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资费调整有违民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11:26 eNet硅谷动力 | ||||||||||
作者: 小海 【eNet特约评论】与我们所谓的电信行业资费“自律调整”不同,欧盟对电信运营商的通信资费的调整多少有些政治主导的味道在里面,就这次欧盟将强制运营商将手机的移动漫游资费削减降价一半的举动来说,是不是就真的是对消费者有利,对电信运营商的从业信心和行业企业发展有利呢?在市场规律和政治管制之间,是不是也缺少一个所谓民意的东
客观地说,不管是国内的电信运营商还是国外的通信企业,都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的公司企业,所受制约的东西应该是市场,而非绝对的政治性的东西,但是反观世界上的各大电信业者,又有几个是完全遵循和接受市场规律去运作的?在我国,我们的电信行业还处在各种垄断之下,很多时候部门保护的影子总能看到,而国外的电信业者虽然很多都是独立运作,但是绝对的自我主宰又脱离了相应的部门监管,这么对比来说也许有些矛盾,但是综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核心的问题:消费者面前,电信运营商和政治法律该如何为他们服务? 就我们现在的电信运营商们来说,不管是固定还是移动的,单从资费制定方面已经清是一色的采用所谓的“套餐制”,大有这便是适应电信资费市场化改革、消费者们都能接受的东西,但是面对这种一厢情愿且不容议定结果,我们发现消费者的声音依然无用且没有被“把权者”重视采纳,这是一个极端,而另一个极端就是类似欧盟的做法,为了或尊重或取阅消费者,便利用政治权利干涉电信运营商的市场自立,这些都是正常的吗?最起码在消费者眼里,依然有着被无视的感觉。 相对于政治来说,各大电信运营商是民,而相对于电信运营商和政治来说,消费者们更是民,然而在电信行业的自有规律面前,其他的又何尝不是所谓的“民”呢?这是一个有些难以理清的关系,但也不是理不清,从现实来看应该是有些人不愿意理清,毕竟利益相关。 欧盟竟然用政府手段来强令电信运营商们降价,这从表面上来看的确是“大势所趋”且顺应民意的举动,然而细细想来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你将其这里的利润大幅度的强制砍掉。他们就会从其他方面来说想办法找回,对于消费者们而言,这种利益利润的转嫁是必然的,毕竟要维持运营商的成本和既有资本规模的升值,电信运营商们必须想办法开源增收,所以这个时候对消费者未必是有利的。 在电信行业里面,要建立一套完全符合市场律的东西太难,毕竟即便能制定出完全符合市场规律的东西,能有几个人不打折扣的做到还在两可之间,尤其是在消费者和电信服务提供者之间,许多东西是不容易调和的,最起码的,在电信资费的成本和附加值之间,运营商从来都没有说过实话,而当消费者们因此也习惯了一种质疑的时候,就是现在的结果,不管运营商们是自愿的还是被强制的改变改革,消费者们都很难说好。 还是以我们国家的电信资费改革为例,就现实而言,所谓的政府指导价原则已经不过是个摆设,尤其是在各种套餐的冲击之下,政府指导定价原则基本上已经有些与现实脱节,在这里之所以说这些就是想引证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政府想适应行业发展规律、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又能保护具体公司企业利益和发展的前提下介入那种利益调整和分配,一定要适时适事的出招,不然只能适得其反和挫伤各方面的信心。 欧盟此举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还不得而知,因为这要看运营商接下来出什么招数给消费者,假如是变相的从其他方面来从消费者手里“消费走“更多的银子,那么欧盟还不如只去建议和用市场的手段引入价格竞争机制,不然对谁都没有好处,而这也是我们国内行业相关方面应该引以为鉴的。 电信行业太多胡萝卜加大棒的东西,然而在市场规律和消费者面前,哪些是不应该用的,并不难找到,可是为什么总有人喜欢“强奸民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