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拼装手机真假难辨 警惕水货低价陷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10:22 深圳特区报 | ||||||||||
家住龙岗区的消费者林先生最近对自己的水货手机大伤脑筋。今年五月初,因贪便宜他以与行货将近千元的差价买了一部多普达710的水货手机。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被水货手机“折腾”的得精疲力尽。第一天使用,他就发现电池的待机时间不到十个小时,手机的蓝牙功能也无法启用,好不容易找到供货商换了一部。接下来,水货手机又出现通话时死机等现象,来来回回维修数次后仍不见效果。当他再次要求更换时,却被告之:这些都只是水货智能手机在重刷系统时普遍存在的“小故障”,且一个月的质保期已过,如果还需维修,必
其实,购买了水货手机之后上当受骗的消费者远不止林先生一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的水货手机供货商大多采用不正当手段赚钱,以次充好,甚至用翻新机、拼装机当新手机卖的供货商也大有人在,一个不小心,就会上当。水货手机的价格,实质上就是一个低价“陷阱”。 水货手机存在诸多隐患 水货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一般都是英文或其它语种的操作系统,进入中国后一般都需要由英文版或繁体中文版转换成简体中文版本。而行货使用的简体中文版本根本无法直接“移植”到水货手机上,不法商户使用的中文操作系统,兼容性和软件稳定性都有诸多潜在隐患。消费者使用中经常出现死机、不能上GPRS、不能中文输入等故障。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水货手机一般都是国外运营商的定制产品,这些水货手机与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频率不匹配等原因,经常会出现信号故障。对于使用智能手机的高端人群来说,可能会因小失大。 一位曾卖过水货手机的朋友告诉记者,即使给购机者的是一部“正宗水货”,供货商也会把假电池或者旧电池作为原装电池卖给购机者,而且充电器一般不会是原装的。 “低价”背后的“陷阱” “您尽管放心,这部多普达710是这个月才上市的,软件、硬件绝对都跟行货一样。欧版质量比国产的还好,肯定不会有问题,而且我们这里一个月保换,一年保修。”记者在华强北的某水货手机柜台询价时,一位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向记者保证。可是当记者问到手机出现问题时,会在哪里进行修理时,销售人员却闪烁其辞,只是再三保证一年的质保期。 据记者了解,这些水货手机销售点大多是私人承包的柜台,以经销其它电子产品作掩护,他们无法像行货手机的销售点一样,提供正规的消费发票,一年之后还能不能找到他们都是个问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维修人员一般不会当着顾客的面拆机、更换主要零件,而是要求机主留下手机,几天之后再来取。事后如果发现手机主板被换、零件失踪,责任无法划分。 深圳市消费者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水货手机没有正规的质量保障和约束,消费者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从消协接到的关于手机的投诉来看大部分是和水货有关的。有不少消费者只关注水货智能手机的“低价”,而忽略了“低价”背后的“陷阱”。实际上,多普达710的行货售价三千多元还送一张128M存储卡,水货手机仅便宜两百多元,可是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消费者还是要警惕水货手机带来的低价“陷阱”。 作者: 本报记者 华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