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 胡海波
支持HSDPA的企业有53家
截止到2006年6月12日,全球提供和支持HSDPA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厂商共达53家。
* 系统设备厂商
全球大部分WCDMA设备厂商的产品在硬件上已经具备了处理HSDPA功能的能力(如16QAM、缓冲器及处理器的性能等),通过软件升级即可支持HSDPA。如诺基亚、爱立信、北电、华为、中兴、NEC、和朗讯(阿尔卡特)等厂商。其中,最早(2005年11月)提供HSDPA商用设备的厂商是北电(为英国Manx Telecom(02)提供设备),朗讯和爱立信(为Cingular Wireless提供设备)。目前,该几家厂商占据市场的主流位置。
*终端设备厂商
与系统设备环节相比,HSDPA终端的商用进程要稍微滞后一些。目前WCDMA手机厂商均已陆续开始推出HSDPA终端设备,但由于制定HSDPA规格的3GPP按照传输速度规定了12种“类别”,鉴于技术实现的复杂度,因此终端厂商会分阶段地推出其产品,因此最早的HSDPA终端产品将是数据卡,然后才是手机终端,这与WCDMA有所不同。(详见B2版)预计到2006年三季度HSDPA有望开始集成到笔记本电脑中。截至2006年6月12日,共有18家终端设备厂商推出了43款HSDPA终端设备。此外还有部分厂商推出了部分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其他接入设备。
*终端芯片厂商
2005年,在全球范围内还只存在HSDPA测试终端,能提供HSDPA终端芯片的只有高通一家。高通公司继推出MSM6275之后,2005年底又发布了第二代HSDPA芯片组MSM6280,下行速度最高可达7.2Mbps,单片基带支持WCDMA(UMTS)/HSDPA与GSM/GPRS/EDGE(EGPRS)标准,集成了先进的视频、音频、图像及3D图形功能等多媒体特性。
随着HSDPA进程的深入,HSDPA芯片市场逐渐升温,其他半导体厂商纷纷介入。如飞思卡尔宣布其第三代3G平台i.300-30可支持3.6Mbps速率的HSDPA传输,杰尔宣布推出3.6Mbit/s HSDPA芯片组,英飞凌则面向中端多媒体电话市场推出7.2Mbit/s HSDPA处理器样品。此外,博通、飞利浦半导体、ADI和TI都表示正在开发HSDPA解决方案并计划在2006年推出商用芯片组。
32个HSDPA网络开始商用
随着各运营商渐次展开商用网络部署,HSDPA已在全球范围内进入规模商用阶段。截至2006年6月12日,全球已有99家移动运营商计划部署HSDPA网络,目前32个HSDPA网络在25个国家已开始商用。截至今年年底将至少还有40个网络将会开展商用。
HSDPA在我国的进展
虽然HSDPA尚未在我国实现商用,但我国的设备厂商和运营商都在积极关注HSDPA的进展情况。
目前中兴和华为都已经推出了完全商用的HSDPA系统设备和支持HSDPA的终端设备。同时,这两家公司也在HSDPA的标准化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此外,大唐、鼎桥和普天等设备厂商也表示在2006年逐步推出HSDPA的产品。
我国TD-SCDMA产业联盟也已经在TD-SCDMA增强性技术的标准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如在TD-SCDMA R5版本中,在接入网侧增加了HSDPA功能,下行链路单载波支持数据传输速率达到2.8Mbit/s,采用多载波HSDPA的话可以达到8.4Mbit/s,该标准目前已基本完成。随着2006年基于TD-SCDMA的HSDPA终端的出现,国内企业对TD-SCDMA增强型技术的研发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三大运营商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HSDPA测试。其中,中国移动是由GPRS向WCDMA、HSDPA演进最没有悬念的一家运营商,中国移动由于业务的发展,对HSDPA的需求也格外迫切。2005年底,中国移动就已经与沃达丰联手,共同制定了HSDPA的技术规范。
HSDPA的标准进展
HSDPA的发展分为三阶段,即基本HSDPA阶段、增强HSDPA阶段以及HSDPA进一步演进阶段。
到目前为止,HSDP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完成,第三阶段的标准化工作也日趋完善。第三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引进新型空中接口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64QAM调制方式,它们的引入将使系统峰值速率达50Mbit/s以上。
主要的新特性包括采用结合更高调制方案、阵列处理的OFDM物理层及根据空中接口质量为用户设备选择专用子载波的特点进行选择的快速调度算法等,从而达到优化传输性能的目标。截至2006年二季度,各设备厂商可供测试和商用的HSDPA产品整体仍处于第一阶段,不过爱立信、北电等厂商已经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设备测试,预计商用设备将在年内问世。