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专题 > 正文

王旭东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 1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
王旭东部长在2006年全国电子信息产品
污染控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OO六年五月十六日   天津)
 
同志们:
      刚才勤俭同志介绍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制定过程,提出了贯彻实施的要求和措施。七部委联合出台《管理办法》体现了各部委领导的重视,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电子信息产品的防治污染本质上看有两点,一是从设计和生产环节如何防止造成污染;二是废旧的电子产品如何回收、处理、再生利用。我国现在既是生产加工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电子信息产品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8万亿元,出口2700亿美元,这个规模已经不小了。这么多产品需要消耗多少材料,生产过程中间是不是都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有没有把这些污染控制到了最低水平,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要从产品设计、选材选料和生产制造的工艺等源头上就考虑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虽然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如何把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不能再继续走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路子,否则环境难以支撑,将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后患。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刚刚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解决“三高一低”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信息产业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该说,做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信息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按理应该是“三高一低”问题解决得好。但实事求是讲,由于我们初始水平低,这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 ,基本上还是以粗放扩张为主,很难一下子做好这些问题。当前信息产业规模很大,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就必须得考虑这个问题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环境指数是很重要的。很难说一个好的企业,其竞争力很强,但环境指数却很差。对企业考核,不仅要有经济效益的指标,还要有环境保护的指标,我们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尤其应该率先做好。
      从国际上看,这几年绿色贸易壁垒、环境保护要求不断加强,对企业和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间接地阻碍了国内生产的部分电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当然,我们这个《管理办法》不是狭隘地针对国际贸易壁垒,不是简单地为了解决国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身心健康。例如,以前生产过程中用化工胶、有机溶剂很多,挥发性很强,通风又不好,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造成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同时,加强污染控制也是引导企业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的环保水平,增强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再一个方面,要做好电子信息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目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正在推动这项工作,并邀请我们做支持单位。毫无疑问,我们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已经废旧的东西,如何实现循环再利用,把这些废旧有害的东西再利用起来,变废为宝,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这对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促进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说,企业不能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暂时的增长,而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国家要加强政策扶持,通过二次分配进行调节,开展好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做好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好处很多。首先,确保有害物质不会再造成环境污染。其次,有些物质可以回收再利用。例如旧家用电器,冰箱,电视机,如果企业上门来回收,或者以适当的方式以旧换新,拉动新的消费,带动新的就业,企业和消费者都得益。第三,一些产品不是废而是旧,通过清洗消毒和元器件的更换,还可以再用。把旧的修一修,低价销售。但是有一条,不能坑害消费者。为此,政府必须加强必要的监督和监管。
      今天会议的目的是宣贯,确保《管理办法》中的各项具体规定落到实处。《管理办法》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加大贯彻执行力度,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行业管理部门要密切跟踪了解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总之,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管理办法》的实施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取得成效,推动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各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