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盛称运营商介入P2P运营将可扭转混乱局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16:09 新浪科技 | ||||||||||
贵州网通的P2P视频门户将在7月正式推出。目前的测试网站中有20多部可供点播的电影,经过几秒钟的缓冲后,能够实现流畅观看。网站的推广商北京锐利传播资讯有限公司总经理滕俊平说:“利用SNS技术的视频门户,最大的特点是高清、全屏观看,达到DVD的品质。这与市场上其他P2P网站截然不同。”目前贵州网通采取的运营模式有点类似移动梦网模式,网通负责平台的运营,外围则是大量的内容提供商,而且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贵州网通将其作为宏大的“视网计划”的一部分,将会全网推行。
从目前国内几大运营商的对于P2P的理念来看,他们正在经历一种痛苦的转变过程,即从堵截到疏导到自己介入运营。诺盛电信首席运营官宋永军认为:电信经济是一种相对技术引导的产业经济,不通过市场机制而仅仅想凭借资源垄断的优势强制扼杀新技术几乎是不现实的,这个可以从国际上VOIP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等得到证实。 从竞争对手来看:中国电信提出将会将互联星空打造成SP的聚合器,包括视频业务;中国移动提出移动新媒体战略(其中视频是一种重要的实现手段),中国联通推出的“视讯新干线”“互动视界”等无不站在3G的高度,着力打造新业务的新的增长点。网通此时推出视频门户的概念,表明网通正在逐步将期三大战略之一的宽带战略落地。诺盛电信认为:宽带战略并不仅仅限于ADSL等固网业务,隐含的深层次的含义就是无线宽带,固网宽带等天上地下立体的宽带战略,为用户提供全方面的体验,实现网通由原有的资源型企业(网络资源等)向信息服务业的转变。 那么,运营商介入P2P市场将会对原有的市场格局造成什么影响呢?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战略诉求呢? 诺盛电信首席运营官宋永军认为,运营商的介入有利有弊,整体而言利大于弊。关键就在于: 1.运营商的介入能促使带宽资源的合理配置,运营商建立的视频业务平台必定是可运营、可管理、可计费的,这种平台的存在就能扭转目前P2P市场的混乱局面。即改变现在绝大部分的P2P公司只考虑保证自己下载速度高、改善用户体验,而不顾电信带宽资源,疯狂占用,被运营商视为洪水猛兽的现象; 2.促使原有的P2P运营商更多的去思考运营商的利益,不仅仅是将更多的数据交换放到BRAS层,而是更多的从运营商的带宽去考虑; 3.改良P2P运营商,促成其和运营商的CDN系统的对接,CDN现在能达到10万用户并发,而能达到1万用户并发的P2P还很少; 4.促进P2P注重用户体验,改造使用流程,目前许多控件没有得到授权,所以经常提示需要认证,运营商的介入可以将这些工作放在平台后端进行处理。 5.加速P2P运营商的分化,P2P公司最好的选择就是成为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也就要求P2P公司要有符合运营商网络特点的技术,而现有P2P产品中,除了少数是自有技术外,绝大部分是BT的延续产品,还有一部分是建立在SUN的开源软件JXTA之上的,这两类产品都存在版权隐患,而且这些公司也很难根据运营商的要求实现定制。 而从战略层面上来看:网通或者说固网运营商在未来的3G时代,宽带至少在短期依然是其主要的增长点。无论是电信还是网通宽带(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问题)都是其核心战略和资源,如何将战略落地?如何充分利用资源?用什么业务来承担这个使命?无疑视频门户成为固网运营商的一个重要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