息帮助乡亲将产品销售到广东、贵州等省份,使得唐昌镇念活了“市场经”。

  目前唐昌镇已被列为“成都市运用信息技术加快农村致富试点镇”和“中国联通天府农业信息网信息入户试点镇”。而唐昌镇信息站也已经开始设立下属的二级信息站,信息分站的场地就设在唐昌镇上的蔬菜批发市场里,电脑、宽带等设备都是农民主动自己花钱解决。

  而像小肖一样的信息员正在川府大地,在全国农村充当着“信息使者”,并且队伍在不断壮大。

  点睛:承上启下的经纪人

  一手打造“天府农业信息网”模式的原四川联通总经理童晓渝曾说过“党员、官员、信息员,都是联通的推销员;手机、座机、计算机,都是农民的致富机”。

  在这其中,信息员是运营商推广农村信息化中最经典的创新。这些联通的信息员成为农村经济中信息传播“承上启下”的经纪人。他们的出现,使得联通的渠道建设彻底的扎进了农村。联通通过信息员这一角色,培养他们兼备联通基层营销渠道职能,成为联通在乡镇的重要营销渠道和客户服务网络。

  ----------------------------------------------

  中联通信息“村村通”

  日前,中国联通农业信息化(农业新时空)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宣布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整合中国联通覆盖广大农村的移动通信、数据和互联网网络以及人工呼叫中心等资源,利用手机、农业信息机等多种终端,将乡镇信息员、农业信息采编人员及各SP/CP提供的农业信息以短信息、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及时传递到农民的手中。  通过在乡镇或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信息站的方式,由信息站的信息员及时准确地收集当地农业信息,为当地用户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农产品价格分析等贴近农村的信息服务。这样就解决了农村信息来源和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两大农业信息化难题。

  该项目的原型是四川联通自2003年开始推广的天府农业信息网。截止到2005年底,在四川省21个市州、134个县、960个乡镇建设了1071个信息工作站,发展涉农用户近80万,发布信息2亿多条,惠及人群超过数百万人。

  2006年1月,中国联通在四川联合召开农业信息化项目推广会议,推广四川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中国联通农业信息化(农业新时空)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目前已在陕西、辽宁、河南、湖北、新疆等省自治区完成了信息平台建设和与地方政府合作协议的签署工作,已建成基层信息站1764个,初步形成了市场规模。

  在信息站建设方面,联通计划建设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基层的信息站点,用于农业信息化项目中信息收集、维护、发布功能,同时兼备联通基层营销渠道职能,承担联通用户的发展、维系工作。2006年年内全国共计划建设完成5000个乡镇的信息站点,按照每信息站800-1000用户预测,到今年年底,该项目将服务400-500万农户,惠及上千万农村人口。

  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中国联通目前已完成了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化信息平台建设,承担农村经济、政务、文化信息的汇集与发布功能。在此基础上,逐步由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向全国性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过渡。

  在项目信息资源合作上,联通公司主要采用与地方权威农业部门的合作。各地农业信息服务部门负责信息服务工作。联通在信息合作中的角色为后台支撑,负责提供通信网络、移动通信服务支持。

  信息员的出现使运营商和农民之间有了“天然”的结合点,明显促进了信息化传播的针对性与可靠性。

  “跟着市场信息卖,手里攒下几万块,‘信息员’真是帮了农民的大忙。”

  --------------------------

  本报记者李传涛徐超

  从试验田到综合信息服务田

  改变的内在动力

  信息服务站、信息员、综合信息服务、三网合一,在这些新鲜事物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机制在支撑着他们的涌现和成长?

  动力之一在于农民对于综合信息服务的天然需求。农村的生产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易受气候、土壤、水文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产活动,而且这种影响往往表现出一种长期性:秧苗被冻、病虫害来袭,这些也许都会毁掉农民一年的心血。

  动力之二在于电信企业开展农村信息化的成本压力。接入成本高、市场狭小都迫使农村地区的电信企业寻找更经济、更充分地利用网络的手段。于是我们看到,与广电、税务、工商、气象等部门的合作出现了,这些合作最大化了网络的利用价值;我们看到,话音信息服务模式、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员出现了,这些最大化了信息服务的受众基础。

  动力之三则在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在村通工程解决了通信接入问题之后,各地政府都注意到了信息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而在新模式的建设上,各地政府在组织信息源、协调合作关系、推动各种信息服务制度建设方面,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些却帮助降低了电信企业在承担农村信息化任务时面临的压力。

  农村市场:突破自身的机会

  农村信息化是按照城市信息化的模式——从固定语音信息到无线通信、再到多媒体通信的发展路径,还是根据农村需求以及目前新技术发展的可能走一条捷径?

  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深入,答案正在变得清晰,那就是:打破传统,以综合信息化服务建设新农村。

  从农民需求的角度讲,渴望致富的农民不但需要传统的语音信息,而且希望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翔实的综合信息化服务。

  农村一度匮乏的文化和娱乐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建设“新农村”的主力仍旧是农民,但需要的是以信息化武装起来的“新农民”。“新农民”在需要新技术、新知识的同时,也同样需要新观念、新思想、新品位,而改造“新农民”的最佳手段依旧是文化传播,这依旧需要综合化的通信信息网络。

  因此和许多人的推测相反,农村信息化建设并不意味着要从最初级的通信技术做起。目前,我国农村电信业的发展还只是城市网络的一种延伸,但是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约束和部分农村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这种由城市向农村传导的技术供给机制并不一定适应于农村通信的发展。

  而像IPTV、VoIP等融合通信业务尽管在城市举步维艰,但在农村反而找到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电信专家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在农村扩散的过程是不同技术之间选择性竞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最终胜出的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适用的技术。技术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经济上的最佳和技术上的完善二者不一定要背道而驰,然而却常常是背道而驰。

  因此在通信建设方面,农村比城市慢了半拍,但这却使农村赶上了三网融合的机遇,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农村信息化网络,就有可能使农村在信息化的发展上比城市节省半拍。农业信息化目前正是面临着这样的机遇。

  农村、农业与农民

  随着“政府牵头,市场运作,各方配合,共同推进”这一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成熟,各大运营商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下一阶段要围绕农村信息服务需求,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汇聚各类涉农信息、嵌入多种农村信息应用、丰富信息服务传送方式、健全乡村信息服务站点。

  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认清信息服务农村与信息服务农业、农民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信息兴农的关键。由于农业生产无法承载农村地区数量庞大的劳动大军,要真正建设新农村,就要让一部分农民脱离农业生产。因此,不能将农村信息化与农业信息化等同,就像江西电信的案例所显示的那样,应该为农民走出农村提供服务。

  总之,农村信息化不同于城镇地区的信息化,其发展势必需要新的思路。而新老思路之间,电信企业也许能找到一片新的天空。

  ----------------------------------------------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占宁:下一步,关键在把握信息源

  本报记者郎晓黎

  上面的四地农村信息化故事所呈现的是一种新型的通信业生态,在那里,我们更直观的感受是信息,而非网络。这种新型通信生态因何诞生,其间又孕育着电信业的哪些希望,又将遭遇哪些挑战?我们试为回答。

  农村对综合信息服务的天然需求势必需要新的发展思路。而新老思路之间,电信企业也许能找到一片新的天空。

  “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走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农村的道路。而面向新农村的转型和发展则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目前,农村对信息化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村村通电话,而是建立起适合农村的信息化接入渠道,将农民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占宁教授认为,下一步,建设信息化新农村的关键就在于信息来源的组织与应用。

  首先,对农民而言,其最关心的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而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就必须在种、养之前基本掌握未来收获季节时的供需情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对信息的需求程度要高于其他行业。而目前的现实状况却是农村的信息化严重滞后,亟待改善。在这一点上,王占宁指出,信息需求大是一个方面,但信息的准确性同样至关重要,农民是要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生产,如果稍有偏差,其损失将不可估量,所以信息的过滤、把关是信息平台生存的关键。

  其次,农村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带给农民种植新技术、新信息,从而使农民可以进行农艺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王占宁指出,这些种植信息,某种意义上,可能实效性不是很强,最关键的是其区域的适用性。举例来说,南方和北方的种植环境和气候完全不同,其养殖的季节相差两个月之久,所以在提供信息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情况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信息技术能促进农产品销售。开发农产品供需信息系统,向农民提供及时的供需信息,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开发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等,对实现产销对接具有重要作用。王占宁指出,供需信息的及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需求信息发布及时,农民可以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另一方面是,信息的更新及时,在交易完成后,需求已经满足的信息可以告知其他农民另谋出路。

  总之,王占宁认为,农村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电信企业如何在自身转型的过程中服务于农村的转型建设,这需要电信企业有长远的眼光,制定长远的计划,循序渐进,从而建立起长效的机制。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