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祖江
转型无疑是当前电信业最热点的话题之一。不可否认,电信业转型最初的动力来自市场需求迅速走向综合化、全业务化。而电信业分业务运营的竞争格局正在加大转型成功的难度。在目前的竞争格局下,运营商的转型该如何推进?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企业研究所高级咨询师范玉钟。
记者:在我国目前电信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中,移动通信与固定通信的替代性竞争明显,这样的局面是否有加剧的可能?
范玉钟:移动通信由于技术上的先进性对固网的替代无可厚非。无线对有线的替代在所有的行业都会越来越明显。移动电话用户增量大,规模经济效应更能发挥威力。无线初期时价格昂贵,所以老百姓进入的门槛就很高。相比较而言,固定电话的终端和资费比较便宜,老百姓也愿意用。然而,随着门槛的逐步降低,也就是资费的下降和手机终端的便宜,移动对固定的替代会越来越厉害。
如今,用户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正向一揽子化信息需求转变。用户不希望因为享受了不同的服务而跟多家运营商打交道。用户需要的是一个帐号就能为所有的服务支付费用。例如,中国电信一号通业务,用户根据所在场合,在手机、固话、小灵通之间,选择最佳接听方式。
当移动对固定替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是门槛已经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平衡状态。老百姓需要固话、小灵通、手机、宽带等整合式的信息服务。移动不可能完全替代固定,而且还有一个替代的过程。当两者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时,就不是一种替代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记者:在全球范围内,融合是大势所趋,而我国仍然维持分业经营的市场结构,这会对我国电信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范玉钟:分业经营对电信企业的竞争力肯定是有影响的。企业要满足用户需求,集合能力必须要强。比如,对于集团客户或企业客户来说,需要的服务是多样化的,能不能得到满足反映了运营商的能力。满足企业客户需求起码要打造三项能力,一是企业客户的需求识别能力,电力企业和金融企业的需求是不相同的二是内外资源的整合能力,信息化方案的设计仅靠运营商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整合专业做行业解决方案的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必须将市场部、数据业务部、客服部门等融合起来三是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建立相应的流程和组织保障。
既然整合能力对于电信运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那么各运营商只有一块业务对于整合能力的影响就显而易见了。尤其是集团客户,需要固网与移动网整合起来。但是目前来看,在一个企业中,就有固网和移动运营企业的服务。3G的到来,固网运营商将可进入移动运营领域,实现全业务经营,从而提高竞争力。
记者:目前,各运营商都有在提转型,并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了诸多创新业务的尝试,对此您作何评价?
范玉钟:对于运营商来说转型是个方向,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从短期来看,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中国电信转型动作较大,并着力打造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和互联星空三大平台。运营商成功转型,集合大量信息资源的门户网站是很重要的。号码百事通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信息资源集合起来以供选择,这就是一个好门户的雏形。
韩国SK电信的门户有很多,因为内容资源控制比较好,所以数据业务做得很成功。SK有自己的音乐资源,其音乐门户品牌叫MELON,用户可以直接到网站上去下载歌曲试听,也可下载到手机上当MP3来听,还可以制作成彩铃。SK收购了一些唱片公司和音乐基金,而且自己也能开发很多新的内容,这种门户对运营商转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集合内容的门户网站外,与SP的合作方式也是固网运营商需要积极探索的。互联星空和SP有一定的合作模式,但是,号码百事通还有未来的移动信息提供商的合作模式需要好好琢磨。中国移动从最早的统一合作,8515的分层模式已经变成了55、7525、8515三种模式了。这主要是根据SP的营销能力来划分的,固网运营商可以借鉴。
运营商转型也是必须的,不能只做通道,而要把自己塑造成以内容为主导的有强大信息提供能力的服务商。3G的到来,多样化的需求会非常明显,sp就会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运营商必须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居于主导地位。
记者:运营商的业务转型还局限在自身的经营范围内,您认为运营商怎样才能转型成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范玉钟:老百姓对固网和移动都有需求,在移动还没有完全替代固定的情况下,移动运营商与固网运营商转型的方向不一样。转型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由于3G所限,移动运营商首先要在移动领域做成综合内容提供商,先在移动方面整合内容,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中国移动提出由“移动通信专家”变为“移动信息专家”。固网运营商也是一样,114变成号码百事通,在固网领域做成综合信息服务商。3G来了之后,再扩展到全业务领域。运营商现在所要做的是突破自身的管理手段和资源整合能力的限制,为全业务经营做好准备,真正实现市场结构的转型。
市场需求的变化要求综合信息解决方案的提供。从纵向产业链的角度来说,综合是是信息的综合,用户接受的是产业链的服务。运营商首先要打造自己的门户网站,可以有多种方式,一方面是收购一些核心的内容,通过品牌整合资源,另一种方式就是联合,运营商在3G中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关键信息资源的垄断也是必要的。联通与华纳联手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其次是合作模式的打造,对于SP将来一定要变成分类管理。中小SP创新能力有限,需要运营商支撑。而对于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的SP应有不同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政策,这样才能激发SP的活力。最后前述的三项能力的提升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