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SP告别暴利转型求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 21:01  中国电子报

  记者 连晓东

  7月10日起,中国移动对SP实施“二次确认”计划消息放出后,TOM、空中网、华友世纪等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中SP股的市值集体跳水,上百亿元瞬间蒸发,SP企业慨叹国内SP市场正处于严重不景气阶段。在日前举行的“2006中国增值电信产业高峰会”上,一些行业专家和SP代表指出,鱼龙混杂的SP暴利发展时代已经过去,中国SP关键是要懂得如何转型。

  SP“赚快钱”时代已过去

  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18400多家增值服务公司,其中86%在信息服务业,也就是说,全国有1.6万多家俗称SP的企业,包括跨地区经营的1052家。“但2005年的SP中,亏损企业仍占大多数。”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电信与信息服务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胡世民向记者表示。虽然亏损者的比例与2004年度相比已经有6个百分点的下降,而且持平者和赢利者的比例均上涨了3%,但SP业内仍普遍认为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国家不断有新政策出台,运营商对我们的管理力度也在缩紧,很多SP日子比较难过。”北京掌讯远景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黄一峰表示。他对“难过”的进一步解释是:“过去想一夜致富,小投入大产出,利用某个技术漏洞或小技巧发展壮大的时代不复存在了。”

  我国增值服务市场的迅速增加因移动通信迅猛发展而起。由于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数持续激增,运营商重视数据业务发展却缺乏管理经验,增值业务呈爆发式发展。据易观国际的统计,现在移动增值服务市场的平均毛利率仍在40%左右,行业形成了“赚快钱”风气。甚至资本市场也认为这应该是个“赚快钱”的行业,投入小,回报快,导致一段时间内国内SP市场出现“VC(风险投资)满天飞”的景象,增加了产业的浮躁。

  “但我们不认为这种赚快钱方式会持续多久,1.6万家SP,3000多亿的市场,已经把市场分得很碎,而且其中很多是地方性的企业,在竞争上会很难。”搜狐公司高级副总裁龚宇在论述门户型SP的可持续发展时这样表示。北京邮电大学舒华英教授指出:“由于运营商和用户的双重挤压,SP行业的利润空间在变小,投资风险增加。”

  小SP或可转型为CP

  对于SP行业暂时出现的鱼龙混杂的局面,无论是政府监管层面还是从产业链龙头电信运营商方面,都已经开始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管理。有理由相信,下一阶段,SP市场的杂质会越来越少。“下一步将是SP的全新时代。”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表示。

  “我认为SP在下一阶段发展过程中戒掉过去膨胀的欲望,彻底打消快速赚钱的幻想,将心态冷静下来放到实实在在的业务、具体高性能技术产品上,同时探索出未来发展的思路,这样才能在下一阶段发展中继续生存。”黄一峰借用佛学中的“戒、定、慧”三重境界表达SP的涅槃与重生。用时下时髦的话,即SP需要转型。

  “适者生存,拥有内容优势、稳定用户流量和技术的SP才能成功转型。”舒华英表示。他认为,转型的出路可以根据大小SP不同而论。“小SP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业务和产品开发能力,将来很难生存。他们如何转型?我认为还不如干脆转做CP,专心做内容。”他说。

  SP将来必须走差异化之路,如果SP具有差异化优势,电信运营商不得不给它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因此,舒华英认为SP转型的第二个趋势是发生在大SP身上的并购活动。事实上,自去年这一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据易观国际的数据,目前国内前十位SP已经占据56%的市场份额,70%以上中小SP的收入结构中30%左右的比例来自于不规范的灰色收入。随着管制政策的逐步深入,SP的灰色收入被不断压缩,领导者的市场地位会愈加巩固,被淘汰出局者的市场空间会被领导者分食,“强者恒强”的局面会逐渐显现。

  SP的重生之道

  从SP自身角度出发该如何转型?“不管做娱乐,做通信,还是做媒体,赖以生存的都只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内容,一个是渠道。”龚宇说出了搜狐的方向。他指出,SP应坚持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基础建设。

  SP领域曾流行“一招鲜,吃遍天”的说法,靠一个技术、一个漏洞就能赚大钱,所以大多数SP企业只注重投入产出比高的业务。“今后要学会实现资源的整合复用,大量投入研发基金,建立基础的用户分析系统。”黄一峰表示,“只有把用户市场研究了解透了,才会有稳定的发展。”

  在会上发言和接受记者采访的SP不约而同都提到要善待用户,重视用户体验。“按条定制的业务,少下发一点,钱少一点,希望用户的感受好一点。”龚宇讲得很实在。现在的增值服务,更多的是从技术或承载方式来划分的,如短信、彩信、IVR等,但其实普通业务并不关心后台技术,据龚宇介绍,搜狐正着手从用户需求角度,试着将原来的业务重新梳理。

  “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还应该强调产品的质量,注重创新,避免产品进一步同质化。”黄一峰表示。过去SP对业务的自行研发较少,更多的是相互抄袭借鉴后作简单的外化修改,同质化严重。“技术可以推动市场,但不能决定市场,只有产品才能决定市场,在增值业务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这个问题。”舒华英表示。

  “品牌制胜,内容为王。品牌对SP来说很重要,但现在很多SP大多还没有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因为SP都得与运营商捆绑,认为运营商在前端,看不到后端的SP品牌,可以糊弄过去。”龚宇说。不过记者采访的几乎所有SP代表都已经认识到自身品牌对未来发展的价值。

  “虽然中国SP发展已经6个年头,但过去几乎没有品牌建设,从现在开始,要学会真正做品牌,把SP品牌建立起来。”说这话的,是几乎已经做到SP老大地位的新浪无线。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