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高级副总裁吴斌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0:59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高级副总裁吴斌演讲

图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高级副总裁吴斌演讲。(骆磊 摄)

  2006年6月29日,IMS技术发展高层咨询会在北京广西大厦举行。IMS技术发展高层咨询会是在信息产业部指导下的专门针对IMS技术发展方面的专业咨询会议,会议围绕“IMS在全球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战略”等议题展开。

  图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高级副总裁吴斌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吴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研究的主题转型良策IMS,转型大家提很多,把转型和IMS联在一起讲得不是很多。一个多月以前组委会跟我们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能不能讲IMS,昨天正好在飞机场碰到一个同仁,说你到北京讲什么,我说讲IMS,他说还有什么好讲的,我记得你一年半以前就讲IMS,现在还讲有什么区别。我昨天晚上在网上搜索一下,有1400万个讲IMS,今天我讲的希望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IMS,如何从业务的深层、业务的控制、业务的集成来看IMS。

  整个通信业大势刚才前面几位领导和嘉宾都讲了,总的说起来新的竞争不断加剧,新的颠覆性模式不断出现,有冲击力的就是skype,现在近2亿客户端的下载。从媒体角度说起来是内容的多样化,多媒体形式层出不穷,整个技术是IP化,这是很多年前就说了。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对数据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语音业务的量不断下降。整个股市对运营商和对设备制造商,投资者短期回报期待值越来越高,大家越来越没有耐心,你怎么不推出新的业务,不生产新的设备。所以运营商需要灵活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用户期待更丰富简单的应用。从这角度来说IMS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莎士比亚有一句话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IMS是未来不是问题,至于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实现。为什么说IMS肯定是一个未来,所以不要想IMS有什么短信彩铃出来一下子可以颠覆性的模式,目前没有看到,我想通过很多应用方便的组合会产生这种颠覆性模式。另外应用可以简单地被增加、修改和去除。计费和业务提供都是整个框架的一部分,没有IMS的情况如果开一个业务,计费都是相对独立的模块。QoS也是一个统一部署支持IP和数据的业务,如果没有IMS是尽力而为的情况。有IMS与接入无关,这是IMS比较大的卖点,另外是分层的架构,还有SIP的协议是IMS的特征。有IMS漫游和互操作性相对比较简单。总的来说IMS构建了一个支持杀手级应用的环境,只是构成这个环境,而不是本身提供一个杀手级的应用。

  IMS说了很长时间,但总的说起来,整个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业界有一些先行的运营商测试,重点是围绕应用,IOT和端到端的测试,商用部署估计是2007年到2008年开始,据UBS预测,到2009年IMS渗透率到5-10%,有非常多的IMS测试在业界开展,我看到有100多个。IMS从2006说起来,2005年会有很多做的事情,2006是初步定位的实现年。有一个公司分析家说还需要几年时间,真正IMS的优势才可以体现出来,但不可否认这是大家都应该走的大方向。

  在2005年的时候,我讲过一次演讲,当时也提到IMS有几个步骤,第一步是一个市场,第二步一个终端,第三步一个号码,第四步一个网络,就是IMS一个统一架构,最终达到固网和移动的融合,一个市场在形成,可以看到全球范围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基本上完全组合在一起,一个运营商是全业务的运营商越来越多,剩下不多几家移动运营商做虚拟的移动运营商,固网运营商和移动合作拿到移动牌照。 第二步是一个号码,比如一号通,到今年年底一个终端应该可以实现的,是一个W- LAN,加GSM,到2007-2008年的网络架构。

  转型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剩下上全球范围越来越多运营商都提转型,国内运营商也在做这样一个转型。业务是转型的根本点,有一家分析公司是美国的一家公司做了一个调查,问运营商你为什么要用这个IMS,IMS实施最重要的催化剂是什么?在所有的回答里面,41%的运营商认为IMS能够提供一个非常灵活的环境,环境可以让更多的应用产生出来被应用,这跟一开始提到IMS是提供了杀手级的环境相一致的。

  从网络的转型角度说起来,会从三个层面考虑转型,一个是从业务层面的转型,如何能使你的业务更加创新,更多的业务产生出来。第二个层面是在网络层面的转型、第三个是商务的转型,怎么从组织架构实现新业务的产生。从业务角度来看需要一个业务生成的能力,从网络转型角度来看需要一个业务控制的能力,从商务转型角度看需要一个业务集成的能力,如果有业务生成,业务控制和业务集成的能力就可以提供一个以用户为核心的宽带业务。说起这么三个能力看一个模型架构OSDE,中文叫开放业务提供环境,看这个架构是中间黄框里面,在图右边是一些应用,包括WEB网站,商务网站,在图左边是各种各样终端用户,当中有一个CPE是各种各样的终端,以及各种各样的接入。整个OSDE的架构在中间分成几个模块,最左边是网络业务模块,这模块包括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HSS,软交换CSCF等元素。中间是包括业务引擎默契和终端用户业务平台模块。最右边是业务整合的模块,整个OSDE的架构从这几个模块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做到业务的生成,业务控制和业务的集成。中间的模块是IMS的SDP,业务提供平台,IMS SDP里面有一个内嵌的公共业务引擎,也有内嵌的创新业务,包括内容共享等,整个业务生成和发布的环境基于开放的环境平台,比如JAVA,这样可以非常容易引入应用和合作开发商。有了IMS的SDP平台,使得合作伙伴非常容易提供新的业务,在过去传统的网络上可能需要半年一年才可以提供的业务,在新的IMS SDP平台下只需要两个星期。比如Cap公司两周开发了一个新的业务,比如你开会的时候,你的呼叫转到手机,还是短信平台,还是邮件系统等,传统来说这个业务需要很长时间的开通,而Cap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第二个就是西班牙电信,原来在IMS架构上两周开发一个新的新闻业务,在手机里面有一个用户的地址簿,在这里面加上了新闻的模块,意味着你打开手机的时候,手机屏幕分两块,当你搜索其他打电话用户的时候,在手机下面会显示如果有新的新闻业务会推送给你,这业务过去做很长时间才能开发出来,如果在IMS平台上只需要两周的时间。

  第二个在业务生成方面谈一下呈现,呈现是需要一个呈现服务器,基于3GPP和OMA的架构,支持固网移动的需求,呈现也需要完善的鉴权和和管理保护用户隐私的功能,这么一个统一的平台才能支持呈现的业务。从网络业务来说,有软交换和CSCF控制。有人认为HSS是统一在移动和固网上面共用一个HSS可以灵活给用户开发定制的个人终端业务。在业务控制能力方面,对于网络控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网络控制一个是NGN的网络控制,另外是IP QoS,对于NGN和IMS的整个架构是类似的,都是一个基于应用会话控制和连接的架构,IMS也是基于应用会话控制和连接的架构,这两个架构的类似产生了一种可能性,从NGN演进到IMS的可能性,至于是不是完全平滑的演进?实际上要看各个运营商最后网络架构是怎样的,它的业务需求会是怎样的。

  除了刚才NGN往IMS演进的做法,另外实施IMS可能性就是做一个叠加网络架构,绝大多数的运营商会使用这样一个网络架构,在NGN平台上面叠加一层IMS的网络架构。不管是什么情况,IP骨干网QoS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你需要一个非常强有力的QoS保障才能够非常方便提供差异化多媒体业务。

  最后提一下业务集成的能力,IMS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元素,IMS基本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非常有经验的设备提供商做一个整体的网络集成,同时也要可以提供系统和软件的集成,也要把软件和外包的因素考虑进去。

  最后提几个关于IMS的例子,阿尔卡特和国外运营商一起做的,首先提一下英国电信的例子,它做了BT Fusion的项目,如果SKYPE不断进入运营商会提出反对的东西来,BT 是我们Fusion提出的,到今年3月份有2万用户下载,到目前有10万用户下载,这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基于SIP的下载。法国电信也用IMS,更多是以做第二个电话线的做法。另外做了一个IMS Workforce Manager,有一个车队非常大,如何跟踪车队的行踪,如何知道集装箱车子在哪里,如何知道哪里是不是拥堵,如何跟驾驶员通讯,这可能通过语音的,如何通过实时监控车子的状况等,然后还可以发一些短信的业务。所有的这些东西在IMS的架构里面非常容易整合出来。

  智能路由刚才已经提到,如果你开会或者在忙的时候,当一个消息进来的时候,这消息到底按照什么方式送到哪一个你喜欢的终端,或者你喜欢的次序接收到你的终端。

  最后介绍一下阿尔卡特的情况,阿尔卡特在全球范围已经有20多个真正IMS的测试和部署,有70多个IMS部署,运营商和阿尔卡特一起合作包括法国电信等,在国内跟中国移动也一起做IMS的测试。

  从整个业界趋势来说,运营商需要做业务转型、网络转型、商务转型。做业务转型需要新业务非常方便和快捷的生成能力,如果做网络转型需要一个业务控制的完整解决方案,做商务转型需要完整的业务集成能力。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