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电信专家 谭周长
从拆分传闻到人事大调整,到更换标识,联通前进之路不缺的是焦点。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一家全业务通信运营商,联通并没有收割到更多的果实,这种处境似乎有些尴尬。
变通,折射联通未来
学会变通正是联通3G之战的希望所在。这一切的变化折射出联通对自身的再认识和从技术导向到客户导向的再定位,也折射出联通重塑品牌的决心。
在联通看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技术,而是企业如何将技术应用到对消费者需要的满足,提升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在新的通信时代,电信企业的竞争已从基于业务层面的“异质竞争”转变为基于客户层面的“价值链竞争”,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核心服务理念。
“现代化的综合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成为中国联通的新定位。联通希望用这一切的努力来改变电信消费大众对联通认知中的模糊品牌形象,重塑一个新联通。
3G猜想,通途抑或泥淖
3G是联通翻身的最好机会。但对于3G前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针锋相对,事实上反映出3G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运营商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无从得知。
猜想一,康庄大道
事实上,联通之于3G绝非盲目乐观,联通有其自身的优势,作为全业务通信运营商,联通C网通过升级能实现向3G的平滑过渡,而且联通有多年经营C网的经验,这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其它的通信运营商无法比拟的优势。
因此,中国联通的3G业务在国内3G市场启动初期将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发优势。此外,从整体演进思路看,CDMA2000往3G的演进是一种叠加式演进方式。在无线网络设备方面,CDMA2000的技术演进往往是通过在基站上更换或增加一定电路板来实现,这种方式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后向兼容。有人总结,中国联通选择CDMA2000往3G演进,至少拥有三大方面的相对优势:优势一,3G语音服务的优势;优势二,3G网络规模形成速度的优势;优势三,投资成本的优势。此外,联通还具备3G手机终端优势。因此,3G之战,也许是联通超越对手的机会。
猜想二,泥淖之路
不过3G依旧缺少亮点。2004年,和记在3G业务上的亏损就有250亿元之巨。联通显然亏损不起,联通已经没有了在3G上折腾的资源,3G之路对联通来说显然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尽快形成规模,尽快实现盈利。
联通的3G之路,“双网”扮演的可能会是一个萧何角色,即成败皆源于此。一方面,联通借道C网可以实现向3G的平滑升级;但在另一方面,C的发展依赖于G网的现金流支持,一旦失去目前G网发展的支撑作用,联通C网在规模经济与盈利能力方面的脆弱性将可能暴露出来,这样联通借道C网向3G平滑升级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双网如何协调发展的现实让未来联通3G业务的发展充满变数。
联通的另一软肋体现在用户储备和用户规模上。虽然联通的CDMA20001X在数据接入速率上比GPRS优势明显,但整体上看联通在高价值2G/2.5G用户规模方面与中国移动相比仍处于不利,而且在短期内,联通难以逆转这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