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CDMA祸起专利 高通挑明对抗诺基亚变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 13:37 计世网

  雍忠玮

  计世网 诺基亚放弃CDMA终端市场、高通发表激烈声明的背后,是通信产业链上游的业务和专利之争,更是一场以静制动、以退为进的商战开场戏。

  6月23日,芬兰若基亚和日本三洋联合宣布,两公司合资组建CDMA手机新公司的计划全
面终止。与此同时,诺基亚还宣布,将停止北美以外市场的CDMA手机业务,并且计划在2007年4月前,全面停止CDMA手机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作为CDMA专利的最大持有者,高通公司正在努力平息诺基亚突然变脸而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就在诺基亚宣布战略转变的当天,高通公司发表书面声明,“高通公司不希望诺基亚宣布的CDMA 2000研发和生产上的调整计划,以及该计划对CDMA 2000增长或对高通公司形成冲击的可能。”该文章还提出,“从过去一些年诺基亚在CDMA 2000终端销售市场和高通公司其他授权专利厂商及芯片采购商的竞争看,诺基亚取得的成功太少,并且,诺基亚没有对全球的CDMA 2000发展做出过贡献,诺基亚更愿意在全球的GSM终端市场中牢牢掌握控制权、保持高价格和高利润。”

  一反“友商”之间温和评价的惯例,高通公司赤裸裸的打击性声明,公开挑明了和诺基亚之间的全面对抗局面的形成。

  CMMA阵营哗变

  通过CDMA市场的全线放弃,诺基亚已经发出“远离对高通主导的CDMA阵营”的信号。作为全球最大的终端制造商,诺基亚正在图谋以退为进、以无胜有。尽管高通总裁Steve Altman表示,“从诺基亚在CDMA 2000现有市场中很小的占有率看,我们相信诺基亚的退出不会给CDMA 2000增长或者高通公司带来任何不利影响”,“诺基亚退出的市场空间将很快由其他CDMA厂商占据”。但是从诺基亚CDMA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以及诺基亚在全球手机市场的霸主地位看,Steve Altman的表态显然无法抹去诺基亚退出CDMA 手机阵营所产生的阴影。

  尽管诺基亚在CDMA终端市场落后于韩国三星、LG和美国摩托罗拉等公司,但仍然占有全球约10%的市场份额。2006年2月14日诺基亚和三洋宣布的合资计划,原本是诺基亚抢占CDMA终端市场更优位置的努力,而随着合资计划的流产,诺基亚不看好CDMA市场的态度已经彻底明确,诺基亚移动电话业务部门总裁Kai Oistamo更是明确表示,CDMA市场的发展正在减速。

  为应对诺基亚退场的尴尬,6月26日,CDMA发展组织(CDG)发表了名为“电信厂商众论CDMA2000演进路线的优势”的消息,但参与评论优势的Airvana、高通、朗讯科技、摩托罗拉、北电等公司,无一例外来自北美地区,这进一步强化了CDMA 2000的“北美优势”,而不是文章中所提到的技术优势和全球优势。并且,韩国、日本的CDMA 2000厂商集体失语、欧洲通信阵营的全面缺失,也让该声明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从全球范围看,尽管CDG宣称有68个国家的152家运营商支持CDMA 2000,但是总规模2.5亿的用户量(包括CDMA 1X),仍然无法和GSM/WCDMA拥有的690家运营商、20.15亿用户量(6月29日数据)形成对等局面。6月13日,GSM协会(GSMA)宣布6月16日全球的GSM/WCDMA手机用户数将达到20亿,并且规模正以每分钟1000人的速度继续增加。

  CDMA阵营反水,诺基亚并非始作俑者。2006年4月,澳洲电讯(Telstra)宣布放弃CDMA 2000向EV-DO的演进,全面转向WCDMA/HSDPA建设,给了CDMA 2000阵营当

  头一棒。尽管CDG执行董事佩里?拉法格辩解称,Telstra发展CDMA的初衷是为了覆盖农村地区,以解决GSM覆盖范围能力差的问题,如今发展WCDMA也只属于一部分,并且无法解决农村覆盖问题。但是对照CDG一度将Telstra发展CDMA网,当成“全球CDMA 2000即将大发展”的里程碑宣传的往事,Telstra的转舵无疑是“以事实说话”,“以行动发言”。

  Telstra的转变,更早在其选择爱立信提供3G/WCDMA网络的初期,就已经显现端倪。在2005年11月17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爱立信首席技术官洪凯申提到,“Telstra向单一的全国性网络演变,将有助于其为遍布全国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和网络性能”,“凭借这个覆盖澳大利亚的单一全国性网络,本地和国际漫游将变得更加自由,不仅可以为社区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且用户将拥有更多的手机和服务选择。”

  两次“单一网络”的强调,不仅点明了Telstra放弃CDMA网络的开始,“更多手机和服务”的说明,还暗指CDMA终端在型号和服务方面缺乏足够的

竞争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爱立信在2005年年度财务报告中称,“由于正在为3G做准备以及对CDMA需求的下降,中国市场的增长放缓”,“亚太地区的用户增长潜力巨大,全球下一个十亿移动用户中的大多数将有望来自这一地区”。就在用户量大量增长的同时,中国惟一的CDMA运营商

中国联通,2005年CDMA网络税前亏损2亿元人民币,2006年中国联通开始转向,强化GSM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在印度,同样的转变正在酝酿。

  2006年6月初,印度第一大CDMA运营商Reliance(2000万用户)和第二大CDMA运营商Tata Teleservices(1000万用户)接连提出,由于高通的专利使用费过高,它们有可能考虑放弃CDMA而转向GSM领域。这是主流CDMA网络运营商首次明确指出因为高通专利而引发战略转向的可能。

  高通公司一面做出回应,称不会降低收费标准,另一方面则是主管技术许可的副总裁Mike Hartogs表示,高通公司并没有向网络运营商收取大量专利费,而仅仅对设备商才如此。

  但是高昂的专利费用,必然因为上游(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生产商成本的提高,而转嫁到整个通信网络产业链,特别是转嫁给最终用户,这给运营商的用户发展及业务推广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专利费用而导致的终端成本价格偏高,已经让CDMA手机生产商在和GSM手机生产商对垒中处于劣势,有报告指出,CDMA手机的最低成本,要比GSM手机高5~10美元。

  诺基亚正是出于如此考虑,决定放弃CDMA手机市场。尽管诺基亚只是表示,和三洋的合作协议条款不仅如人意,没有契合诺基亚的长远发展计划,而没有对高通的影响给与任何评价,但是业界仍然认为,诺基亚放弃CDMA手机市场,和诺基亚-高通专利官司案由直接关系。并且,在高通公司发表了措辞激烈、指名道姓的声明之后,诺基亚没有立即直接回应,也可以看出,诺基亚正在试图以静制动。

  诺基亚忍无可忍

  在全球的通信设备商中,诺基亚和高通的对垒,最为激烈。

  2005年11月1日,诺基亚(芬兰)、爱立信(瑞典)、NEC(日本)、松下(日本)、德州仪器(美国),以及Broadcom(美国)六家公司联合向欧盟委员会提起诉讼,指称高通在3G基本专利上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3日之后,高通于11月4日突然做出单边反击,在没有进行沟通的前提下,向美国法院诉讼诺基亚侵犯其多项专利。

  这一单独目标诉讼,被业界认做高通公司的有悖于惯常商业法律行为的报复性行动。早在1996年,爱立信就曾和高通公司在CDMA领域产生过法律纠纷,最后爱立信通过购买高通公司在美国的一部分CDMA业务,与高通公司达成和解。2005年,爱立信关闭了该部门,也放弃了相关业务。

  诺基亚因为在六原告中首当其冲,更是成为“单独被告”,而和高通公司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从业务竞争上看,相对于其他五家芯片及电信设备供应商,诺基亚和高通之间的竞争也更多。

  早前,诺基亚曾试图在CDMA 2000技术演进路线上独辟蹊径,绕过高通的“专利墙”,提出了CDMA 2000 1X EV-DV,并在该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由于EV-DV与高通的EV-DO之间存在直接的取代竞争关系,两者因此产生了激烈摩擦。

  为了在技术方向上取得胜利,高通公司提出了EV-DO线路的A、B、C三个渐进的演进版本,并最终击败诺基亚的EV-DO,获得3GPP和大多数CDMA运营商的认可。根据高通的版本划分,EV-DV RevA可直接取代EV-DV,而B、C两版本尚属于画饼充饥,最早也要到2007年后才能有实际的模型问世,高通公司还公开宣称,由于EV-VO RevA比EV-DV更优化、更快部署、更具上升空间,所以EV-DV完全不必要,这无疑让诺基亚在CDMA 2000网络市场的战略化为泡影。

  而在终端芯片市场,诺基亚和高通的竞争更是针锋相对。

  高通前中国总裁雷鸣表示,除了芯片采购的垄断价格,高通的CDMA手机专利费提成,并非按照芯片组价格收取,而是按照手机销售价格收取,这就导致CDMA手机生产商利润低下,韩国厂商为追求更多利润,不得不尽量生产高价格的高端手机。

  2005年初,在诺基亚、爱立信等WCDMA厂商同意降低给中国的专利许可费的情况下,由于高通公司拒绝降低许可费,最终导致了WCDMA专利费谈判的告吹。2005年4月23日,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公开表示,由于“某些跨国公司”收取的专利费过高,导致了中国3G进程缓慢。

  为了避开CDMA手机芯片的高成本,诺基亚从2003年后联合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研发CDMA芯片。但这仍然无法绕过高通专利墙,三厂商联盟仍然需要向高通公司支付专利费。

  此前,高通公司为了阻止德州仪器研发CDMA芯片组,而在2003年将德州仪器告上法庭。德州仪器通过反诉,赢得官司,取得研发和生产CDMA芯片组的权利,但在核心专利上,仍然需要向高通公司支付该公司规定的专利费。这一结果直接影响到了随后参与其中的诺基亚。为此,诺基亚曾指责高通公司专利费过高,导致其CDMA手机利润低下。

  与诺基亚拒绝采购高通芯片、寻求CDMA突围对照的是,全球主流CDMA手机生产商均采购高通芯片,并接受其专利费要求。因此,高通对诺基亚的“特立独行”也持否定态度,并且通过专利费予以钳制。另一个曾经做过类似尝试的则是韩国三星,然而三星很快就放弃了“自主研发CDMA芯片组”的策略,从新融入到采购高通产品的大队伍中。

  诺基亚在全球GSM/WCDMA终端市场38%的占有率(超过20亿用户数),而在CDMA终端市场的占有率不足10%(全球2.5亿用户数),对照从网络层到手机芯片组上的节节失利,诺基亚放弃CDMA,与其说是黯然离场,不如说是忍无可忍的退场。

  2005年,中国CDMA手机销售量较2004年锐减50%左右,局部市场的变化,折射出CDMA阵营即将遭遇困境。而随着诺基亚宣布全球范围内推出CDMA阵营的时间表,以及多个运营商冷淡CDMA网络,CDMA正面对严峻的现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3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