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运作独立核算 联通华盛完成实体化蜕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16:06 通信产业报 | ||||||||||
-通信产业报 李传涛 顾莹 联通华盛终于完成蜕变。在6月26日联通华盛成立一周年前,中国联通完成了所有省级终端管理中心的撤销,省级终端管理职责则并入了华盛各省分公司。至此,联通华盛真正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作、独立核算的公司实体。
有分析人士指出,华盛的独立运作,不仅有助于中国联通理顺终端采购流程,也是中国联通加大CDMA终端采购力度的表现。 不再是空架子 此前,名义上是联通子公司的华盛公司却更像是联通的一个职能部门。据联通内部人士介绍,华盛各地公司都由当地联通公司管理,没有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因此,华盛总部对地方华盛并无实际的管理权。 而在调整后,华盛总公司将直接控制各地方华盛人事权和财务。“这样有利于从公司整体战略角度协调联通分公司和供应商、代理商、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各省华盛的管理。”该人士表示。 根据最新的战略规划,各省终端管理中心将被撤消,原有人员原则上被安置到华盛各省分公司,同时还将加大华盛的规模,最终各省华盛将组成一个5人到11人的团队。目前,华盛总部已就手机产品管理和渠道分销管理等多个职位进行了公开招聘。 与此同时,为了让联通华盛更好地围绕联通的整体市场战略运作,在总部一层,联通仍保留了终端管理中心,与华盛公司总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也沿袭了下来。而为了加强总部职能,联通高层已从吉林分公司物色相关负责人作为终端管理中心总经理于英涛的副手,并将增加更多的终端管理中心的人手。在地方,据联通内部人士介绍,联通要求各省分公司为华盛各省负责人留出市场部副总经理一职,以此加强华盛与各省分公司之间的互动。 从控制运作到控制规则 百纳电信分析师王群表示,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电信业的发展使得运营商对网络的依赖逐渐降低,对终端的依赖逐渐增强,因此,加大对终端环节的控制成为移动运营商的必然选择。联通华盛的实体化运作可以看作联通应对这一趋势的重要步骤。 而根据联通内部人士介绍,在占据CDMA终端市场1/3份额的基础上,联通华盛将承担起CDMA产业价值链的主导作用。这不仅体现在联通华盛将“粘连”起产业价值链各环节,比如为生产厂商拓展手机销售渠道,为代理商、零售商组织丰富的货源,为联通各级分公司提供高性价比的CDMA终端保障,而且体现在联通华盛最终将承担起制订CDMA终端运作规则的责任。更有甚者,从长期来看,联通华盛的长期定位逐渐从分销商扩展到连锁零售领域。 诺盛电信咨询分析师韩小冰则表示,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联通定制手机多采用集采的形式,尽管数量和规模很大,拉动了CDMA用户增长。 有利于成本核算 联通华盛在地方上的变化,是否影响到终端厂商格局?对此,多位CDMA手机厂商员工均表示,基本不会对终端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因为联通华盛在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一个集中管理联通终端事物的机构,其管理权由“地方回收到中央”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对此终端厂商早已有所准备。诺盛韩小冰也认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过渡。 王群则表示,华盛之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双头管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联通终端采购的执行力度,增大了管理难度。而在华盛形成公司实体后,在保持采购流程顺畅的前提下,更有利于终端采购的成本核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